移动平台
`
2016/9/9 09:23
精彩不断亮点纷呈:2016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论坛在京举行
0
0

C114讯 9月9日早间消息(岳明)昨天,由人民邮电报社、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6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论坛在北京举行。

此次论坛以“新连接、新动力、新生态”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高校、通信和IT厂商等各方数百位嘉宾汇聚一堂,就SDN/NFV、新一代创新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热门话题展开了讨论和分享,为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真才基在致辞中表示,根据国家发展政策及行业发展形势,中国电信发布了转型升级新战略,致力于成为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着力推进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真才基致辞

真才基指出,云计算、SDN/NFV、大数据等核心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互联网、物联网带来的巨大的发展空间,为电信运营商自主创新、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下一代网络中,由SDN/NFV带来的网络软件化和虚拟化将软件升级为重要的组网技术要素,运营商要想真正主导和控制网络,就要采取以软件为中心的自主开发策略和计划,提升网络编程设计能力和智慧运营能力,构建一张“架构灵活调整、容量弹性伸缩、资源全局调度、能力全面开放”的新一代网络。

真才基还表示,中国电信正在努力开创新的合作模式,重塑业务生态。通过自主创新,更加自如、灵活、有效地掌握网络资源,并通过智慧运营支撑服务企业用户和广大消费者。同时,中国电信研发体系也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与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合作,通过自主研发、联合研发、共同创新,搭建下一代网络和业务平台,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双赢甚至多赢。

中国工程院邬贺铨应邀为此次论坛作了主题报告。邬贺铨在演讲中指出,全球带宽需求持续增长,我国的宽带化进程正在加速。一方面,我国光纤宽带建设加速,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国和消费国,截至2016年7月,我国光纤接入FTTH/O用户数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例达到69.8%;另一方面,移动宽带普及更快,5G将进一步加快移动和固定宽带的发展。

邬贺铨表示,“大连接”是5G的典型应用场景,窄带物联网(NB-IoT)开拓了低功耗广域大连接的应用,为运营商进入物联网市场开辟了道路。在宽带化、移动性、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的推动下,在产业互联网的引导下,互联网演进在提速。

作为全球电信运营商网络转型的先行者,AT&T(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军则在发言中简要介绍了AT&T对于网络的未来愿景和备受关注的Domain 2.0计划。在朱军看来,面对激增的网络流量和连接数,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通过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网络和网络功能虚拟化的叠加,使最终用户对网络的需求和改变近乎于实时。在今年,AT&T已经推出了以太网、因特网和网络功能三大按需服务,可以说是提前进入了网络“共产主义”时代。

在上午的会议间隙,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还与部分厂商达成了战略合作,共建相关领域的联合实验室,加速新理念新技术的验证和落地,助推中国电信集团的网络重构和业务转型战略。在下午的两场分别以“新连接 新体验”、“新云网 新动力”为主题的分论坛中,来自中国联通爱立信华为思科新华三、赛特斯、科大国盾、风河、HPE、信通院等业内机构的技术专家,就具体的技术和理念进行了深入探讨。

除了精彩演讲环节之外,作为论坛的一大亮点,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互联网研究中心还在会上发布了《新连接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报告认为,新连接不仅是放大器,更像一种有机活性剂,能够增强传统产业的活性,使得新连接能够对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新连接对传统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液化的资源、柔性的生产和泛在的服务;新连接对于经济发展的具体贡献表现在:注入新动力,优化新供给,释放新需求。报告预测,到2020年我国新连接产业规模将达到7万亿,占GDP的比重将从2015年的4.6%提升到7.5%,新连接对传统产业改造的总规模将达到40万亿。

作为中国电信的创新引擎,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不但脚踏实地,也在仰望星空。在此次论坛上,北研院还联合科大国盾、中兴通讯、安徽皖通邮电等合作伙伴,开始量子通信技术的实用化,联合研发并发布了开放性量子加密通信系统,该系统以QKD技术为安全基础,以业务开放性为特色,满足高速大容量通信业务的安全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