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台
`
2025/9/30 11:31
代晓慧:未来卫星互联网将与6G技术深度融合
0
0

C114讯 9月30日消息(苡臻)近日,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信科集团、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空间微波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中信科移动承办。

会上,CCSA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代晓慧发表致辞。她表示,卫星互联网作为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正迎来全球性的发展热潮。通过发射大量的低轨卫星组成星座,实现全球覆盖,为地面、海洋、空中用户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成为弥补数字鸿沟、支撑万物互联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更是国家战略竞争和高新产业培育的焦点。

当前,卫星互联网技术正朝着高性能、低成本、深度融合的方向快速演进,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轨道低轨化与星座巨型化。低地球轨道卫星因为其传输时延短、网络损耗小、发射灵活性等特点,已成为发展的主流。各国正积极部署巨型星座网络,旨在实现全球无缝覆盖,这使轨道和频率的资源在国际竞争中日益激烈。

二是技术宽带化与高性能化。卫星互联网正向高通量方向持续发展,通过采用KA/KU频段等高频段、频率复用等先进技术,通信容量和速率已得到大幅提升。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与地面网络相同的高速宽带体验,支撑高清视频、工业物联网海量数据的交互,乃至未来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三是与地面网络深度融合。卫星互联网与地面5G6G移动通信的网络深度融合是明确的趋势。国际标准组织3GPP已将非地面网络NTN纳入5G标准体系,R17已纳入,并持续向R18、R19未来的6G演进。实现统一的空中接口、网络覆盖和管理,最终支持终端在天地网络之间无缝切换和智能协同。

四是应用场景多元化与大众化。卫星互联网的应用正从传统领域迅速向消费级的市场拓展。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日益成熟,用户有望实现不换卡、不换号即可直连卫星网络。此外,在物联网、低空经济、智慧农业、自动驾驶、航空、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卫星互联网也催生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五是成本控制与产业化。降低卫星制造发射和终端的成本是产业化的关键,通过标准化设计、工业化批量生产、火箭回收等技术的应用,成本正显著降低。标准的统一与协同,是卫星互联网规模化发展和天地深度融合的基础,全球主要标准化组织正积极地推动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六是3GPP在NTN标准化方面持续推进。中国企业在3GPP NTN的国际标准制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七是ITU国际电信联盟明确确定了3GPP NTN技术作为5G卫星的唯一国际标准,并确定了6G卫星技术的研究时间表,为未来的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高度重视卫星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2023年,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航天技术工作组(TC12)通过了“基于5G的卫星互联网第1部分:总体要求”。该标准由中国星网集团牵头,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制定,主要是形成涵盖核心网、承载网接入网以及运维系统的总体技术规范,切实指导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和运营。

代晓慧指出,尽管发展迅猛,卫星互联网仍然面临着网络架构差异协同、高性能需求与实现高昂建设成本的矛盾、国际频率轨道资源竞争、全球监管协调以及空间安全等挑战,未来卫星互联网将与6G技术深度融合,成为6G网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预计到2030年,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