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在2013年第三季度保持较快发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规模进一步扩大,移动应用创新步伐加快,移动互联网消费保持了快速增长。另外,互联网巨头为了完善产业链、形成生态圈,不仅并购和收购步伐进一步提速,而且也开始向金融领域渗透。为了治理网络谣言泛滥情况,互联网治理出台了新政策。预计第四季度,我国互联网依然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互联网宽带将进入全面普及提速阶段,4G牌照发放将刺激新一轮信息消费,工业互联网加快普及,互联网企业在境外上市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第三季度互联网基本情况
2013年第三季度,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提高,互联网金融创新拉开帷幕,企业并购再掀浪潮,互联网治理出台新规,涌现一批APP创新应用,移动互联网消费快速增长。
(一)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提高
根据CNNIC2013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人,较2012年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人,较2012年年底增加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7.9%,规模达1.65亿人,相比2012年略有提升,增加908万人。
另外,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3年8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8.28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达到69.2%;随着3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2.50亿户,占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比重达到31.7%。
(二)互联网金融创新拉开帷幕
第三季度,阿里巴巴、新浪、腾讯、苏宁等互联网企业在金融创新领域表现十分活跃。继今年3月马云宣布成立筹划已久的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之后,6月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增利宝-余额宝”,7月余额宝基金用户数已超400万户,成为国内用户数最多的货币基金。同时,阿里小额贷款与东证资管合作推出“阿里巴巴1号~10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获证监会批复,成为国内首支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随后,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出更加频繁,东方财富网推出活期宝。腾讯与济安金信联袂推出首只互联网媒体发布的A股指数“腾安价值100”,并推出与财付通合作具备微信支付功能的腾讯微信5.0版本,初步可实现的应用场景包括公众号支付、扫二维码支付和APP支付。新浪上马“微银行”,提供投资理财、办理开销户、资金转账、汇款、账户查询、信用卡还款、挂失、客户咨询等覆盖几乎大部分银行常规柜台服务的金融服务。另外,苏宁也将于近期正式进入基金领域,涉足货币基金等投资理财产品。
(三)互联网企业并购再掀浪潮
2013年以来,互联网企业并购频频发生。4月,阿里巴巴集团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公司股票,约占到新浪微博稀释后总股份的18%,成为新浪微博第一大单一机构股东;5月,百度宣布以3.7亿美元收购PPS视频业务;随后,高德地图宣布,通过增发股份获得阿里巴巴集团2.94亿美元投资,阿里巴巴将持有高德约28%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第三季度并购热潮持续高涨,国内互联网企业的收购步伐进一步加快。继腾讯收购艺龙、百度投资去哪儿之后,7月阿里巴巴又以近千万美元投资了穷游网,穷游网将作为O2O的接入点,完善阿里数据平台。8月14日,百度宣布以18.5亿美元收购91无线,91无线将成为百度的全资附属公司,这成为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大的收购案。9月30日,乐视网拟以现金和发行股份相结合的方式购买花儿影视100%的股权,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乐视新媒体99.5%的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总额为15.98亿元。
(四)互联网治理出台新规
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公布。《解释》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犯罪的行为方式,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认定问题。《解释》的制定出台是依法打击信息网络犯罪的现实需要,通过明确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等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为依法打击此类犯罪行为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司法解释依据。
(五)涌现一批APP创新应用
第三季度,移动APP创新应用步伐进一步加快,涌现出一批APP创新应用。在打车应用方面,随着阿里投资快的打车,腾讯投资嘀嘀打车,百度地图也号称会上线打车功能,三巨头同时看好打车这个市场,顿时让打车APP成为第三季度热门话题。再加上政府管制声音的此起彼伏,深圳,南京、武汉等地先后对打车软件叫停,北京出台《北京市出租汽车手机电召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整改打车APP市场,打车APP成为了第三季度社会反响最大的APP应用。
另外,在旅游地度假公寓的在线搜索、查询和交易服务方面,涌现出了中高端度假公寓在线平台——途家,依托国际领先的分散式酒店管理经验和专业服务标准,紧密结合线下旅游地不动产存量以及线上优质的呼叫中心服务的新型平台,弥补了中国在此领域的空白。
(六)移动互联网消费快速增长
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3G用户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为数据流量消费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截至8月底,3G用户总数达到3.51亿户,在移动用户中占比29.4%,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年度累计完成80835.6万千兆,同比增长65.2%,连续4个月增长率超过60%,其中手机上网流量达到54718.3万千兆,占比达67.7%。智能终端普及率较高的3G用户数据流量消费特点突出,占比不足30%的3G用户消费了47.2%的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1211.4亿元,同比增长54.9%,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接近70%,比去年同期提高21.5个百分点,充分体现流量业务对收入增长日益强劲的拉动作用。在电信业务主营收入的占比达15.8%,比去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
第三季度互联网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亟须制度规范,.cn域名服务器安全防护能力不足,“棱镜门”事件暴露我国信息安全面临威胁。
(一)互联网金融创新亟须制度规范
2012年以来,腾讯、阿里巴巴、新浪、京东、苏宁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对行业监管提出要求。中国共有上百家P2P公司,由于缺乏监管,目前只能依靠行业自律。从P2P贷款平台的业务性质看,可将其归为网上民间借贷中介。由于《放贷人条例》尚未出台,此种民间借贷中介仍处于法律真空地带,央行和银监会都无法定权限实施监管。央行等相关部门试图在监管方面追上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8月,由央行等7部门组成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小组专程到沪、杭两地调研,并到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阿里巴巴这两家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实地考察,目的是摸清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各种模式,以便未来出台相关监管措施,明确主管单位以及监管范围。
