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11/1/4 09:40
201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
0
0

2010年12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开201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2011年为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此次会议在总结过去工作展望新一年发展的同时,更重点提出“十二五”期间工业和信息领域的主要任务及目标,为“十二五”工作定下基调,“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其中核心。

工业“加快转型升级”五大任务

此次会议提出,“十二五”期间,工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是转型升级,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由主要依赖传统生产要素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由外延式粗放发展向内涵式集约发展转变,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先进、清洁安全、产业链完善、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会议明确了“十二五”工业领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一是在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不断增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四是促进绿色低碳、清洁安全发展;五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两化融合要求深入工业全链条

此次会议对“十二五”两化融合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即“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为了实现对深度融合的推进,会议提出了几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围绕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生产各环节的综合集成,形成全行业覆盖、全流程渗透、全方位推进的发展格局。二是注重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带动作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化。三是推进信息技术在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快国计民生重要领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四是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协调推进政府部门重要业务系统建设,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五是大力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推动医疗、教育、社保、文化等领域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加快构建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提升信息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科学规划无线电频谱资源,提高支撑两化融合的能力和水平。

据了解,目前工业转型升级、信息化发展两个国家重点专项规划已完成初稿。

此外,基于“十一五”发展经验,会议对于“十二五”两化融合提出一些注意问题,强调要“科学设置规划指标,合理确定增长速度,完善实施保障机制”,“不追求过高的增长目标,不攀比增长速度和产业规模”。

2011年提出5%电信收入增长目标

对于2011年,会议也提出主要发展目标,其中提出电信业务收入增长5%左右,软件服务业收入增长25%左右。

在2011年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会议提出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撑作用,协调用好相关资金,协调加大财政、税收、投融资政策支持,加强物联网三网融合、信息技术服务、云计算等重要标准制订,同时确定一批重大应用示范项目,鼓励商业化模式创新,加大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力度,并积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频谱资源和电磁环境保障。

在加快通信业创新转型方面,要求加快3G光纤宽带网络发展,加快TD-LTE研发和产业化并开展区域性试验示范;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加快业务推广和网络建设改造,推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强化互联互通和资费服务监管。

互联网管理方面,强调“安全”环节,要求加强码号、域名、IP地址、网站准入和接入服务管理,做好网络信息安全顶层设计,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加强IPv6、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等。

专家解读会议要点

在工作会议结束之时,本刊特别邀请业内权威人士和相关专家,第一时间解读他们眼中“十二五”的ICT发展。

参与嘉宾:

*中国工程院秘书长 邬贺铨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 侯自强

*中研博峰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沈拓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泰尔管理研究所 吕成华

“十二五”工业领域重点之于ICT

沈拓:“十二五”对于工业和信息通信业有着侧重不同的定位基调:工业的主要任务是转型升级,而信息通信业的主要任务为与工业深度融合,提高对于工业的支撑能力,从技术手段、基础设施及支撑手段等方面入手。

除了对于工业的支撑,另一方面,工信部对于“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提出的五大主要任务将从三方面为信息通信业带来市场价值。首先,工业品本身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创造了广阔场景。以汽车产品为例,未来将融合3G、物联网、电子信息等技术,显著区别于传统汽车形态。其次,信息通信技术将深度介入工业产品的供应链全过程。目前,不仅终端成型产品应用了信息通信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也已经深度介入到原材料供应、生产、监测、运输等工业产品的全产业链。第三,信息通信技术正改变着传统工业产品的商业模式。以前工业产品通过分销、代理等传统模式销售,而现今有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进行销售,从食品、服装等小商品到汽车、房地产等大宗商品,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正逐步改变着工业产品的营销和销售模式。

吕成华:“十二五”期间工业领域信息化的市场空间和价值无疑很大,按照一份估测,信息化投资将占整个工业领域投资的3%-5%,目前一些具有前瞻眼光的IT企业、集成商有一定能力,而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如果想抓住这些机会难度不小。

就“十一五”各地运营商的情况来看,两化融合还多停留于概念层面,运营商能拿出一些产品来,但并没有什么实效,未能真正落到实处。运营商的信息服务基础仍较薄弱,ICT能力不强。当然这其中中国移动稍微弱些,另两家基础稍好些,但未来1-2年,仍将会是整个运营业的储备期。毋庸置疑,运营商会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来做这些工作,业务应用外包趋势更趋明显。

两化融合新内涵

邬贺铨:工信部工作会议提出“十二五”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全面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虽然基本上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启动,但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点工作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和目的。

首先目前这五方面的工作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两化融合不仅要提升工业化水平,更是工业系统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正如工作会议所指出的,当前信息化发展正步入全面渗透、加速转型、深度应用的新阶段。这里的加速转型既指工业也包括信息产业本身的转型。其次,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可概括为传统产业的改造、新兴产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政务电子化、社会信息化,这种划分比较科学全面地指明了信息化应用的方向,这既是“十一五”以来所做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适应新时期需要的提升。

侯自强: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是一项长期的政策,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使命,“十二五”相关报告文件为其赋予了新的内涵。对通信业而言,“十一五”末启动并广受重视的物联网、云计算和感知中国将在“十二五”进入实施阶段,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物联网将在感知中国中发挥重要作用,将拉动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物联网在我国刚起步,要打好基础,稳步发展,注重实效,不能只停留在概念状态,更不该肆意炒作。感知中国概括了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任务,面向各种行业应用,搞好各方面的协作是至关重要的。各行业领域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时要将信息化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感知中国提供的支持。云计算和绿色数据中心不仅将在降低ICT本身的能耗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将在感知中国中发挥重要作用。

沈拓:“调结构、转模式”是“十二五”相关报告的精髓,这就要求相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信息通信业要更加紧密地同工业进行融合,“十一五”期间,“融合”的“合”字做到了,但是“融”字并未完全做好。

对于“十二五”两化融合新提法与“十一五”的区别,主要有这么几方面:首先,“十一五”更多是对于独立行业融合的强调,而“十二五”则更加突出对于跨行业合作的强调;其次,“十二五”报告中,将对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的保障提到了较高高度,这也和目前电子商务、“云”服务等产业环境相适应;第三,“十二五”对于自主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从解决资源配置、产学研结合等方面以中国自主创新影响全球产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