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是一定有的,比如业界可能会质疑,中国为什么要提出一个不一样的提案?”一位ITU-RWP5D工作组第6次会议中国代表团成员向记者表示。2009年10月,中国向ITU交出4G方案征集答卷,即基于3GPP技术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Advanced技术方案,这一技术正是3GPPLTE-Advanced(以下简称“LTE-A”)的TDD分支。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闻库在回答《通信产业报》(网)记者的这一问题时,将答案总结为两方面的考虑:“首先,TD-LTE-Advanced技术提案是全球几乎所有龙头运营商、制造企业共同商讨的结果,但中国在其制定过程中做出了很多技术贡献,TD-LTE-Advanced标准提案蕴涵了我国技术人员前期的大量工作基础和工作成就。其次,从名称可以看出,TD-LTE-Advanced吸纳了很多TD-SCDMA(以下简称“TD”)的技术元素,体现了我国在TD产业发展上已取得的成绩。”
对比1998年中国向ITU提交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已经改变了策略,从专注做“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转为“融入国际主流标准”。产业化布局是决定技术前景的关键一步,技术的驱动力正更多地由市场需求和产业链成熟度所左右。当ITU确定LTE-A和802.16m为4G国际标准候选技术时,也正是LTE-A和802.16m两大阵营展开直接对决之际。
两大利益集团短兵相见
6个4G候选技术提案涵盖了两大类技术,分别是欧洲标准化组织3GPP提交的LTE-A和北美标准化组织IEEE提交的802.16m。“ITU-RWP5D工作组第6次会议只是一个起始会议。”闻库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据中国三星通信研究院惠俊红介绍,14个独立的外部评估小组已经在ITU-R登记,他们代表了全部领域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设备厂商、技术开发商、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市场和用户组织、大学、研究机构和国家行政部门。未来一年,评估组将根据已定义的评估程序流程展开严格的分析评估、试验验证,并提供评估报告。“直接争议主要在技术评估过程中。”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主任万屹向记者表示。
在2010年10月4G国际标准正式确立之前,竞争将更体现在3GPP和IEEE两大标准组织之间,这代表着两大利益集团。根据计划,3GPP预计于2010年底冻结LTE-A标准,IEEE则计划于2009年底冻结802.16m标准。万屹指出,这是大的技术框架完成的时间点,根据以往经验,大量细致的技术文档细节冻结可能还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
一组数据则对802.16m非常不利,目前,3GPP阵营占全球移动通信市场份额的86%,预计2010年3GPP阵营(包括TD-SCDMA)的市场份额将达到88%。
非此即彼的选择
全球的资源和产业力量都在向LTE-A和802.16m汇聚,包括标准投入、研究项目、政策支持、制造商和运营商参与等方面。大唐移动系统标准部总经理王映民指出,LTE-A和802.16m主要的技术差异为前者基于LTE的演进,后者基于WiMAX的演进,LTE-A技术具有更好的和3G网络的兼容性。
更进一步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有145个国家和地区部署了504个WiMAX网络,截至2009年年中,全球WiMAX用户约有300万,而HSPA的用户总规模则达到1.5亿。Ovum公司首席分析师GrivolasJulien近日表示,全球50个移动运营商已经开始进行LTE计划、试验或部署。2010年,LTE商用网络将在日本、美国和瑞典小范围试点,2011至2012年将会在西欧大面积推广,预计LTE网络部署的年增长率在2013和2014年将会出现大的提高。预计到2014年,全世界将有望达到1.09亿的LTE连接点。
LTE的迅猛发展似乎显得势不可挡,但WiMAX产业也不甘示弱,美国Sprint、韩国SK电信、英国BT等运营商特别是英特尔仍致力于此。“全球一个标准”的概念在3G时代就存在,3G产业发展缓慢深受标准制式多的制约,那么,LTE-A和802.16m能否实现融合从而降低产业复杂度,实现移动通信标准最终理想呢?
