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13/6/14 13:49

李进良:与阚凯力教授商榷4G牌照怎样发放问题

IT商业新闻网  李进良

阚凯力教授经常提出一些 “惊人的”观点,吸引人们的眼球。最近对于4G牌照怎样发放问题又提出“都发TD-LTE是绝对错误”的断言:认为“合理的发放方式,应该由各自的运营商自己决定” “‘逼迫’运营商都选择TD-LTE是不合理的。”我对于阚教授的不唯上并一 贯直言不讳的作风甚为钦佩,但对发放4G牌照的这种说法不敢苟同。记得在3G时代曾经为了阚教授提出的:“3G都是屠龙术”的断言曾有过辩论。我们也是与他持相反的论点。时至今日就在我国的3G已是2亿多用户了,谁是谁非,已不证自明。此次对于4G 发牌的问题,是关系到国家整体利益的大事大非,不得不再深入地进行探讨,以明辨是非。

近十年来国际利益集团一直向我国鼓吹“技术中立论”与“市场选择论”,打着让市场选择的旗号,要求政府保持技术中立,不偏不倚。众所周知,2007年前后几年来美国政府和欧盟一直对我国政府支持TD-SCDMA标准的政策施加压力,要求我国政府放弃对3G标准选择问题的干预,由企业自行决定采用何种技术标准,即所谓的“技术中立”。

我们首先看看这些鼓吹者他们对待自己技术标准的实际事迹吧,是不是技术中立,让市场选择?在我发表的《为何建议国内三大运营商均应获得TD-LTE牌照?》一文中已有详细的论述,美国政府对待欧洲GSM标准,欧盟各国政府对待美国CDMA标准,都从频率资源着手予以卡死,使之没法进来;而对自己的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则优先规划频率,统一发放牌照。日本和韩国也一样采取措施,保护自己标准的市场,只有确保无虞之后,才允许人家标准进入。现在再回放一个美国政府对号称4G标准的WiMAX强行挤进3G标准的故事吧。

美国将WiMAX强行挤进3G标准的故事

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论坛)于2002年4月成立,其目标是促进IEEE802.16的应用。基于802.16e版本的移动WiMAX的强项在数据传输方面,其无线数据业务的吞吐量被认为比3G要大,而且传输速率比3G快好多倍。因此,移动WiMAX有时被称为3.5G,甚至4G。该技术源于PC领域,如英特尔IBM等都是其支持者。其核心专利同时被多个厂商分别拥有。由于得不到全球性的频率分配,长期以来限制了其推广,成为瓶颈;在这种形势下,WiMAX阵营退而求其次,自称为3G的“补充”,与3G的关系是融合而不是代替,为了达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技术目标,努力争取成为3G家族的第4名成员,意图分享3G已经分配的频谱。WiMAX与传统电信两个阵营各自都想要占据更多的主动,一直以来反对和妥协的交易从未停止。

由于竞争激烈和利润水平的下滑,全球电信设备行业要么合并重组,要么转型。在当时的3G市场上几乎没有话语权、日益被边缘化的失利者——北电摩托罗拉等设备商只好纷纷向WiMAX等技术领域转型。2006年,北电宣布将其3G业务部门出售给阿尔卡特,并全面向WiMAX技术转型。摩托罗拉这个曾经在通信史上显赫一时的美国通信设备商,近几年也倍受煎熬,全球CDMA市场出现萎缩,运营商对CDMA的新增投资都明显减少;而在GSM领域,摩托罗拉又因核心网层面实力较弱,受到其他厂商的竞争挤压。2006年,在电信设备业务上面临“两难”境地的摩托罗拉宣布将重点研究WiMAX等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如果国际电联将WiMAX确立为第4种3G标准无疑对他们是利好消息。

