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以及5G应用的爆发式增长,网络运营也迎来新的需求和挑战,传统运营方式资源利用率低、解决问题能力弱。面对困境,数字化转型成为运营商的不二之选。在数字化运营的支撑下,可实现客户运维自助、运维作业与运维开发协同、运营工作可视、可控、可评等。此外,通过引入AI等技术进行预测,可灵活应对故障风险,网络运营全面进入到自动化、智能化的主动运维时代。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中国联通围绕“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聚焦“大联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应用、大安全”五大主业,加快提升网络的智慧化运营能力,构建网络数字化运营体系。为提升网络数字化运营能力,我们策划和组织了本期数智运营专刊,专刊涵盖数字化转型领域中,关于网络运营、前端赋能、客户提升方面的优秀经验与案例,供各位读者借鉴和参考。
查看全文>数字化转型是社会经济发展新引擎。作为赋能全行业升级的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缔造者和运营者,运营商首先要做好自身数字化转型,促进网络运营和生产经营数字化和智能化。聚焦网络数智运营体系的建立,从实施举措、生产要素构建、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并结合中国联通数字化能力现状及使命要求,阐述了网络线数智运营工作开展思路。
为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以人为本的核心竞争优势,山东联通在集团公司指导下,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驱动,聚焦人才资源价值经营,以重构和增强网络线队伍效能为目标,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运用大数据和AI 等技术手段开展队伍效能建模,构建能岗匹配的网络队伍认证体系,创建CBO网络运营管理新模式,打造网络运营梦之队,使运营效能、队伍结构、队伍活力、人才技能全面提升,为促进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随着虚拟化、5G、MEC等新技术引入,核心网运营难度明显增加,需要尽快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从构建智能化运营平台出发,探讨在一级 NFVO、自动拨测系统、优化及预警系统、VoLTE端到端优化系统等方面的重要实践,结合典型应用场景详细分析了如何实现可视、可控、可评测的数字化运营能力,并从市场、用户、一线的角度,对核心网数字化运营工作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传统的小区楼宇无线网络覆盖信息摸排都是依据人工填写报表的方式反馈,存在信息收集效率低、数据杂乱、填写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同时采集的信息需要网络专业人员去分析,不能通过平台直观地呈现小区楼宇移网覆盖水平。针对这些问题,基于 ADO 数字化运营平台能力,构建小区楼宇移网覆盖信息的终端APP采集上传、数据库录入与数字化沙盘呈现的一体化流程方案,从而践行中国联通网络运营创新,为一线市场支撑、网络运维赋能。
基于自主搭建的EVPN网络实验平台,对EVPN双归架构进行仿真技术攻关。结合某市联通宽带城域网现状,首次提出以EVPN网络能力为中心,推进网络设备软件升级、EVPN双归架构部署、定制化业务专线产品的网络数字化能力阶梯部署。从网络架构创新、商用部署平滑推进、EVPN专线产品研发交付等维度,重塑某市联通宽带城域网VPN架构体系,快速赋能行业客户网络多场景接入,实现新网络架构的演进与行业数字化转型融合构建,支撑网络高质量持续发展。
在5G大规模部署的背景下,按照移动网数字化运营的4个目标,以实现4类生产价值为导向,规划提出了2种移动网数字化运营模式。在总结已有场景运营经验、梳理新的场景需求后,对现场景做深和新场景扩充提出了规划建议。最后对移动网数字化运营走向智能化进行了展望。
传统5G用户营销方式精准度低,5G用户位置信息准确度不高,大多数MRO数据的用户位置信息缺失,无法针对性进行5G网络部署;传统网络感知分析手段有限,无法实现用户级评估;站点规划工作量大、人员水平有限的问题导致站址规划效果不佳。主要围绕5G用户是谁、5G用户在哪、5G用户网络感知如何这3 个核心问题来开展研究,通过引入 GBDT 算法、随机森林算法和 DBSCAN 算法等AI智能算法,实现5G用户挖掘、5G用户位置预测、5G智能规划和5G网络感知保障等功能,完成基于大数据+AI的5G网络运营与保障。
