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蓬勃发展的今天,通信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为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强大动力。5月17日世界电信日,“万兆申速 AI领跑”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简称:上海移动)在沪举办,上海移动副总经理梁志强发表“万兆强基 AI赋能”主题演讲,从“强网、强算、融智”三个篇章,专题介绍上海移动在构筑双万兆网络与AI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底座中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果。
双万兆强网:构筑数字时代的强劲引擎
双万兆是以5G-A与F5G-A协同演进的下一代网络范式,通过新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端到端万兆能力。上海移动已建成“规模最大、体验最优、场景最全”5G-A网络和“超大带宽、超低时延、超高可靠”F5G-A万兆光网,以精品双万兆网络筑牢城市数字底座。
5G-A方面,上海移动已建的5G基站密度全国第一,5G万人基站数全国第二;5G-A实现核心城区及重点场景连续覆盖,下行峰值速率5Gbps,进博会及F1赛车场毫米波试点区域突破10Gbps。在地下空间中,上海移动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A城市轨道公专网,实现地铁全线信号升格,为乘客提供优质网络体验,为地铁运营调度、运维巡检提供强大网络支撑。在低空领域,上海移动全力夯实“通、感、导”一体融合的低空智联网,已在杨浦建成业内首个行政区级别的低空通信试验场、在上海-舟山构建了全球首条百公里级跨海低空航线、在浦东金桥部署了全国首个5G-A+北斗高精导航应用样板,预计2025年底全面实现200米以下全市泛在、300米以下标杆区域精品覆盖,300米以上空域重点航线连续覆盖,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之城”。在海疆覆盖中,上海移动创新部署双拼AAU、超级上行等新技术,结合海上升压平台、卫星+5G融合组网等解决方案,全面实现长江、南槽及北槽航道全覆盖,内海及领海有效覆盖,确保近海体验优、领海信号稳、远海呼得着,助力上海打造国际领先的现代海洋城市。
F5G-A方面,上海移动率先建设万兆小区、万兆园区及工厂,成为全国最大的万兆光网连片逐级覆盖城市。在全球首个万兆大模型全产业创新生态园区“模速空间”中,基于高品质的万兆光网,助力近400家大模型企业落地,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跃升发展。
双万兆强算:锻造极速互联的算力枢纽
上海移动大力推进“算网一体化融合”,打造1ms浦江算力光网,实现全光互联、1ms算间高效直达,以临港青浦双翼为核心,构建“2+N+X”三级算力服务体系,提供技术领先、性能出众,生态兼容度高的主流先进智算算力,通过云边协同、训推一体、通智融合等丰富的产品形态满足差异化资源场景,全面夯实数智转型服务基础。
作为中国移动算网体系中重要节点,上海移动一点接入全国首个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400G骨干网,可毫秒级访问中国移动“N+X”资源布局体系下的全国最大枧模、最广覆盖的智算中心,可调度总算力超43 EFLOPS。依托“九天”算网大模型的“算网智脑”, 全面纳管网云数智安边端链等要素,实现全国算力的高效调度,提供安全可靠、高效便捷、智慧内生和灵活普惠的全场景、智能化算力互联。
双万兆融智:铸就和合共生的智能生态
上海移动依托中国移动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多年深耕积累,以“成为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供给者、汇聚者和运营者”为愿景,积极融入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从多个维度发力,推动AI与产业深度融合。
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基座和九天人工智能平台,已提炼40多个行业大模型,打造420余项核心能力,构建900余个行业应用,服务10亿客户。梧桐大数据汇聚超2000PB核心数据资产与10万亿tokens高质量数据集,数联网实现毫秒级通达全国超300个地市,不断激发“数据要素乘AI”的新应用,推动全产业场景创新,数据与AI双向赋能的“飞轮效应”也越来越显著。
另一方面,上海移动持续深化内部数智转型,通过打造“AI+网络”创新引擎,推动公司网络向高阶自智网络升级演进。移网基站智能开通比例和家宽装维AI质检智能化率,均达到99%以上;5G专网业务开通平均时长缩短至3.2小时;全年AI多种方式节电1.3亿度。
面向未来,上海移动将继续践行建设“上海5G A²示范之城”战略使命,持续升级双万兆网络能力底座,并加速AI技术的融合创新,让双万兆网络成为数智社会的“推动器”和产业升级的“加速器”,让AI成为科技生活的“赋能者”,助力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