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谷歌从SR Tech Group公司收购了多项语音识别相关的专利,被看做是其在智能语音市场上发力的兆头。随着智能终端、无线网络的普及,智能语音正成为人机交互的新方式。继苹果、微软和谷歌宣布推出并完善语音交互系统后,一个以人机智能语音交互科技为首的“话时代”已悄然开启。
声纹识别起步
IT巨头争抢先机
国际各主要IT产业巨头率先掀起了语音产业发展的浪潮。2011年10月,苹果公司在其iPhone智能手机中率先推出了智能语音助理应用Siri,并在2012年6月发布的iOS6中支持中文服务;谷歌公司在其安卓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推出了Google Now智能语音搜索及问答服务;微软公司将语音技术应用于最新推出的Windows Phone。智能语音瞬间成为全球IT产业抢夺的新商机和制高点。
当前,智能语音应用正逐步渗透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语音技术被应用于PC、平板电脑、家电、车载、玩具、手表、眼镜等智能终端,以及教育、电信、金融、保险、客服等领域。从谷歌已推广上市的“Google Glass”到百度正在研制的“Baidu Eye”,都将语音操控作为人机沟通的重要手段。
智能语音应用非常广泛,除了手机、电视、玩具、汽车等领域,也包括即将兴起的智能客服、智能订单、智能营销等智能语音服务。比如QQ、微信、旺旺,今后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减少人工客服成本。
智能语音未来在国家安全等领域也将大有作为。目前声纹识别与声纹库建设在我国刚刚起步,未来在金融、证券、通信、社保、公安、军队及其他民用安全认证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随着这些应用在全行业的全面推广,语音技术将进入千家万户,并带动其他产业的新一轮发展潮。有分析称,预计未来智能语音市场年复合增速将达到50%,到2020年,累计产值将超过7000亿元。
网企纷纷涉足
市场竞争白热化
自从2011年苹果将Siri语音技术应用到iPhone手机以来,一股追逐语音技术的浪潮就悄然兴起。从IT产品到家电产业,无不大力研发并推广智能语音技术应用。
国外企业看好国内智能语音市场。国际语音服务巨头Nuance正积极拓展中国语音市场,另一家语音识别技术公司Audience则和中国移动建立相关的语音研究实验室。此外,谷歌、苹果、微软、IBM等巨头也将触角伸向国内,推出了各自的智能语音服务。
国内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百度、腾讯、搜狗、阿里等相继加入,云知声、灵声科技、智能360、虫洞、苏州思必驰、普强信息等创业公司也在智能语音浪潮中崛起。继搜狗语音助手、讯飞语点先后在App Store上线后,中国移动与科大讯飞联合打造的灵犀iOS版也紧锣密鼓地加紧上线。百度成立了史上首个研究院“深度学习”项目,主要研究语义识别、人工智能。搜狗也成立了百人团队,欲将搜狗语音助手打造成一个平台级项目。不难想象,未来智能语音市场竞争将更加白热化。
语音技术正掀起中国彩电行业竞争新高潮。早在去年,国内六大电视厂商长虹、海信、康佳、海尔、TCL、创维等企业纷纷推出可以语音控制的智能电视。其他彩电企业紧随其后,推出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电视或云电视。近日,长虹推出了全球首款超级语音浏览器,再次掀起了各界对语音技术操控领域的关注潮。专家认为,从中国首款复合语音芯片的推出到超级语音浏览器的问世,日渐成熟的语音操控将成为中国家电新的产品机会和市场机遇。可以预见,搭载有语音操作软件的智能电视将再度踏上高速发展的大道。
识别效果单一
发展之路待求索
虽然苹果、谷歌、百度等企业纷纷加大投入语音应用的研究,但作为刚刚萌发的新技术,还有诸多问题亟待攻克,而且伴随着语音技术的发展还在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智能语音技术要真正走向成熟,并赢得更多用户的支持,还需要经历一段相当漫长的发展路途。
当前,智能语音系统的识别效果过于单一,用户必须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否则搜索出来的结果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美国的一位iPhone 4S用户就因Siri无法理解用户表达的内容提出诉讼,称苹果具有欺诈性质的广告与实际使用及操作Siri的体验严重不符。因此,要想在现有语音技术上有所突破,系统必须能正确理解用户的“意图”,并根据用户实际需要作出相应的回答。另外,智能语音具有瞬时性,如果用户不注意听,一下子就错过了系统给出的信息,这就造成了用户使用的不便,可能得重复多次搜索。因此,多元化的输出将成为未来语音技术迫切需要攻克的难题。
智能语音技术的广泛推广还受到语言环境因素的制约。人们的对话里包含了丰富的语境信息,词汇表达的意思,代词指代的对象等。目前智能语音技术还无法分析这些复杂语法,加上我国同音字相当多,方言也五花八门。如何让机器“说话”更具语气情绪的表现力,更具个性化差异,并且能够胜任多语种、多方言的发音,成为目前语音合成技术需要集中精力攻克的难题。
除了技术方面的困扰,语音应用还面临产业生态系统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整个产业涉及很多不同领域的企业和开发者,这就需要开发者、企业能通力合作,进行优势互补,而不是各顾各的闭门造车。继去年牵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之后,近日,作为智能语音产业上市公司,科大讯飞再次携手中国电信,进一步推动讯飞智能语音技术与中国电信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对接。
智能语音发展存在的重重问题恰好为企业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谁能率先攻克这些难题,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但是,智能语音最终能否走向成熟,靠一时跟风抢占市场是难以实现的,盲目跟风最终只会被市场无情淘汰直至走向没落。只有那些坚持不断积累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才能真正赢得智能语音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