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台
`
2025/11/12 14:30
数智润黔山 万象焕新颜:“桥”见贵州的数字蝶变
0
0

C114讯 11月12日消息(苡臻)在喀斯特地貌的群山褶皱间,在北盘江的奔腾浪花之上,贵州正以数字为翼,挣脱地理桎梏。

当“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横跨峡谷,当5G-A信号穿透层峦,当算力中心点亮云端,数字技术如涓涓细流,浸润着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催生无限生机。

近日,C114参与“多彩贵州 移起向新”主题媒体探访活动,穿行于贞丰、兴仁、贵阳贵安等地,触摸数智化与山水、人文、产业交融的鲜活脉搏。

桥连山海 数智铺就新通途

“以前翻山越岭两小时,现在开车过桥只要两分钟。”站在花江峡谷大桥观景台,625米的高度落差间,钢铁大桥与峡谷风光相映成趣。这座“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超级工程,不仅打通了物理空间的天堑,更成为数字信号的传输枢纽。

中国移动贵州公司网络工程师的身影穿梭在大桥附近山头的基站之间巡检。为突破喀斯特地貌的部署难题,团队采用三维立体勘测法,对大桥周边区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勘测,最终选择将宏站架设在山脊之上,利用地形绕射效应实现大桥区域的广域覆盖。

据了解,目前贵州移动已完成花江峡谷大桥主桥面、引桥匝道、停车场及附近区域的5G网络覆盖,并在云渡服务区、观光平台等高热点区域,联合华为开通5G-A网络,通过2.6GHz与4.9GHz双频段协同,实测平均下载速率达1.5Gbps,让游客在欣赏峡谷奇观及大桥时,高清视频实时分享,在线娱乐流畅无阻。

与大桥相连的云渡服务区,正成为“桥旅融合3.0”的样板。它打破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封闭性,通过旅游公路串联周边地质、古寨文化、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以“桥上做吸引力,桥下做生产力”的思路,将交通优势与文旅资源深度绑定。

充电区域,34把华为全液冷超快充枪整齐排列,接近“一秒一公里”的极速补能体验,有效解决电车游客“充电焦虑”。“不管是零下35℃的严寒,还是50℃的酷暑,这些充电桩都能稳定工作。”工作人员介绍道,其绿色低噪特性还契合近零碳规划,与服务区的非遗商业街、地质文创馆、玻璃廊道形成互补,让电车游客敢来打卡、放心停留,实现了交通、旅游与能源的深度融合。

从大桥的5G-A覆盖到服务区的超充网络,数字技术正让每一次出行都更加顺畅高效,让天堑之上的通途,成为连接美好生活的纽带。

乡野焕新 数智点亮烟火气

花江峡谷大桥下的贞丰县小花江村,藏着布依古寨的韵味与山水画卷的灵秀,却曾因山路阻隔,鲜为外界所知。如今,大桥的开通打破了以往的沉寂,无形的数字脉络5G网络也延伸至寨子深处,为这座古朴村落的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实现了华丽转身。

走进村子,村民家的“移动看家”摄像头与公共区域监控,共同织就了一张24小时安全防护网,为村民及游客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提供实时看护。这些摄像头采集到的高清画面,通过千兆光网或5G网络快速稳定回传至中国移动“平安黔哨智慧调度”平台。数字化管理平台大屏上,住户信息、人员流动、田土分布等数据一目了然,乡干部轻点鼠标就能完成精准信息化治理,让基层管理更高效、更贴心。

数字化设备还让相隔千里的亲情有了温暖的连接。82岁的王奶奶坐在自家院子的木椅上,抬头望着屋檐下中国移动“移动看家”智能摄像头,笑意盈盈与远在外地的子女聊天。“孩子们在外头打工,总惦记着我。有了这个摄像头,随时能看见我,还能说话。”王奶奶一边说,一边对着摄像头挥手。

而对于民宿老板林国权来说,数智化是生意红火的秘诀。他将70余年历史的布依老宅改造成民宿,凭借大桥景观吸引大量游客。但起初人工订房的低效、数据错漏等问题,让他颇为困扰。中国移动的“5G+智慧酒店”解决方案,让订房、入住、退房全流程数字化,房态实时同步,不仅大幅提升订单处理效率,更让服务品质迈上新台阶。

