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界有两个知名定律:网页8秒定律、下载12秒定律。
Jupiter Research调查发现,48%的网民会因为网站访问响应时间超过8秒而放弃访问;Zona Research的调查结果显示,如果下载时间超过12秒,81%的网民会选择放弃下载。对互联网企业来说,笼络用户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够快。
有人曾经这样形容过这些互联网企业:Google,最快的搜索平台;iTunes,最快的音乐下载网站;Akamai,最快的服务器加速;Amazon,最快的书店;Sina,中国最快的门户;QQ,中国速度最快的IM。或许,够快不能成为他们成功的全部理由,但速度肯定是他们能够脱颖而出的重要基因。
在与互联网有着深度交叉的电信界,速度也越来越重要,并且已经上升为决定因素。
快:致命的诱惑
在深圳体验了LTE的林女士对那种极速有一种近乎偏执的执着:“4G与3G的差距不在于数字,而在于体验,再也不想回到3G了。”而感受过100M宽带的陈先生也十分不想面对自家4M的网络:看着时有卡顿的视频就感觉像是对着一个残疾网络……
最先预料到这种体验上的差距的是中国电信。2009年,上海电信开始试点光纤入户工程,并提出“百兆进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的战略目标。2010年,上海、江苏、广州、福建4省启动“光网城市”战略,“宽带中国”的设计此时也初具模型。
江苏电信网络建设部褚烽介绍其宽带战略的初衷时表示:“主要是为了应对接下来的竞争。”当时江苏移动所推出的4M、2M带宽价格较江苏电信要低一倍,江苏电信只有通过更优越的体验来吸引用户。事实证明,低价格的吸引力并不及高速率,江苏电信宽带新增用户占有率仍可超过60%。尝到甜头的中国电信于2011年2月启动了全国“宽带中国 光网城市战略”,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电信在南方21省城市地区的宽带20M带宽接入能力覆盖率已经达到了70%,全国新增光纤接入覆盖的住宅套数新增2000万户。
战略成果较为明显,2009年中国电信每月新增用户67万,2010年每月新增84万。而2011年,中国电信每月新增用户111万,今年前6个月,新增用户数已经跃居115万。
类似的场景在北京、天津也在上演。中国联通为巩固本地优势也必然要从速率上下功夫,今年4月中国联通启动“沃宽天下·光网世界”战略。但中国电信已经将光网城市推广至北京,竞争刚刚开始。
中国移动的局面似乎颇为窘迫:缺乏固网牌照的移动很难在宽带市场上与电信、联通正面竞争;而TD-SCDMA的不给力,使得中国移动在移动市场上也分外尴尬。2G用户大量流失,新增3G用户市场也一定程度上被电信、联通反超。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透露国内将在1年左右批准LTE牌照,对中国移动来说,未来已来。
还不够快
“速率快确实能带来梦幻般体验,但什么应用需要这100M的支撑?”这恐怕是对高速率最多的质疑。也许,Google可以给出答案。
2009年,Google就提出了“Google fiber”的构想,2012年7月,谷歌敲定在堪萨斯城推出Google fiber业务。9月13日,谷歌在堪萨斯城选中首批社区来推出新的光纤网络,这将使其朝着提供美国最快的城市互联网服务的方向迈出又一步。
该系统可以提供每秒1GB的网络传输速度,比美国的平均网速快100倍左右。“Google fiber并非实验性项目”,负责Google fiber项目的总经理凯文·罗(Kevin Lo)称,“这是一项真正的业务,我们运营该项目,目标是成功在堪萨斯城交付1G的网络和电视服务。”
谷歌丝毫不担心1G的网络没有用武之处,凯文·罗表示:“谷歌所有人都想要解决数字鸿沟,这对美国和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个大问题。”他还表示,Google Fiber项目的重要性在于其提升网速的量级,速度是很重要的。“
Google fiber目前的影响范围还比较小,但就像蝴蝶在扇动翅膀,也许不久之后Google fiber就会掀起一场新的宽带风暴。
Gartner电信市场首席分析师在分析Google fiber的影响时向记者表示:”Google不仅仅经营宽带,他们还在运营骨干网、城域网,而Google之所以跨领域经营这些内容,只要是因为运营商在应对流量时反应不够快,运营商所提供的业务无法满足Google的需求。“诚然,行走在世界流量漩涡中心的Google对流量的敏锐程度明显要比运营商敏锐。1G宽带的需求可能并不遥远。
虽然运营商无法做到向Google一样超前,但Google fiber完全可以解释:100M完全有用武之地。“我们不能等到车的数量激增之后才去修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敖立在不久前的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表示,“同理,我们也不能等到流量激增之后才去提升宽带,作为基础设施的宽带必然要具备一定的先导性。100M是完全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