针对传统覆盖优化评估难、效率低、准确性差的问题,提出了5G覆盖动态优化方法。首先,针对覆盖评估,创新构建了5GMR切片分析诊断体系。其次,在5G用户三维空间定位方法上探索研究了基于DOA的用户分布估算。进一步地,提出了基于MR和DOA数据的Massive MIMO权值智能寻优方案,深度挖掘5G覆盖潜力。目前整套方法已融入日常优化工作,在网络覆盖的智能诊断和自动调优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为构建客户网络感知满意的优选运营商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
介绍了家庭宽带用户网络感知评价体系的分析和建模过程,分析影响宽带用户网络感知的因素并从中选取具备分析建模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 B+O+C域数据拉通建立宽带用户网络感知运营系统,实现用户维度端到端网络感知评价分析、量化,支撑省市客户感知优化中心实现面向家庭宽带用户的网络感知运营,对提升客户感知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各种新型业务对于网络的需求不断变化,差异化服务保障成为支撑5G和云时代IP骨干网络业务发展的基础。针对新型业务对网络提出的各种差异化需求,明确了IP骨干网提供差异化服务保障的目标架构及解决方案,并对解决方案拟采用的 SR/SRv6、SDN等新技术进行了阐述。
当前正值网络发展拉动5G流量增长的黄金时期,做好5G流量牵引是当前优化网络结构和提升用户感知的重要举措。5G 流量驻留比作为关键指标,既能综合反映网络情况,又能体现用户感知。对 5G流量驻留比的含义、影响因素、优化举措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在理清 5G流量驻留比机制的基础上给出科学合理的统计规则建议,并形成一整套 5G驻留比提升解决方案。举措的落地有助于稳步推进5G驻留比提升,以5G引流为着力点,确保5G建设维护优化工作高效开展的同时助力市场规模高质量发展。
主要介绍了天津联通在无线网4G/5G基站能耗管理体系化实践应用中的分析方法和工作经验,包括制定关停策略、实施智能化节电手段和效果评估等内容。运用物联网通信技术,远程控制智能断路器执行断开或者闭合指令,形成节能效果最大化的能耗管理新手段。在保障网络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基站电费支出,提高网络运行效能。
在中国联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为了快速定位无线网络问题,在识别出质差小区后,基于CM、PM、MR等数据,制定无线网络问题根因定位算法,建立根因定位算法库。根据根因定位算法实现对质差小区的问题自动定位和分析,从而快速、准确地定位网络问题,确保用户感知,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一线工作效率。
为打造中国联通5G网络差异化竞争优势,推进大区集约化网络运营能力,北部大区运营中心自主设计开发5GC网络质差根因分析定位系统,挖掘设备网管、专业分析工具、信令分析系统数据,通过对相关数据的聚类分析,实现网络KPI波动告警和劣化指标异常原因定界定位,结合经验库将携带定位原因和处理建议的告警精准发送给一线维护人员,及时高效完成指标优化,不断提升用户感知和网络质量。
基于常驻用户分离的室分故障定位方法,在完成LTE号码回填和经纬度回填的基础上,基于室内常驻用户识别,用户楼宇位置识别,常驻用户特征聚类完成室分常驻用户分离模型。通过对室分常驻用户历史样本和网络指标的学习,建立室分隐性故障特征模型,输出高置信度的疑似室分故障清单和解决方案。完成数字化网优平台的室分健康度模块建设,并通过数字化运营系统实现工单一点看全。
提出了一种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定位乒乓切换原因的方法,给出了一种乒乓切换原因定位决策树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乒乓切换原因,同时可以摆脱人工定位乒乓切换原因对个人能力和工作经验的依赖性。最后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实际效果。
研究一种代替人工定位 LTE外部干扰的工具,通过AI算法和自动化技术,将外部干扰源呈现在地图上。它利用2400 维PRB 数据,生成小区的干扰瀑布图;用AI算法判断干扰种类,筛选外部干扰小区;最后利用小区的MR大数据,将表示小区受干扰程度的PHR用热力图的形式呈现在地图上,指导优化人员对外部干扰源进行精准定位,快速排除。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中国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