花江铁索桥码头,北盘江的水域之上,数智守护同样正在上演。中国移动与黔西南州交通运输局联合打造的水上交通远程信息化监管项目,在北盘江、南盘江航道的80个码头和100艘客船上安装摄像头和智能采集设备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和客流采集,实时监控画面通过5G网络传至船舶运行监测系统,不仅降低了巡航执法成本,更筑起了水上安全的坚实防线。

从居家安防到民宿运营,从乡村治理到水上监管,数智技术正渗透到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山野之间的烟火气,多了几分便捷与安心。

产教相融 数智赋能新生态

离开花江峡谷大桥,车行40分钟便抵达兴仁市巴铃镇大普村的薏仁米基地。

田间地头,土壤监测阵列实时采集温湿度、NPK等数据,微型气象站捕捉16项环境参数,AI虫情测报系统自动统计虫口密度并预警。“以前种薏仁米全靠经验,现在看数据干活。”兴仁薏仁米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召和介绍,数字化种植让防治效率提升47%,作物长势实现定量化评估,改变了传统农业的耕作模式。

薏仁米加工车间和恒温仓,同样实现了数智化的改造。贵州移动在加工车间内安装的高精度温湿度监测设备,可以实时、准确地捕捉薏仁米加工过程中的温湿度变化,一旦温湿度超出范围,系统便会立即发出预警,工作人员可迅速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薏仁米品质不受影响。

而薏仁米全产业链一体化管控平台,通过5G、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更实现了从种植、生产到销售的闭环管理。订单处理时间缩短40%,产品线销售额提升35%。数智技术不仅让传统农业摆脱“看天吃饭”的局限,更让特色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教育领域的数智变革同样令人瞩目。在兴仁市实验中学的课堂上,AI技术正重构教学模式。

贵州移动打造的精准教学云平台,为教师提供“五备合一”功能(备资源、备教材、备课件、备学情、备习题),从教材资源到学情分析一键获取;学生通过靶向作业、个性化错题本,实现精准查漏补缺;学校管理者则通过大数据驾驶舱,实时掌握各年级教学动态。

“以前备课要找很多资料,现在平台上应有尽有,还能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案。”九年级的张老师感慨道,数字化转型让教学效率和质量双提升,更搭建起家校共育的沟通桥梁。

算力为核 数智驱动新发展

如果说交通是贵州的动脉,那么算力就是数智时代的核心引擎。依托“东数西算”国家战略,贵州正成为全国算力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而中国移动贵阳数据中心,便是这片“算力高地”上的关键节点。

在贵安新区,中国移动贵阳数据中心的机房里,服务器指示灯昼夜闪烁,如同这座城市的数字心脏。这里规划面积275亩,全部建成后总装机能力将超4万架,目前已部署超4万台服务器,其中智算服务卡超3000卡,可提供通算、智算多种算力,配套存储、网络、安全、数据库等全量丰富IAAS+PAAS产品,助力各行各业信息化转型升级。

数据中心作为数字时代的发电厂,“风、火、水、电、算、网”缺一不可。星河数据中心内的制冷设施形成“风”的循环,有效将PUE值降至1.2以下,较传统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可以实现30%到50%的节能。同时,备用发电机组区51组柴油发电机组构建“火”的防线,液冷机柜为AI算力提供“水”的支撑双路供电和UPS电池系统筑牢“电”的保障。

在仓储数据机房内,中国移动联合华为公司完成基于“昇腾大规模专家并行+PD分离解决方案”推理集群商用环境测试,实现单用户吞吐提升50%,单卡吞吐提升3倍以上,显著提升了模型的推理效率和应用价值。这些算力资源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赋能各行各业信息化转型升级。

网络方面,通过算力调度平台,400G九州光网的强大网络能力直观呈现,让算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高效流转。以从北京到贵州为例,传输400T数据只需几十秒时间,有效解决了大规模数据低成本传输的问题。

数智贵州的建设,不是孤立的技术堆砌,而是数字与山水相拥、与产业相融、与民生相伴的生动实践。喀斯特群山间,数字信号架起通信的桥梁;田间地头里,智能设备赋能农业的转型;校园课堂上,精准平台点亮成长的道路;数据中心内,算力引擎驱动发展的提速。这场跨越山川的数字变革,不仅让“高速平原”之上架起了“数字桥梁”,更让深山峡谷中的人们,真切触摸到了数字时代的温度与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