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11月12日消息(云青)11月11日,因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而获得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约翰·M·马蒂尼斯,与网络设备厂商HPE及多家芯片公司联合成立量子扩展联盟(Quantum Scaling Alliance),旨在打造实用、可量产的量子超级计算机。
具体来看,联盟成员包括慧与科技、应用材料公司、新思科技、1QBit、Quantum Machines、Riverlane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其中,应用材料公司和新思科技将分别负责开发用于制造量子芯片的设备和设计软件。
“自20世纪80年代量子计算步入早期研究以来,量子芯片一直以传统方式小批量生产。”马蒂尼斯指出,“目前我们需要转向使用专业制造设备的标准生产模式。”
资料显示,马蒂尼斯2014年至2020年担任谷歌量子AI团队的硬件负责人,在工程化和量子计算的落地应用上有更为突出的贡献。2019年,马蒂尼斯牵头在“悬铃木”量子计算机上首次实现了量子优越性。2022年,马蒂尼斯与合伙人共同创办量子计算初创公司Qolab,专注于开发可扩展、低成本的量子计算机,目前正处于技术验证和小规模试产阶段。
“自从离开谷歌创办自己的公司后,我一直秉持一个核心观点:打造量子计算机比科学家们预想的要更难一些,关键问题在于系统工程。”马蒂尼斯在获得诺贝尔奖后表示。
HPE量子团队负责人、技术专家马苏德·莫赫塞尼也指出,人们天真地认为,只要拥有数百个量子比特的系统,或者能将规模扩大到数千个,就能进一步扩展到数百万个,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每一个量子比特规模阶段,都会面临新的挑战。”
莫赫塞尼还强调,要使量子计算作为一种可行的长期计算范式取得成功,它必须通过与经典超级计算系统集成来实现扩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