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福布斯》杂志近日发布的2016 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排行榜上,我国电信运营商赫然在列,但“马太效应”凸显,作为宽带市场后起之秀的中移动都补足短板开始了“两条腿走路”。纵观三大运营商2015年财报,固网宽带领域的竞争已然白热化。中国电信凭借传统的固网优势与光纤的大力推广,全年固网宽带用户达1.13亿户,仍稳居鳌头;中国联通以“智慧沃家”为重点发展家庭客户,目前固网宽带用户达7233万户;中国移动通过收购铁通公司与加大投资力度,成为2015年固网宽带市场的黑马,目前其固网宽带用户超过5500万户。
除运营商外,这场愈演愈烈的固网宽带巨头之争又被引入了新的竞争者。2015年,工信部在全国16个城市开展宽带接入市场向民营资本开放的试点工作;2016年,中国广电获得基础电信业务运营牌照,将作为“第四大运营商”加入宽带市场的竞争。未来的固网宽带市场谁主沉浮?运营商又该如何把握机会呢?
固网宽带领域厮杀正酣
固网宽带业务一直是中国电信的“金牛业务”,电信依据传统的固网优势始终把控宽带市场不可撼动的第一位宝座,其宽带不管是在带宽、时延、稳定性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而相对的其价格在三大运营商中最高,目前电信正在加快“光宽带”的发展与光纤改造,未来宽带全光网覆盖将成为电信宽带的发展重点与核心竞争力。中国移动虽然没有扎实的业务基础,但通过收购铁通公司,获得了其原有的用户与运营经验,同时通过强大的资本后盾,以移动业务捆绑销售,如“用4G送宽带”的方式迅速积累了一大批宽带用户,截至2016年一季度,已积累了6000万宽带用户,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而中国联通既没有业务大佬中国电信的雄厚积累,也没有后起之秀中国移动的爆发力,除了固移融合和交叉销售外,最主要的优势在于“智慧沃家”等融合产品在家庭客户市场的占有率,这成为其捆绑宽带等业务产品的重要基石。
中国广电拥有遍布全国的广播电视网,这是其最大优势,但很多都划归区域分管,“地方割据”现象较为严重。而目前三大运营商都已建立了覆盖大部分地区的光纤网络,这意味着广电要形成“全国一张网”,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与高强度的作业进行光纤改造,而这恰恰是其最为缺乏的。囊中羞涩的中国广电,对上财大气粗的三大运营商,已然输在了起跑线上。另外,在网络建设与维护、业务经营、管理与创新等方面,广电业不具备明显的优势。对于广电来说,想要在城市占得一席之地阻力重重,尚未被三大运营商占据的农村市场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目前已有100多家民营企业进入宽带领域。民营企业拥有各自鲜明的优势,如电商类企业如苏宁易购具有渠道优势,有助于进行市场渗透,部分CDN加速厂商如网宿能够整合跨区域资源,加快网速,原有牌照商如鹏博士则具备价格优势与谈判能力;民资进入宽带接入市场,能够发挥其深入缝隙市场的能力,解决运营商宽带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宽带资源的普及率与利用率;同时互联网企业的进入,将加大智能家居等家庭市场的竞争态势。但从民资发展宽带市场的现状来看并不理想,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全国有接近3亿的宽带用户,三大运营商占据了2.5亿,剩下的5000万则归二三线运营商所有,民营企业的市场份额几乎为0,消费者的体验也微乎其微,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宽带市场的巨额资金投入与高技术门槛。
综上,距离民营资本与广电总局在固网宽带市场发挥“鲶鱼”作用还有较长的一段时间,看似风起云涌的固网宽带市场未来仍会是三大运营商同台竞争,其中最大的变数在于中国移动,其快速切入与扩张将改变未来固网宽带市场的格局。
内容运营和农村市场成发力点
随着中国广电的加入,未来三网融合将进一步加深,高带宽、光纤化、精内容成为固网宽带市场新趋势。目前中国电信在高带宽产品的普及方面已走在前列,如广东电信提出的百兆宽带产品的推广以及“全光省”的建设,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扩大市场覆盖的基础上也需要加快“光进铜退”的全面落实。同时,内容运营也成为差异化竞争的重要突破口,尤其是家庭宽带视频业务成为焦点。2015年全国IPTV用户已达4589.5万用户,融合业务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中国电信的IPTV已经进入成熟期,中国联通以“智慧沃家”为核心的融合共享业务也取得不错成绩,中国移动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把握机会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过往农村市场宽带业务的低利润使得其还未被三大运营商瓜分完毕,因此农村市场将成为新的增量空间,政府也通过完善电信服务补偿机制来鼓励发展农村宽带。不管是想扩大市场份额的运营商、或是希望在宽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广电和民营资本,都应该考虑如何统筹资源,为农村市场提供低价高效的宽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