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贝尔公司公共关系副总裁汪继忠访谈
2009年1月7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4.83,-0.09,-1.83%,吧)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说,按照电信运营企业各自发展规划,2009年、2010年两年预计完成3G直接投资2800亿元左右。有专家认为,3G投资近3年能拉动近2万亿元社会投资,有助于刺激中国经济增长。
上海贝尔公司作为直接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拥有数十亿美元规模的中央企业,凭借独特的国际国内资源优势(1678.425,-19.46,-1.15%,吧),打造出世界一流的生产制造水平和研发创新能力,依托遍及国内和海外市场的广泛销售及服务网络,上海贝尔将成为中国最大的3G产业设备提供商之一。为此,在3G牌照发放的前夕,本刊记者就中国3G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专访了上海贝尔公司北京公共关系副总裁汪继忠先生。意在通过汪先生的访谈,为读者描绘一幅颇为清晰的3G产业发展远景图。
中国商界:?3G牌照的发放,意味着一个新的巨大的电信市场的启动,上海贝尔对即将到来的三G时代有什么看法?
汪继忠:从电信行业角度来看,国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出台了很多政策,我们也在关注。从工信部的表态上看2009年初会发放三G牌照,能不能直接拉动国内电信制造业的发展,对整个产业来说,关系重大。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电信制造是比较大的产业链,其下面有半导体、芯片,再往下有手机制造。相信3G牌照的发放,对于刺激电信设备这个产业有很大影响,对于整个电信产业链也会造成很大影响。2009年中国移动投资预计达到1600亿元左右,其中包含了很大比例的TD设备投资。就整个产业来说,3G牌照的发放可能会直接刺激2800亿元的投资。从目前分析的数字来看,预计比一般年份要增加一倍。原来这几年的投资都是在固定资产2000亿左右,预计2009年发展好的话要在4000亿左右,对整个产业都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也有一些不可预见的东西。市场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虽然在国家政策利好的情况下会多一些投资,但是企业的投入是要讲回报的,所以今年整个行业会不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里会有一些不确定因素。
从企业自身的准备工作来讲,我们也在关注三张不同的3G牌照,这里包括我们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TDCDMA标准,欧洲比较流行的WCDMA标准,还有美国的CDMA2000的标准。我们在三个标准方面都做了一些准备,也是为了2009年一旦市场启动以后可以快速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整个行业,包括对消费者、客户、运营商都带来了很大冲击,运营商的收入下降,必然对他设备的采购总量会做一些控制。所以企业内部也在做一些很好的应对,包括我们库存的管理,现金流的管理。我们手上的现金流也做了大量的储备,也是为了2009年一旦3G市场启动以后我们有充足的资金能够快速应对。
中国商界:我们知道欧美都有自己的3G标准,中国是按照3个标准来发放牌照,从市场容量和技术角度来说,其利弊在哪?
汪继忠:欧洲一直推的是WCDMA的标准。在欧洲的一些试验网数量很多,但是规模都不是很大,另外也没能形成一个能够盈利的商业模式,就是一般电讯网络要做实验网,也要形成一种良性的运营模式,这才是运营商最终所关心的。美国实际上在二代的移动通信上是大规模的用CDMA网络,但是现在美国也放弃了CDMA网络,也决定要上WCDMA。所以WCDMA在全球是最成熟的一种技术标准。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关注中国,因为中国现在的电信基础网络用户数量最多,是全球第一,整个固话用户将近十亿,移动用户将近七亿,所以中国采用哪种技术标准对全球来讲影响是最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的一些电信巨头从2002年开始就来中国推动中国政府采用WCDMA。那么从中国自身而言,较早就开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TD-SCDMA这个标准是中国第一次能够被国际电联作为一种通讯标准采纳,也是通信行业的一个相当于“神舟”一样意义的知识产权。所以从中国政府方面来说也开始大力推进TD-SCDMA这个技术标准。而且希望不仅仅是中国采用,也能推向全球,能够更多的被国际所接纳。
另外一种技术标准就是CDMA2000。从目前来讲它采用的DVDO标准也能顺利的过渡到将来的4G技术标准。就技术上讲三个标准都有统一的技术走向。从市场的发展来看三个标准的发展也是成熟的,尤其是TD-SCDMA,通过我们做的一些实验网来看,在国内我们预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从我们的分析来讲,中国为什么要上3个牌照?这个也是大家争论比较多的。现在每个运营商都各自采用一种技术标准,中国电信用的是CDMA2000标准,中国联通用的是WCDMA标准,最有实力的中国移动用的是TD-SCDMA标准。中国移动上TD主要还是国家从战略上选择最有实力的运营商来保证TD的发展有一个很好的基础。这个也反映国家下大力来推动TD的发展,而且希望不仅在国内得到推广同时也能走向世界。
从WCDMA方面来讲,在国际上大家都是互通的,WCDMA也是在欧洲多年被推广的标准,阿尔卡特朗讯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发,而且我们也拥有比较多的技术产权。单从技术来讲它是比较成熟的,现有的网络过渡也是比较容易的。在全球贸易开放的情况下,不应该去反对企业自己去选择哪一种技术标准,这个我相信从全球来讲也是同样的情况,CDMA2000也同样拥有它的技术特色。
三张牌照的发放在技术上没有障碍,我认为最大的意义应该是三种技术标准的市场竞争,可以使得TD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没有竞争反过来没有发展,只有竞争能使它在市场上得到认可,最重要的是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所以TD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有待于消费者的检验。
中国商界:3G产业要形成良性循环还有待于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内容能够很好地与消费者的需求契合在一起,这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持,你们是专业的设备提供商,你认为未来技术会不会成为良性循环的障碍?
汪继忠:实际上这个问题从严格意义上不能叫做技术障碍,其实刚才我提到的技术方面都是可行的,也就是说通过这个技术搭建的网络能够提供一些我们所需要的一些服务。你刚才提到的问题应该说是一般的应用服务,消费者最终能不能接纳一种网络或是一种产品,他希望得到是你给他提供的一种服务,这种服务无论基于任何技术,消费者最终体验到的只是服务而已。TD技术上、国家政策上已经做了一些保障工作使得它有成功的可靠性,那么最终是不是能成功还有待于市场的检验,也就是消费者的认可。
3G产业到底能不能繁荣,关键在于这个网络能提供什么服务。从目前二代移动通信来讲,大家可能用得比较多的就是话音服务,一般就是打电话。当然短信也成为中国移动和其他运营商获得额外收入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当初设计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中国的短消息会这么发达。到第三代这个产业能不能发达,就在于能不能提供一些能够吸引消费者的不同于二代的业务应用。这个里面大家看得比较多的是互动电视,你可以点播一些电视,另外还包括一些大容量的数据服务,传送一些图片,或者是通过三代能够上互联网查资料,这些都是目前我们能够看得到的三代能够提供给我们的比较好的服务。
我认为将来三代移动通信能够成熟的话,还需要在内容提供上及运营模式上发生一些变化,比如产生一些专门基于三代通信能够给运营商提供服务的内容提供商,他只做很好的一些内容,这里面可能包括电视、彩信等业务,但是这些现在还有待于开发,市场也有待于繁荣。当然我觉得这都要一步步的,就像当初的二代刚起来的时候好多东西也是一步步发展的。所以我不怀疑这个产业的发展,但是这个产业的发展确实有待于我们基于3G网络能够提供那些吸引消费者大量使用的服务,而不仅仅是现在的话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