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通信展期间,37位总裁做客通信产业报(网)访谈间,纵论三网融合趋势下的通信产业大势,传达产业领袖智慧,分享行业精英观点。
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扎实做好TD产业化
目前,TD网络建设水平已经达到了2G水平,能够满足大众用户使用。尤其在中国移动研发基金的支持下,芯片和手机与去年相比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最近移动发出了600万部的TD手机标,也是基于终端已经基本成熟的考虑。而TD-LTE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产业化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大家必须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做好,否则产品的可用性会有问题。
易宝支付副总裁兼联合创始人余晨:支付的最高境界是如鱼在水
三网融合最大的意义是使得电子支付,电子商务触点变得更广泛,用户通过不同渠道就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如上网、电话,或者手机。电子支付代表了一种低碳生活的理念,因为不论是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支付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们感受不到支付,就好像鱼在水里面一样。
爱立信中国及东北亚区执行副总裁客户交流与咨询部主管葛元翔:为运营商塑造新价值链
去年,运营商都在集中精力做网络部署和网络覆盖。今年,运营商则会把重点转移到如何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到网络,如何为网络增加新的应用。对于爱立信而言,今年仍然有很多机会。因为新用户会越来越多,将爆炸式增长。运营商会思考,如何使网络资源利用最大化。因此,爱立信提出500亿连接智能管道,将为运营商塑造新的价值链。
博通公司大中国区总裁梁宜:加快产品服务开发
目前,中国家庭数字产品在市场上已全面铺开,前景非常乐观。因此,全产业链要相互合作,加快丰富家庭网络产品。其实,网络只是提供平台,真正的应用才是比较重要的。大家应该在这方面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另外,载数字家庭的互联互通方面也需要加快步伐,要在用户还没有察觉时,将支持应用和服务的互联互通的网络搭建起来。
清流迅公司总经理臧群:三网融合带来网络压力
清流迅主要是做视频内容的分发系统,可帮运营商和内容供应商大量节省带宽。2014年,全球互联网中视频内容将占到60%。我国到2012年底,由于试点地区的推进,三网融合也将有大的发展。这都需要新的技术来降低网络压力。不论电信,还是广电,甚至是网页公司,在视频传输上与我们一直都有合作。
大唐移动总裁李珠袁:五大创新改善TD性能
为了配合中国移动2010年提出的打造优秀客户感知的TD网络建设需求,大唐移动全面配合,在多个现网和多个创新课题领域,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大唐移动创新性的提出载波带宽压缩技术、CC小区合并技术、AOJD自动优化联合检测技术、GPS/北斗光纤拉远技术、HSPA伴随信道复用自适应五大首创技术,能有效改善TD商用网性能。
烽火通信副总裁、烽火网络总经理王建利:10G EPON明年商用
目前,EPON是FTTH最重要的推动者,在全世界应用非常广泛。而中国移动、联通应用量也很大。EPON有简单、易用、便于维护、成本低的特点,这使得其向全IP化演进更容易。10G EPON已经发展一年多,产业链比较成熟,。预计在明年上半年规模商用。另一方面,三网融合启动,对整个10G EPON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数字天域科技有限公司COO刘洋: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2007年,随着互联网WEB2.0的兴起,数字天域开始基于通讯录给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社交关系应用。数字天域的优势,是长期累计移动互联网的增值服务经验,以及与厂家、运营商、供应商长期以来建立的深层次的合作关系。我们认为一个好的竞争环境,应该有两、三家比较强的企业在分蛋糕。
突破电气总工程师丁瑞军:电源助力智能运营
对于整个机房运行来讲,通信电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断电一秒钟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电信行业对供电设备要比民用的要求高很多。突破电气的智能产品可以通过远程互联网的控制,以及服务器的设备进行重启,对电能的计算和自动转换的控制,还可以对机房重要的末端设备,采用自动转换系统。这样可以远端进行维护、监控。
中兴通讯核心网产品副总裁王晓强:IMS建设 对现网的理解是关键
今年我们推出了丰富的基于IMS实现的创新业务,包括业界首款IMS网真以及三网融合业务等。中兴通讯IMS网真系统基于IMS平台构建,能够实现高效的点对点和点对多点会议业务运营,同时能够融合软件视频终端、视频会议硬终端及3G视频手机等,从而带给客户完善的融合业务体验。从语音时代到数据时代,中兴通讯的核心网产品线在每一次大的技术革新中都处于领先状态。如从数字交换机到软交换,再到网络自动化等领域,都处于当时领先地位。现在推出了IMS解决方案,再一次成为技术核心。
中国移动是国内最早进行IMS网络建设的运营商,2007年就建设了综合信息网,用IMS实现企业应用。企业级应用比较复杂,涉及各种会议、即时消息、群组、呈现等应用,接入终端也比较复杂,有软终端、传统固定电话、移动手机。所有这些东西在中兴通讯IMS解决方案都能够完好地实现。
中国电信的网络则非常丰富,包括固网、软交换、C网等,要通过IMS实现网络的演进,走向融合和统一,需要供应商对其现网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提供贴合需求的完善方案与服务。中兴通讯一直是中国电信核心网最密切的合作伙伴。在中国电信IMS网络建设和规模试点中,中兴通讯部署的省份最多,商用时间最早、商用用户最多,业务模式最完善。中兴通讯针对中国电信每个IMS试点省份不同需求,提供了针对性、切合各省网络实际情况和需求的方案。
之前IMS的应用都是在一个局部范围内,但是随着业务规模越来越大,其上承载的业务慢慢变得不再是局部的,而是一些主流的电信业务。这种情况下,IMS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适应现网的主要业务,特别是在中国电信的固网中,固网的历史比较长,各种老的业务仍有大量的用户在用。要用IMS解决固网的问题,让这些业务在新的环境下依然可用,而且做到网络的可管理可控制,这就要求厂商要对现网特别了解。固网的接口种类繁多,这种接入确实非常复杂。IMS要大规模应用,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多种接入方式的共存。中兴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包括PSTN、V5、PON、PBX等,我们都能够用IMS来接入,成为业界接入类型支持最多的厂商。在不久前的中国电信IMS试点中,以上接入方式都经过了测试。中兴是试点厂商中唯一完成所有测试的厂商。
从最早的程控交换机,到现在的IMS,我一路亲历了中兴核心网产品的发展和成长。中兴通讯核心网的研发基地在南京,团队拥有很多超过20年核心网领域工作经验的老员工、技术精英,他们的知识沉淀和技术积累是我们为客户提供领先核心网产品和技术非常重要的财富。目前中兴通讯核心网产品线包含三大方面的产品:CS、PS、IMS,中兴在这三个产品方向上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创新和领先。这里我特别要提一下中兴通讯先进的核心网平台,我们推出了两大平台:一个是ATCA平台,是目前我们软交换、IMS等呼叫控制类产品的统一平台。ATCA架构的好处是集成度比较高,借助整个IT技术的增长速度,能够高速处理业务应用。目前,中兴IMS所有控制类网元都是基于ATCA实现,在整个业界走在前面。第二个平台是分组交换的T8000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中兴开发了xGW产品。基于分组交换处理能力,中兴PS产品各种性能处于业界前列。目前中兴基于这两大平台产品在市场上的反映是非常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