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20/5/11 09:11
【上周回顾】工信部出台物联网“新政”;Open RAN政策联盟宣布成立;中国电信大手笔集采国产CPU服务器
0
0

本周热点有工信部出台物联网“新政”;Open RAN政策联盟宣布成立;中国电信大手笔集采国产CPU服务器;美国将允许美企与华为制定5G标准;解读光通信厂商2019年

工信部出台物联网“新政”

工信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了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鼓励各地设立专项扶持和创新资金,支持NB-IoT和Cat1专用芯片、模组、设备等产品研发工作,提高芯片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满足规模出货需求。

《通知》的总体目标是推动2G/3G物联网业务迁移转网,建立NB-IoT(窄带物联网)、4G(含LTE-Cat1,即速率类别1的4G网络)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在深化4G网络覆盖、加快5G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以NB-IoT满足大部分低速率场景需求,以LTE-Cat1(以下简称Cat1)满足中等速率物联需求和话音需求,以5G技术满足更高速率、低时延联网需求。

《通知》要求强化移动物联网产品进网监管,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不再使用2G/3G网络,推动存量2G/3G物联网业务向NB-IoT/4G(Cat1)/5G网络迁移。同时,《通知》还要求加强移动物联网标准和技术研究,推动NB-IoT标准纳入ITU IMT-2020 5G标准。

▍相关新闻

工信部引导物联网业务转网:新增终端不再使用2G/3G网络

产业界力挺工信部物联网“新政”:做好产品侧准备,进入新车道

Open RAN政策联盟宣布成立

据报道,近日,由移动生态系统多家企业成立的Open RAN政策联盟(Open RAN Policy Coalition)正式宣布启动,其目的在于倡导有助于推动Open RAN技术发展的政府政策。

前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代理行政长官Diane Rinaldo担任该组织的执行董事。

Diane Rinald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从当前的全球疫情蔓延可以看出,从安全和性能的角度来看,下一代网络部署的供应商选择和灵活性是必要的。通过推广开放接口标准化和开发的政策,我们可以确保不同参与者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安全性,并可能降低新创新者的进入门槛。”

▍相关新闻

Open RAN政策联盟宣布成立 目标推动5G开放技术政策

爱立信回应Open RAN政策联盟成立:支持开放性 但需基于3GPP标准

中电信大手笔集采国产CPU服务器

日前,中国电信开启2020年服务器集采资格预审,预估集采规模56314台。公告显示,本次集采共分为8个标包,共计56314台。其中,I系列是指CPU类型为采用第二代Intel至强可扩展处理器Gold系列或者Silver系列芯片的服务器;A系列是指CPU类型为第二代AMD EPYC 7002系列处理器。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集采单独列出了包含华为鲲鹏920芯片或海光HYGON Dhyana系列处理器的H系列全国产化服务器,是首次将全国产化服务器单独列入招标目录。

▍相关新闻

中国电信培育自主可控产业链:大手笔集采国产CPU服务器

中国电信启动2020年服务器集采:预估规模56314台 H系列横空出世

美国将允许美企与华为制定5G标准

据路透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商务部即将签署一项新规定,该规定将允许美国公司与中国华为公司合作,共同为下一代5G网络制定标准。

在美国商务部去年将华为列入黑名单后,一些美国科技公司的工程师停止了与华为合作制定标准。被纳入黑名单使得这些美国公司无法确定其员工可以与华为共享哪些技术和信息。行业和政府官员说,这使美国处于不利地位--在标准制定会议上,华为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

▍相关新闻

美国起草新规 将允许美企与华为共同制定5G标准

解读光通信厂商2019年

2019年,当中国电信公布室外光缆集采结果的时候,一位厂商人士对C114《光通信观察》感叹,“光纤厂家今年都不敢公布财报了。”

这句话能够大体概括2019年光纤光缆市场的惨烈程度。截至4月的最后一天,国内光通信厂商悉数发布2019全年业绩报告,从营收、净利润的数字来看,停止了连续多年的增长态势。

2009-2018年是通信业的黄金十年,借力3G、4G、FTTx的高速发展,依托人口红利,我国电信业务总量与电信业务收入基本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也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成就了中国光通信厂商的辉煌十年。2009年开始,中国首次成为全球光纤需求量最大的单一市场;到2018年,中国光纤需求量接近3亿芯公里,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相关新闻

解读光通信厂商2019年:十年辉煌到终章,5G开辟新大陆

LightCounting:光通信行业将率先从疫情中复苏

版权说明:C114刊载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或“C114原创”皆属C11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