WiMAX是一种基于IP环境的应用,传统的IT厂商如思科、英特尔、微软等相对来说更有优势,因此北电选择与微软合作。软件和芯片行业的魁首微软、英特尔也看到了移动通信的光辉远景,可是它们在3G领域是后来者,技术积累不足,难以和爱立信这类老牌电信制造商抗衡;因此,要另辟奚径,WiMAX是传统IT巨头试图进军电信市场的利器,失利者与后来者这两股势力合流,代表企业界利益的美国政府也就脱掉“技术中立、市场选择”的画皮,赤裸裸地对其他国家进行游说,在国际会议上施加压力,一场鼓吹WiMAX的大剧便粉墨登场了。

2007年初美国政府向ITU提议WiMAX为全球3G标准,因而急剧升温。国际电信联盟(ITU)开始研究“OFDMA TDD WMAN(802.16e,WiMAX的移动模式)”空中接口技术成为IMT-2000标准的课题。按照ITU有关规则,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开展了技术评估,评估表明802.16e尚不具备成为3G标准的条件。

6月初国际电联ITU-R WP8F日本京都会议上,在美国的干预下,WiMAX技术通过了工作组级别的讨论。这一进展使得WiMAX向3G标准前进一步,对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后续ITU-R SG8日内瓦会议以及ITU-R WP8F首尔特别会议又进行了多次技术澄清和讨论,但802.16e仍存在如电路交换能力、多媒体应用、切换的最小技术要求、系统共存、带外辐射等技术问题,因此电联多个主管部门和部门成员反对该技术加入IMT-2000标准,要求在研究组内进一步修改。工作组、研究组级别的会议未能就此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9月10日,借着在华召开“第三届全球WiMAX高峰会议”之际,论坛加紧了游说中国产业界的最大攻势,论坛副主席表态称,“WiMAX作为现有网络及未来3G的有力补充,在远距离传输、高速宽带接入及多媒体通讯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WiMAX+TD就是1+1=3”。

10月19日国际电联在日内瓦举行的无线通信(Radio Assembly)全体会议上,在美国政府的强力干预下,尽管中国及少数国家提出反对意见,与会国家投票通过了WiMAX正式以OFDMA WMAN TDD的名义成为3G新成员,即与WCDMAcdma2000和TD-SCDMA并列成为全球3G标准。为其获得全球统一频谱扫清了障碍,以后将可以全面参与ITU高级4G计划。竟把1998年就已冻结的3G方案时隔十年加以解冻,硬挤进成了3G家族的小老弟,这不能不令人折服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翻云覆雨的的广大神通!

WiMAX成为3G标准给予世人的启示就是关系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在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任何政府决不会迂腐到当甩手掌柜保持技术中立,闭着眼睛任由市场去选择。

我们再看看这些鼓吹者他们对待牌照发放的实际事迹吧,是不是由各自的运营商自己决定,还是由国家主管部门统一发放?

欧盟统一标准的巨大效益

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欧洲的模拟移动通信有六种标准,北欧4国用的是NMT450 系统,后来增加了NMT900 系统,英国用的是TACS系统,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各有各的不同移动通信系统,即使相邻的德国和法国彼此的手机也不通,阻碍了相互的交流。1992年建立的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现拥有27个会员国。)为了欧洲的整体利益,意识到彼此分割的种种弊端,在贸易、农业、金融等方面力求统一,建立了统一的货币欧元,其中的申根国家彼此无须签证,即可自由来往。可是模拟移动通信多个标准不能互联互通的状态是不能容忍的。受ITU谋求数字制式统一的启示,欧洲组织了数字移动通信标准方案的征集,当时提出了8种方案,经过评比、筛选、融合,1989年制定了GSM标准,用数字技术开发全欧统一的蜂窝系统以取代欧洲各种模拟蜂窝系统。现阶段欧盟积极推行的统一货币欧元、统一移动通信标准等等一套标准化政策,比起我国的老祖宗秦朝晚了2250多年。实际在移动通信标准选择问题上,美国和欧洲国家都始终没有贯彻技术中立政策。实践的结果充分说明,正是由于在欧洲GSM标准的统一,才能形成巨大的市场,才有大规模生产的工业,这才促进了欧共体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并在全球获得广泛应用,据爱立信发布的《流量与市场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在全球20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94个网络,全球移动用户数有望达到66亿,其中GSM占有85%的市场,远远超过了美国CDMA。

