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市场稳定发展 非话音业务比重不断攀升
《2007~2008年度中国电信运营业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表明,2007年,我国电信运营市场总体规模达到7280亿元,同比增长12%,保持五年来持续平稳发展的态势。截至 2007年l2月底,我国电话用户总数达 9.12亿户.同比增长10.11%,增长速度逐渐趋缓。
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电信资费的下调,使得我国居民对电信业务的购买能力得到提高,电信业务使用频次逐渐增多。根据报告统计,2007年我国话音业务通话时长达到2.95万亿分钟,其中本地话音业务通话时长为26796亿分钟,同比增长23.3%;长途通话时长为2775亿分钟,同比增长27.7%。但话音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并未带动业务收入的增长。2007年,我国实现话音业务收入 4594亿元,同比增长3 2%,较2006年减少了2.3个百分点,话音业务增量不增收现象严重。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非话音业务增长迅速,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提高。2007年,非话音业务占比达到 30.9%,比2006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非话音业务收入占比的提高,得益于我同增值电信业务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信息服务和互联网宽带业务的迅猛发展。2007年我国移动信息服务市场达到1200亿元,同比增长36.5%:互联网宽带接入市场规模接近 500亿,同比增长23%。报告预计,随着增值电信业务成为运营商转型的重点业务,非话音业务收入占比将会逐年提高。
此外,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业务的高速发展,移动对固定的替代作用日趋明显。2007年,我国移动话音业务在新增用户、业务量、业务收入等方面实现对固定业务的全面超越,其中移动长途业务发展强劲,成为年度亮点(见图1)。
图1 2007年移动和固定话音业务份额
来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运营商加快转型步伐 增值企业经营状况好转
2007年是我国基础运营商转型战略的“执行年”,基础运营商继续探索转型道路并取得初步成绩,转型步伐更加坚定。
在此期间,基础运营商加大了研发力度,创新的业务应用逐渐向金融、教育和公安等传统行业渗透。此外,电信运营业在政务和市政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如中国联通的“政务新时空”、中国移动的“城管通”以及中国电信的“全球眼”业务,均促进了行业信息化的有效发展。
FTTH成为固网运营商宽带战略的核心。在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多媒体应用逐渐普及和光纤部署成本日益下降的影响下,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纷纷加大了对FTTH的采购。未来,在我国3G基站建设、村村通工程、“光进铜退”以及IPTV、NGN等业务的刺激下,光纤部署费用将进一步降低,FTTH成为固网运营商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总体部署,国内2万多家增值电信企业在 2007年间开展了以“诚信服务、放心消费”为主线的行动,增值电信市场中存在的诱骗消费、不明扣费、未明码标价、不良信息内容、虚假宣传等五类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短信息服务代码统一工作进展顺利,各类信息业务的服务流程逐步规范。
从增值电信企业的数量来看,从 2007年开始,增值电信业务市场蜂拥而入的势头已经减弱,市场经营者有进有出,经营者和投资者更趋于理性。
从增值电信企业的收入来看,进入2008年以后,我国增值电信企业的收入快速增长。以搜狐、腾讯和新浪为例,2008年第一季度,搜狐公司的无线增值服务收入环比增长l7%,同比增长54%;腾讯公司的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收入环比增长36.3%,达2.883亿元人民币;新浪公司的移动增值业务营收总计2170万美元,同比增长 19%,环比增长l6%。
失衡格局期待改善 业务捆绑推动竞争升级
2008年5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标着着我国新一轮的电信重组启动。《通告》表明,电信重组采用“六合三”方案,将六家基础运营商重组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
重组之后的三家基础运营商将全部成为全业务运营商,报告对三家运营商在重组中获得的收益进行了对比 (见表l)。通过此次重组,各家运营商在业务领域都有所扩展,企业实力均得到提高。
表1 电信运营商重组后收益对比
