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25/11/13 10:45
中国电信AI+6G 构筑下一代通信智慧生态
0
0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正式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显示,我国6G专利申请量约占全球的40.3%,位居全球第一。无独有偶,北京邮电大学研发团队提出的“6G智简”技术,用AI重构通信范式。

作为通信行业“国家队”的中国电信,积极在6G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为构筑下一代通信智慧生态奠定坚实基础。

AI驱动技术攻坚,突破通信性能极限

眼下,电信业的传统发展模式已达到极限,高普及率、相对稳定的价格以及短暂的客户忠诚度要求行业企业寻找新的发展方向。AI技术和6G被认为是未来电信运营商的主攻方向。

6G是在5G发展演进的基础上,提供通信、感知、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安全等一体融合的多维能力服务体系。从AI方面看,未来AI应用能否广泛落地是6G的关键。如果新型AI终端、应用能迅速发展起来,将极大推动6G的普及和应用。

目前,中国电信在6G关键研发和落地实践方面,正在完善6G系统化设计,实现核心技术自主掌控,实现6G标准前哨战的卡位;以及牵头一批6G关键技术领域的3GPP国际标准制定,推进关键领域技术验证与示范引领。

中国电信还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AI+6G”创新实验室,将人工智能算法深度嵌入通信物理层、网络层设计,实现传输效率与资源利用率的双重提升。

构建AI原生网络,实现全域智能调度

不同于“技术叠加”的传统模式,中国电信正积极打造“AI原生6G网络架构”,将人工智能作为网络的“大脑中枢”,实现资源调度、故障自愈、能耗优化的全流程智能化。

中国电信研究院院长张成良表示,现阶段的6G发展要重视内生智能,需要从6G网络设计之初就考虑对AI技术的支持。要大力引导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底层技术瓶颈,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如突破太赫兹通信、智能超表面等底层技术等“卡脖子”环节国产化,并依托区域制造优势,形成研发与产业化协同闭环。同时,加速场景验证与商业化探索,优先在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为2030年6G在中国商用奠定基础。

中国电信也积极构建智算云、数据、通用大模型三大底座,自主研发覆盖语义、语音、视觉、多模态的“星辰”大模型,推出开放AI能力工具平台,提供应用场景的共创与共用。对外提供50多个行业大模型,对内推出10余个内部大模型。

创新融合应用场景,赋能产业跨界升级

中国电信自2020年以来关注6G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动态,秉持云网融合理念,聚焦新型网络架构、天地一体、通感一体、通智融合等关键技术。对于6G网络,希望AI成为网络内生的技术特性,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AI for 6G方面,希望AI能助力网络提升通信性能,满足要求。6G for AI方面,希望6G成为AI应用的基础使能平台,在分布式算力、分布式数据和大带宽/低延时连接方面能够赋能千行百业。

在探索应用方面,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一种基于6G的天地一体化传输优化及拓扑测绘的方法”获发明专利授权,该专利为6G的落地应用铺设了一条“高速公路”;在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期间,中国电信发布“6G全域智惠网络”架构目标与实践;与北京邮电大学联合成功完成业界首个高轨卫星标清视频语义通信传输试验,为6G通智一体与天地一体网络融合发展开辟新的技术路径;完成业界首个6G多站多RIS组网试验,为6G广覆盖、无缝衔接/切换、低成本部署提供了切实解决路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