(二).cn域名服务器被攻击而瘫痪
从8月25日凌晨零时06分起,国家.cn顶级域名系统遭受大规模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利用僵尸网络向.cn顶级域名系统持续发起大量针对某游戏私服网站域名的查询请求,峰值流量较平常激增近1000倍,在有关单位的配合下,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凌晨2时后,.cn域名解析服务逐步恢复正常。该事件进一步暴露了我国在全球域名管理体系架构中处在一种被动弱势地位、国家根域名服务器安全防护能力不足、互联网安全监管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事件警示我国亟须借助发展下一代互联网,来优化域名管理体系架构,提高域名服务的安全防护能力。
(三)“棱镜门”事件揭露我国信息安全面临威胁
据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于2007年启动了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美国情报机构一直在9家美国互联网公司中进行数据挖掘工作,从音频、视频、图片、邮件、文档以及连接信息中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动,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国际网络巨头皆参与其中。美国情报机构利用美国互联网企业在全球的优势地位,实施秘密监控项目,对我国互联网用户上网行为和用户数据进行大数据挖掘,进一步暴露了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我国在全球互联网发展结构中处在一种被动地位,美国对我国情报侦察力度在增大,侦察手段在增多,国家信息安全整体防护的难度在进一步增大。
第四季度互联网走势判断
第四季度,互联网宽带将进入全面普及提速阶段,4G牌照发放将刺激新一轮信息消费,工业互联网加快普及,上海自贸区将快速催生一批新的跨国电子商务服务商。
(一)互联网宽带将进入全面普及提速阶段
按照国务院8月1日印发的《“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宽带普及提速发展时间表,目前至年底是全面提速阶段。到2013年年底目标是,固定宽带用户超过2.1亿户,城市和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55%和20%。3G/LTE用户超过3.3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2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0%。城市地区宽带用户中20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达到80%,农村地区宽带用户中4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达到85%。城乡无线宽带网络覆盖水平明显提升,无线局域网基本实现城市重要公共区域热点覆盖。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达到60%。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84亿户。按照今年发展目标来看,第四季度将新增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超2600万户,互联网宽带普及提速进程进一步加快,进入全面普及提速阶段。
(二)4G牌照发放将刺激新一轮信息消费
7月1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推动年内发放4G牌照。近期工信部正式批复同意中国移动在北京等全国326个城市开展TD-LTE扩大规模试验。继不久前中国移动在广东、浙江、山东济南和青岛尝试进行4G预约或放号,下一阶段,中国移动将在全国范围掀起4G试用放号的热潮。根据近期一系列的消息看,预计4G牌照发放应该会在第四季度敲定。随着4G网络发展,第四季度运营商将陆续加速4G建网。据报道,中国移动本期扩大规模试验工程共建设基站20.6万个,将在100个重点城市实现主城区的连续覆盖和一般城区的数据业务热点区域覆盖。按照每个基站100万元的投资规模来估算,预计中国移动在4G建网方面投入将超2000亿元。另外随着4G网络的建设运营,将拉动大批用户向4G网络迁移,4G手机的消费规模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华为、中兴、索尼和三星等手机厂商都纷纷推出4G手机,预计随着4G牌照发放将迎来新一轮信息消费盛宴。
(三)工业互联网加快普及
随着信息标识技术、传感器技术、识别技术、通信技术越来越普及,物联网技术与工业生产设备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为工业互联网的铺设提供了技术实现与成本保障。今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在工业领域,围绕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物流配送和经营管理流程,推动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积极利用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提升生产和运行效率,推进节能减排,保障安全生产,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升级。目前各地都在围绕《指导意见》出台实施方案,加紧推动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示范,预计第四季度,工业互联网会进一步加快普及应用。
(四)上海自贸区将快速催生一批新的跨国电子商务服务商
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其中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中提出要开放互联网信息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呼叫中心及其他电信业务等4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自贸区部分开放增值电信业务,将对跨国电子商务服务商产生极大吸引力。10月8日,作为首批入驻自贸区的项目之一,上海唯一的国家跨境贸易电子交易试点——“跨境通”电子商务平台完成功能测试,待通过海关总署的验收即可上线运行。“跨境通”即将推出的商品包括服装、服饰、婴幼儿用品、3C电子产品、化妆品、箱包等6大类热门商品,价格有望比国内专柜便宜三成左右。一直以来“海淘”最大的风险来自商品是否为正品,货源不明常使“海淘”一族难有保障。自贸区部分开放增值电信业务使跨国电子商务购物渠道的规范性和透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将极大地刺激“海淘”业务的发展,预计第四季度,在提供跨国购物信息服务方面,跨国电子商务服务商在自贸区的入驻率会进一步加快。
(五)互联网企业在境外上市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由于美国司法部调查中国公司财务违规,影响市场信心,以及投资者对中国公司“VIE结构”合法性有疑虑,导致从2011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中国概念股遭到猎杀,中国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的窗口迟迟没有打开,多家公司短期内上市的机会变得渺茫。但从今年第三季度赴美上市的情况来看,第四季度这种形势将会有很大改观。据媒体统计,从2012年起我国仅有两家互联网公司成功登陆美国股市,但今年6月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美上市的局面又得到改善,继去年3月唯品会和11月欢聚时代上市之后,中国概念股沉寂半年以后再次有新股上市。6月6日兰亭集势在美国成功上市,提振了整个行业的信心,将为同样有着赴美上市计划的中国企业起到探路作用。近日,随着去哪儿网、58同城等互联网公司赴美IPO之路日渐明朗,大众点评网、美团网等众多处在观望中的企业也跃跃欲试。另外,未能获港监管当局“放行”赴港上市的阿里巴巴,也计划于2014年转赴美国公开招股,预计中国概念股将迎来新一轮赴美上市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