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AI
`
2025/9/12 08:09
中国信通院敖立:通信网络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将形成双向闭环
0
0

C114讯 9月12日消息(苡臻)9月10-12日,CIOE中国光博会同期举办的中国国际光电高峰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作为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多层次国际交流平台,本次论坛围绕学术、产业、应用等会议方向,全面深入探讨光电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方向。

期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发表“信息通信融合AI发展现状和态势”的主题演讲。他从AI技术演进、通信网络支撑、AI赋能网络智能化及家庭业务升级等维度,系统梳理行业发展脉络,为未来趋势提供清晰方向。

AI与通信网络总体发展情况

在演讲开篇,敖立指出,当前,AI大模型爆发式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向通用智能迈进。

从细分场景来看,通用大模型依托大模型+大算力+大数据成为未来多模态大模型发展路线,不断逼近人机交互环境下的有限度通用智能;行业大模型满足行业核心业务和专用数据分析需求,赋能特定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端侧大模型成为手机、PC、智能座舱、人形机器人等厂商抢占AI应用入口,积极布局端侧大模型,2025年成为智能体元年。

与此同时,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向高性能、智能化、绿色化、泛在化方向演进。移动通信领域,按照“十年一代”的演进节奏,5G增强技术行业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全球6G发展从概念形成走向技术储备阶段。IP网络领域,IP技术体系不会发生“颠覆性”变革,基于IPv6的“融合、提升”是IP发展主旋律。下一代光通信领域,高性能、广覆盖,实现泛在全光接入;超带宽,低能耗,支撑海量数据全光传输;IP与光的融合正在成为新的热点方向。

信息通信业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以信息通信网络支撑人工智能技术高质量发展,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网络智能化能力升级,通过AI+网络连接的融合发展体系,推动智能普惠,深度赋能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通信网络提供支撑AI基础底座

在解析完总体发展格局后,敖立进一步聚焦通信网络的支撑作用。他指出,信息通信网络为AI技术及应用发展提供“底座”连接与数据传输能力。

“AI的应用与发展以‘算’为核心,‘网’为根基,为支撑AI高质量训练推理,网络需求升级、重要性提升。”

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个场景:在智算中心内部,超大规模、超高带宽、超高稳定性的智算中心网络支撑AI大模型训练需求;在智算中心间互联,算间高速、无损传输需求不断提升,探索算间协同训练,提升算力资源利用率;在用户数据入算,广域超长距、超高吞吐量传输性能,支撑海量数据入算,满足存算分离拉远训练需求。

“面对AI大规模并行计算、存储带来的海量通信需求,信息通信网络技术与架构不断创新演进,满足AI高带宽低时延通信需求。”敖立表示。

同时,为支撑智算中心AI大模型训练,高速光模块芯片迭代周期大幅缩短。800Gb/s和1.6Tb/s短距光模块研发和标准化加速;数据中心直调直检光模块速率约3~4年更新一代,AI智算引入后迭代周期呈现缩短趋势,当前处于800Gb/s速率,预计未来1~2年进入1.6Tb/s速率,2030年3.2Tb/s将走向规模应用;干线网络相干光模块速率约10年更新一代,当前处于单波400Gb/s,2030年将达到800Gb/s。此外,为支撑AI超大带宽传输需求,光传送网也在加速向400G和800G迈进。

AI技术赋能通信网络智能化

在阐述完通信网络对AI的支撑作用后,敖立将话题转向“反向赋能”。

他表示,AI技术正以其强大的感知、分析、预测、决策能力,已经全面应用于通信网络的运营支撑体系,实现“规建维优营”全生产流程融入。从实际应用来看,AI已在基站节能、故障处理、无线优化、售前助手等领域落地。例如,在基站节能上,中国电信构建云网智慧节能平台,纳管百万级4/5G基站,年化节能超8亿度,减碳45万吨。

而生成式大模型引发新一轮AI产业发展浪潮,将AI应用从数据的感知/分析领域,拓展到人类友好的内容生成和自然语言交互,在运维、客户服务、增值产品方面挖掘出新的场景。

敖立强调,随着AI战略的深化,网络与AI将从外挂叠加式向泛在内生一体化发展,构建计算、数据、模型和连接的协同共生,实现无处不在的AI+网络服务能力。

这种网络与智能深度融合趋势已成共识,国际国内标准研究工作不断深入:IMT-2030将“AI和通信”列为6G典型业务场景之一,并把AI相关能力纳入6G指标体系;ITU-TSG13成立网络原生AI焦点组,聚焦AI与未来电信网络架构技术体系的统一;CCSA开展网络大模型/智能体、数字孪生等技术标准研究,将其视为实现网络内生智能的关键技术。

AI驱动家庭业务智能化升级

除了网络领域,AI对家庭业务的改造同样显著。敖立表示,智能体技术加速人机协作模式变革,推动家庭业务从“APP交互”向“多模态交互”、“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从“单指令”向“复杂任务”、从“千人一面”向“千人千面”升级,重塑家庭智慧生活体验。

面对AI浪潮,运营商已全面启动Al智能体家庭产品。中国电信打造AI时代“美好家”体系,推出天翼美好家机器人、旗舰级家庭智脑等产品,覆盖AI+家庭安全、AI+翼家健康、AI+家庭组网等场景;中国移动则大力实施“移动爱家”行动计划,发布灵犀智能AI助手,支持17项自研业务调度;中国联通也有“AI+数智创新”行动,“AI全融通”战略,面向2H市场深度捆绑云业务和算力的联通家庭云,通过通通智能体统一调度,“智家通通”25年规划100万台。

值得注意的是,FTTR设备形态不断丰富,从宽带网络终端向智能体业务终端演进。FTTR全光组网集成了“能听、能说、能看、能摄”的AI入口能力,不仅能实现全屋语音交互,更能拓展AI健身、体感游戏、看家等高频应用;同时,通过融合联网、感知、交互、算存能力,FTTR设备成为新一代家庭智能终端,推动家庭业务从“单一连接”向“全场景智慧服务”升级。

演讲最后,敖立总结指出,通信网络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将形成双向闭环,推动ICT技术创新发展,驱动传统连接/计算服务向支撑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的核心引擎升级。而在家庭场景,FTTR与AI智能体的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需从三个维度构建智能家庭网络和终端生态:一是强化FTTR网络底座能力,二是拓展FTTR网关形态,融合业务功能,三是建立互联生态,发展FTTR终端伙伴。

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