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台
`
2016/2/23 07:23
华为郭平:5G到来前做好三件事
0
0

C114讯 北京时间2月23日早间消息(蒋均牧)5G已经是公认的演进方向,但真正大规模部署还需要更多时间,我们不应在等待中失去机会,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郭平周一表示。

2016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16)上,他发表了题为“What should we do before 5G”的主题演讲,提出“可以做三件事”,即从增强联接能力、使能垂直行业和重新定义网络能力三方面来做好准备,来避免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同时产生的不确定性。

第一件事:增强联接能力

华为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1000亿联接,其中70亿人的联接可能只会占到总联接数的10%,而绝大部分的联接则会是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

“以制造业为例,带有传感器的设备中,99%还没有联网。因此,联接能力的增强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郭平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传感器、摄像头被广泛部署,通过网络互联将变物理世界为精确的数字世界。而NB-IoT正是支持大规模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它会将静态的事物变得智能化、可沟通,让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东西“能说话”。

就在大会前夕,华为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沃达丰爱立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业界的最重磅企业和组织,联合成立了NB-IoT全球联盟,这使得运营商支持广泛应用的物联网市场成为可能。

郭平指出,4G之后,更为完善的4.5G技术将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使能技术——1Gbps以上的联接速率、随时随地有保障的高清语音和视频体验,以及NB-IoT技术支持下的大规模物联网能力,将是这5年移动网络的基本特征。

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郭平

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郭平

第二件事:使能垂直行业

2010年,联合国发布的一份报告称,ICT产业长期以来的战略都是以供给为驱动的,而非需求,有什么技术就提供什么服务。到今天,情况则已发生了变化,从供给驱动转变为需求驱动。

随着智能城市的各种应用逐渐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电力到交通等,都对我们的网络提出了更多需求及挑战,包括连接数、带宽和时延。而ICT已经成为当前各个垂直行业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新型工具。

“ICT行业应该抓住当前的机会,深刻理解垂直行业需求,帮助各个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郭平表示。

他以平安城市为例称,提升危机预防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快速决策能力正是政府部门最迫切的诉求。平安城市有一个特点,现场通常不可见、不同部门间信息不通、统一指挥难。因此,视频的体验非常关键,而这又将带来带宽的巨大压力。

“我们在肯尼亚帮助Safaricom建设了包括宽带集群在内的平安城市专网,实现了全流程可视指挥。这一系统上线后,犯罪率下降了约46%。”他分析道,“Safaricom在这个项目中扮演了专网SI的角色。那么在未来移动网络中,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将高带宽需求纳入到公共网络中来?我们是否可以以虚拟专网的方式提供服务呢?在公共网络有能力的情况下,各行各业还会有‘拥有自己网络’的想法吗?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并与行业共同探讨的。”

第三件事:重新定义网络能力

增强联接能力和使能垂直行业,都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做的第三件事就是重新定义网络能力。

郭平认为,作为联接核心的运营商需构建软件定义的网络架构,实现敏捷运营,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如分钟级的业务开通,并构建大数据运营能力,实现自身经营效率的有效提升,并探索大数据对外变现。

华为提出了SoftCom架构,支持运营商实现网络软件定义、虚拟化、云化,真正实现ICT融合。运营商需选择具备集成能力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时自身也要构建集成能力,实现更开放创新的生态链体系。

上海联通即是在华为帮助下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业务上线时间问题,通过商业支撑系统的升级优化,让急于开展业务的国际银行客户十分钟内订购到专线和云服务;同时,将大数据分析和新业务推广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制定Campaign,推广成功率比原来翻了几倍,而投诉率也大幅度下降;在大数据行业应用方面,上海联通亦做了一定尝试,实现了大数据价值成功变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