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手通过“一句话指令”帮你做旅游攻略、饮品订购、攻略分享;全息数字人穿越时空,娓娓道来古镇的千年巨变;四足机器狗可以驮菜篮、玩具,和老人、小朋友谈天说地……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时间”再度开启,而人工智能已从去年的“最大热点”深化为渗透千行百业的“基础生产力”。
在中国移动展区,全面升级的“AI+”行动计划与“碳硅融合”创新实践,正生动演绎着一幅万物智联、数实共生的未来社会图景。“面向‘十五五’我们以‘AI+’为战略着力点,强化AI‘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的角色,让算力像电力一样普惠,创造出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正通过全面推动数智设施、技术、应用、安全与合作五大升级,释放AI的规模效应,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人流如织的各大场馆,在曲折蜿蜒的古老街巷,稳定、极速的网络连接成为一切数字交互的基石。目前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在乌镇核心区域完成了5G-A网络的深度覆盖,单用户下行峰值速率已突破3Gbps。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核心区域,一张无形却坚实的“低空天网”已然织就。基于 5G-A、Remote ID、ADS-B 等技术搭建的多模态融合组网以及近百种低空 AI 算法,为低空空域安全提供稳定可靠的智能守护。
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是由中国移动持续构建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提供的支撑。

记者在中国移动展区了解到,当前,中国移动正全面推动数智设施升级,强化AI+能力供给。在网络演进方面,推进5G-A与6G新技术,打造智慧光网。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双千兆”网络,5G-A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络,建成1-5-20ms三级时延圈,有效满足AI时代广连接、强交互、高算力需求;在算力网络方面,推动云和AI深度融合的“云智算”升级,实现“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AI算力全覆盖,建成14个智算中心节点,算力规模高达41FLOPS。
在展区内,6G作为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受到了现场参展嘉宾的重点关注。据工作人员介绍,6G的速率更快,从5G的Gbps级跃升至100-200Gbps。时延降至1毫秒,可以进一步满足远程手术、精密工业操控等极致实时需求。连接更广,每平方米连接设备数可达10-100个,实现万物智联。这些性能将支撑通感一体、空天一体、通智一体等创新应用的突破,催生一系列革命性应用场景,比如,全息通信可将让千里之外的会议如同面对面交流般真实自然;星地互联则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消除数字鸿沟,为偏远地区、海洋和空中提供无缝连接服务。
“作为国家6G研发的链长企业,中国移动体系化推进6G技术攻关,在原创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目前全国已建成6G实验站点12个,在浙江,我们也实战探索6G端到端试验能力,共同推动中国乃至全球产业链繁荣发展。”工作人员表示。
九天模型落地1400个场景应用,AI赋能触手可及
在互联网之光的中国移动展区,九天通专大模型体系、九天焕新平台、Agent+一体机等展项备受关注。“通过这些平台,AI技术转化就能变成‘即取即用’的服务,大幅降低AI使用门槛,可以大幅助力各行各业通过AI转型能拥抱智能变革。”展区工作人员介绍道。
据介绍,由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九天大模型”是首个通过国家网信办双备案的央企大模型,入选2024“央企十大国之重器”。九天“1+N”通专大模型体系,以九天基础大模型及生产平台为通用基座,打造了50余个重点领域的行业专用大模型,覆盖信息通信、新型工业化、能源化工、农业、医疗等领域,是一个懂行业、会做事的“AI帮手”。目前,该模型累计落地超1400个AI+DICT项目,有力支撑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九天焕新平台是聚合央企合力和产业链力量共同打造的服务全社会的AI开源开放创新平台,汇聚了500多个通用与行业大模型、200多个高质量数据集和超2000卡的国产算力,并涵盖13大类超200个高质量行业数据集,为AI开发者提供了从资讯、资源到工具链的AI开发全要素,为相关领域模型的研发与部署提供一站式服务,成为培育AI创新的沃土。

Agent+一体机解决方案是中国移动打造的覆盖千行百业的智能体矩阵,它覆盖政务办公、审计、纪检、安全监控、低空治理、医疗、教育、数据安全等多个领域,目前已沉淀60多个高质量数据集,落地3万多个智能体应用,汇聚18万多名AI开发者。
工作人员举例道,比如在安监领域,AI赋能让监控更“聪明”,在厂区安防、生态监测、园区防控等多场景下,能够精准检测污水异常、烟火隐患等关键目标,并自动识别隐患问题并实现实时预警;在医疗领域,“九天医疗一体机”将AI融入导诊、问诊、报告解读等核心场景,还能深度对接医院HIS系统,实现病历质控、风险评估等智能化应用。目前已在衢州、杭州等10余家医院落地,为医疗智能化筑牢根基;在教育领域,通过AI技术精准研判学情,并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可以实现智能辅导与错题解析等功能,目前已服务40个以上的地市,覆盖学校超600所,触达受众用户超8万人次。
机器人递来一杯咖啡,“碳硅融合”融入生产生活,