由于2G时代GSM的巨大成功,促使欧盟1998年对于3G也提出统一的WCDMA方案,并且组织了3GPP标准化组织,将中国提出的TD-SCDMA也纳入其内,促成了WCDMA与TD-SCDMA核心网标准的统一。日本NTT DoCoMo公司于2001年10月抢先第1个推出WCDMA商用网络;欧洲于2001年开始启动WCDMA商用,1999年,李嘉诚卖掉2G,以逾百亿美元的高额投资开始进军3G,在英国和意大利的3G系统建设中花费了1000亿港币,其中包括购买频率许可证的费用。特别选在2003年3月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开通其在英国的3G服务。随后相继在意大利、瑞典、澳洲推出3G服务。沃达丰于2004年2月在欧洲开始多个WCDMA网络的运行;美国电信运营商AT&T于2005年开始部署WCDMA网络。

的确所有移动通信网络刚开始建网商用都要经历一个缓慢的启动期,3G由于第一阶段标准只达384kbps,高不成,低不就,特别是不适应下行速率要求高于上行速率的非对称传输的互联网;因此,一些3G业务发展受阻;从而使得3G发展显得更为缓慢。再从日本、欧洲WCDMA商用发现的问题来看:终端款式比较少,价格比较高,当时WCDMA手机售价在360~750美元之间,3G手机的平均价格远高于2G手机;3G的手机功耗大,电池一般不能支持超过一天的时间,语音质量不如2G,易掉话,高速数据接入能力有限,而且移动视频业务的质量也不理想,3G终端是3G发展的瓶颈。当时,3G终端和系统之间,终端和终端之间以及3G和2G之间的业务匹配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尤其是在多媒体业务方面,一些媒体格式、编码格式的不匹配导致很多业务不能有良好的表现,不受用户欢迎。高层业务互通困难,新开网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室内覆盖;其高速数据业务接入及容量的全程组网能力不足,以致到2005年初,在全球范围内仍没有组建一个真正连续覆盖的384 kbit/s高速数据业务网。3G建网初期,日本DoCoMo与李嘉诚在欧洲的WCDMA网都出现过种种问题,忍受了好几年的巨额亏损的煎熬。

正是欧盟为主的3GPP认识到第一阶段标准的不足,与时俱进,继续制定了第二阶段标准HSDPA,下行速率提高到3.6Mbps。由于欧洲各国标准统一,可以集中大家的力量去克服建网初期所暴露的种种问题,从2001年建网艰苦奋斗5年,芯片经历了3个摩尔周期,从理论上来讲按摩尔定律2个3次方,体积、重量、功耗和成本等等都可以降到1/8,速率可以提高8倍, 3G手机的质量大大提高,成本大大降低,可以做到100美元以下。从2005年开始3G用户整体来讲呈现出比较平稳发展的势头,运营商也就开始赢利了。同时,WCDMA因为其成功的商用,致使国际上很多知名运营商纷纷加盟。随着WCDMA商用网络的增多以及网络速率的提升,WCDMA全球用户数正在逐年稳定增长,到2009年10月,这个数字已经突破4.17亿,占全球3G用户的80%。当前全球共有312张3G网络,而其中WCDMA覆盖在120个国家和地区,网络总数量已经突破290个。终于战胜了cdma2000,成为3G中的佼佼者。

我们曾经撰文论证:凡是全国性的大系统都必须有统一的标准才利国利民。因此一个国家的移动通信系统不管是1G、2G、3G还是4G都必须有统一的标准。欧盟20多个国家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统一发GSM标准的2G牌照获得巨大的成功;本世纪初又统一发 WCDMA标准的3G牌照,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再一次统一发放LTE-FDD 标准的4G牌照,正乘风破浪胜利前进。欧盟这么多国家的2G、3G以及4G都发统一标准的牌照,请问阚凯力教授怎么中国“都发TD-LTE是绝对错误”的呢?

据此,想请教阚凯力教授,你所谓的“错误”何在?而且还加上个“绝对”的,实在令人费解!敬请不吝赐教指正,我们将洗耳恭听。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