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乏竞争规则的电信业,强势运营商利用成本优势可以肆无忌惮地打价格战,结果导致全行业应用创新不足,发展方式粗放。
电信业必须从粗放式的用户规模发展转向用户价值深耕,否则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固定资产投资下降,而是整个朝阳行业的夕阳化。通信市场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竞争机制和市场规则,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而获得更多收益,而非将目光始终专注于盲目扩大规模。
行业进入低潮期
今年以来,通信行业的投资增速有所放缓。根据工信部公布了的“1-7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显示,今年1-7月,我国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9%,受此影响,前7个月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仅增长12.1%,低于去年同期27.2个百分点。
前7月我国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29%是多种因素造成,但是从国家经济到电信业实际来看,尤其是在国家推动物联网战略和3G大投入的当下,这种下降仍显得极为“惊人”。
反观软件业半年多来的发展,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同样来自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10年1-7月,我国累计实现软件业务收入7231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6.8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1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5%。
纵观软件业的发展,对电信业将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从软件业1-7月的发展数据看,信息技术服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前7个月信息技术增值服务收入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收入分别为892和726亿元,同比增长36.1%和36%,分别高于全行业收入增速7.1和7个百分点。
服务占比和增速的双高是目前产业发展的特点,对于电信业也是如此。通信业原本就是一个服务性行业。目前通信业已经过了一套大规模基础设施投入获得收益的时期。尤其在行业进一步成熟,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之后,固资投入还将进一步下降,如此一来,靠投资拉动的增展将难以为继。如果没有及时调头,行业将进入一个“低潮期”。
向应用服务要收益
归根到底,电信业靠用户规模增长发展的粗放模式已经接近尾声。截至进你那7月,全国手机用户达到8.14亿户,全国超60%的人口都用上了手机,可以再拓展的新增用户数量有限。
因此如何挖掘在网用户的潜在价值成为运营商提高收入的关键。现在是创新应用的时代,但是在缺乏竞争规则的电信业,强势运营商利用高额利润可以肆无忌惮地打价格战,结果就是葬送整个行业的发展基础,弱势运营商不敢大规模投资,在成本居高不下的此时,大量投资无异于自寻死路。但运营商对投资的缩水,却也阻碍了信息化的进程,光进铜退、物联网应用,云计算布局等等都会被延后。
目前,运营商已经开始关注应用市场的价值,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开始了各自的基地建设,包括电子阅读、手机游戏、音乐、软件等基地相继运营,应用业务陆续上线,应用成为这一时期的关键词。
但与此同时,运营商还在投入大量的精力在用户争抢上。近日,爆出了运营商为争夺校园市场互相拆台的消息,当一家运营商推出预存200元话费送手机时,另一家运营商就针对性推出预存100元话费送手机活动,针尖对麦芒,把校园染成了红色。如此无止境的突破成本的打营销战,最后只会消耗通信企业自身的资源,一旦现金流资源枯竭,后果将不堪设想。
中国通信业还是处在发展投入期,网络升级都需要大量投资,尤其国家正在推动3G发展,倡导物联网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以信息化提振经济的关键时刻,通信行业更需要开足马力,快马加鞭的又好又快发展。
因此,需要竞争规则引导运营业加大创新应用的竞争。,限制垄断市场份额,鼓励提升用户增值应用,鼓励运营商提高ARPU,这才是市场永续发展的根本。
紧扣产业契机加速发展
通信行业仍有机会再度引领国民经济发展,重点在于把握住当前发展的关键词。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日前表示,中国将从5个方面入手,加快发展信息通信技术,推进3G向4G平滑过渡。
从3G到4G,通信行业的新一轮投资建设即将展开,但是仅仅依靠新的投资拉动,并不能解决行业的所有问题。
奚国华表示,五大方面中,其一是加快构建新一代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发展3G网络,统筹建设下一代网络和光纤宽带网络,推进网络平滑升级。推进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二,进一步加强信息通信技术业务创新。其三,深入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其四,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其五,加强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从奚国华的观点中,不难发现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等都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而其核心则是以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些就是通信行业的机会,如通过为校园实现一卡通,既能方便学校师生,又能为自己赢得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