在展区现场,由中国移动研发的轮臂机器人正在进行饮料抓取的任务的演示,嘉宾随机指向一个饮料,机器人即刻执行抓取递送动作,并主动将物体递送到用户面前悬停,等待交接;当人们想拿取物体时,它更能主动识别对方的手势,实现安全、无缝的传递。
“我们通过研发的'灵韬’VLA 大模型,打造了机器人高精度高标准的'指物抓取’功能,并通过研发的VLA-RAIL实时异步推理系统,使得动作的平滑度、速度、准确度均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表示。

同时,一款能“陪聊、陪玩、陪跑”的家庭硅基萌宠机器狗,也成了现场年轻人的最爱。“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首款四足机器人,不仅能陪你跑步运动、为你提供海量情绪价值,更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AI伙伴。比如,它能实时识别万物,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它还会用独特的‘狗狗视角’记录所见所闻,自动生成趣味Vlog,为生活带来多样乐趣。”工作人员表示。

在现场,中国移动以一场“AI+”全景展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给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描绘了人工智能如何深度融入生产、治理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智能时代的美好图景变得触手可及。
在生产制造领域,中国移动推动“三大融合”,通过能量信息、虚拟现实、硅基碳基的深度融合,让工业生产焕发新活力。
在宁波爱柯迪的“云上工厂”,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与物理产线完全对应的虚拟工厂,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下产线布局不合理、设备产能利用率低、计划准确性差等问题,使企业人均产值提升20%、质量投诉降低20%以上,年平均节约成本200万。在金华大唐电厂,迎宾导览、智慧配送、厂区巡检等具身机器人解决了厂区面积大、距离远带来的管理难题,员工取送物品时间节省80%,巡检效率提升30%。在得力文具,中国移动AI能力赋能笔检提效40%,AI+AGV让仓储效率提升71%,通过3D视觉AI码垛,减少80%人力,传统文具生产正在焕发新生机。
在治理领域,中国移动的AI技术正让城市运行更智能、服务更精准。目前,中国移动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政府建设的深度融合,与13个省份携手共创AI+数字政府。在杭州,基于“中移凌云”平台打造的5G-A+多模态低空网络,实现了对“黑飞”无人机的“起飞即发现、飞手可溯源”,为空域安全筑起智能防线。此外,杭州海关AI行政助手目前已经服务了超过 300 名一线员工。其 “杭关 AI 智能问答”功能,不仅能解答海关专属场景的问题,还支持通用能力问答,绑定不同资料库开展智能搜索并生成摘要,帮工作人员快速精准获取信息;“海关笔杆子”功能,能快速生成公文初稿,让公文撰写效率直接提升 30%。此外,它还支持 30 + 小语种的及时翻译,能上传文件翻译,甚至可以多语言进行多轮对话,完美解决了海关跨境政务沟通的语言障碍。在浙江青田,中国移动通过管网泄漏仿真算法,打造集展示、监控、预警、处置于一体的“燃气安全一网智防”应用,为青田县主城区42公里中压燃气管网提供系统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智慧安全保障和服务体系。

在生活领域,中国移动也用“AI+”点亮万家灯火,移动爱宠、灵犀智能体、家庭机器人、AI新通话、AI合拍机……各种有趣的互动项目打造了有温度的智能生活。“灵犀”智能体作为数智生活伙伴,已深度嵌入APP、智能终端和家庭大屏。它能根据用户声纹推荐个性化内容,在观影时识别画面中的演员信息,还能为家庭成员生成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大模型也能改变通话的方式——AI新通话,是中国移动基于AI推出的新一代智能通话产品,已上线AI通话、AI速记、AI彩话等特色功能,将“视觉+听觉+即时操控”融合,为用户提供稳定高清、可视交互、智能高效的全新通话体验。

在安全领域,中国移动创新推出“中移羲和・反诈数字人”,采用高保真数字人模型和语音克隆模型来生成逼真的数字人形象和语音,实现反诈智能问答、诈骗手法解析、反诈知识宣传、一键报警联动、涉诈APP检测等功能,实现“看、听、说、触”一体化智能交互,实现全场景沉浸式宣传教育与精准化防范治理。截止目前,已在北京、上海、云南等多省营业厅部署上线,有效提升基层反诈质效。

如今,乌镇的水乡廊桥已与瞬息万变的数字世界深度融合,在这场AI书写的崭新篇章中,中国移动正以坚实的算力网络为基、领先的创新技术为核,在“AI+”的星辰大海中全速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