报告预计,重组后我国电信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运营商的竞争手段也将更加多样化。
首先,业务捆绑将成为最有“杀伤力”的竞争手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移动业务与固定业务的捆绑、话音业务与数据业务的捆绑、普通业务与优势业务的捆绑等。
其次,整合力量将加大对新兴业务市场的争夺。重组为三家运营商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例如.中国移动将迎来铁路系统以及相关行业的通信需求市场机会,中国电信将借助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提高在农村市场的竞争力,中国联通则将在政企客户市场迎来更大的机遇。
第三,宣传与促销将更加热烈。通过重组,三家运营商在品牌性质、业务种类、渠道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变,尤其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他们必将在重组后向公众进行大力宣传。另外,为了争夺用户和稳固市场,重组后运营商最重要的一个杀手锏就是促销,相信各大运营商的促销竞争将会异常激烈。
第四,资费竞争不会偏离理性,套餐设计将更加人性化。目前,我国的电信资费水平除数据业务以外,均处于偏低水平,降价的空间已经不大,预计在重组后GPRS业务、CDMA 1X业务、 WiFi业务以及短信、彩信等移动信息服务的资费将逐步下降。
从电信用户数上来看,三家运营商在用户数的比例上将趋于相对平衡。在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方面,中国移动将会基本维持重组前占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一家独大的局面在短期内仍然难以改变。
报告通过SWOT分析得出三家运营商未来的发展走势:中国移动将面临多重挑战,市场优势地位有可能逐渐弱化;中国电信前景广阔,迎来全新发展机遇;中国联通则面临融合难题,短期内很难有所作为。从短期来看,中国移动仍将占据比较明显的市场优势,但从长远来看,三家运营商将各有优势,孰胜孰负将依赖于公司的业务经营、营销策略和对市场机会的把握能力。
业务与服务体验双提升 3G、移动互联网发展加速
重组后市场竞争的加剧。将使消费者成为最终的受益者。报告预计,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逐渐均衡的竞争格局将促使电信价格更加趋于理性,市场将成为价格调整的主要依据。与此同时,业务捆绑必将成为运营商的主要竞争手段,用户将可以以同样或更低的消费使用更多的业务。在充分竞争时期,竞争的加剧使得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成为运营商树立口碑、建立品牌的必要选择。
重组完成后,我国监管部门将向三家运营商颁发3G许可证,除中国移动已获得TD-SCDMA业务许可证外,预计中国电信将获得cdma 2000许可证,而中国联通则将获得WCDMA许可证。业界期盼已久的3G市场有望在2008年年底或2009年上半年全面启动。
3G可以提供更高的接入带宽以及各种多媒体业务,并引发移动用户新的增值业务需求。报告预计,重组完成之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将大大加快,并可能引发移动增值业务市场的新一轮格局调整。
与此同时,互联网已成为基础运营商实施转型的重要领域。截至2008年3月,我国四大基础运营商均已完成在互联网即时通讯领域的布局,以此增加用户粘度,并推广战略级业务。中国移动依托飞信客户端搭建飞信社区、建立l2580社区网站等,完成其互联网领域的新一轮布局;中国电信固则基于自身的宽带优势,同新浪合作开展网络视频业务,目前合作网站频道的日均浏览量已经过亿,凸显出主流运营商和强势门户合作模式的成长价值。
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超3% 业务收入有望达到l万亿元
目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发展阶段逐渐走向稳步增长阶段。同时,我国电信市场的收入结构正处于转型期,即话音市场趋于饱和,对电信业务收入的贡献率逐年降低,而以互联网为动力源的非话音业务正在逐步撬起电信业务收入的增长。综合上述两方面的作用,报告预计,未来几年电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保持在 3%以上(见图2)。
图2 2000-2010年GDP与电信业务收入发展变化情况
来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近两年内用户资源的挖掘力度较大,虽然未来两年我国电话用户总数会继续攀升,但增长速度将逐渐放缓,预计到2010年,电话用户数约为10.8亿,市场规模近11亿(见图3)。
图3 2008-2010年总体电话用户数预测
来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未来几年,全业务经营将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将会接近l万亿元 (见图4)。
图4 2008-2010年总体电信业务收入预测
来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