闻库向记者用“不配套的螺母”形容二者,原因在于二者尽管都采用了OFDM+MIMO的技术组合,但在物理层底层最基本的帧结构上并不相同。这是代表了两个阵营的不同产业利益。因此在ITU-RWP5D工作组第6次会议中,全球各大运营商面对两种4G候选技术的选择是唯一性的。
TD产业国际舞步娴熟
不可否认的是,LTE在产业支持力度、产业化进程、产业布局等方面更胜WiMAX一筹,由此成为全球最主流的4G演进选择路径。先把产业做大,才能做强,在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下,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在多年发展中,逐渐摒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情节,将参与4G标准制定的基本策略定为:积极融入国际主流标准。
业内普遍预期,由于产业利益,4G技术将可能出现两个方案,但最终的发展还要看市场认同度。TD联盟秘书长杨骅认为,预计将形成“一个技术方案,两种技术体制”的局面。闻库指出,比较LTE的两大类技术,FDD制式下的上、下行链路固定频谱分配,并且需要频谱隔离度;而TDD制式不需成对的频带资源支持,因而可以利用目前频谱规划中的散杂频谱资源,灵活性优势非常明显。未来,LTEFDD和TD-LTE将分别在3G现有频段上部署,TDD由于频谱占用的非对称性,在组网和技术难度上比FDD更多一些。
作为3GPPLTE的重要分支技术,TDD产业发展是后续4G布局的先决条件。闻库指出,TDD技术在中国率先实现了宏蜂窝大规模组网,并积累了丰富的应对各类网络环境的布网经验,这在世界范围内属于领先水平。TD-SCDMA全国快速建网的同时,TD-LTE产业布局和海外推广工作已稳步推进。
记者获悉,近日,由电信研究院和中国移动主导的TD-LTE试验已完成概念验证测试,全面启动技术测试,即由大唐、中兴、华为等系统厂商在室内、室外每厂家部署5~7个预商用平台基站,进行性能测试,并与重邮信科、T3G等终端厂商联合开展IOT(外场互操作)测试。按照计划,2010年下半年将在2-3个城市的热点地区部署约100个站的规模试验,2015年左右实现大规模商用。日前,全球首个TD-LTE规模演示网在上海世博园区向媒体开放体验。在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中国移动的大力推动下,TD-LTE产业发展可能将快于LTEFDD。
“好技术要亮出来。”这是中国通信科研人员多年参与国际会议得出的重要经验之一。“一个技术,不是你说好就好,也不是谁声音大谁就有理,背后的产业支持力量最具说服力。”闻库在专访即将结束时向记者感慨。从十多年前中国人坐在讲台下听,到今天站在讲台上“舌战群儒”,十年通信产业坚实布局是中国TD产业迈向4G时代的最坚强后盾。
■观点碰撞
每一代移动通信制式的改变都伴随着技术变革,如从1G的模拟通信到2G以TDMA为主的数字通信,3G则采用了CDMA。目前,4G标准候选技术并无革命性变革,仍然集中在OFDM+MIMO技术组合。
针对目前4G标准候选技术均集中在OFDM+MIMO技术组合上,而并无创新技术的观点,万屹认为:产业和学术研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产业要考虑运营商利益,更要考虑用户利益,但并不需要为了与以前不同而发明新技术。产业是技术成熟后为适应自身的发展需要,例如为了实现更大的带宽需求所做的创新,但不一定需要全新的技术。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主任 万屹
OFDM+MIMO在作为3G标准的WiMAX上已经有所体现。因此严格从物理层技术角度讲,4G与3G并无本质变革。这样导致业界对4G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组织组网、频谱聚合、中继技术等网络侧相关优化技术上。胡宏林认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技术应在OFDM+MIMO之上更进一步,例如传输技术在除时分、空分、频分之外的维度上有所扩展。目前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正致力于这方面的预研工作。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研发一部部长 胡宏林
建言
在国家重大专项指导下,TD-LTE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布局策略。在中国移动和海外运营商巨头的牵引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组织的多厂商参与的TD-LTE测试,已实现与LTEFDD测试同步进行。
经过十余年发展,中国通信界充分认识到,国际化的技术不可能完全由本国专有,要尽可能多地包容其他技术,吸纳技术优势,最终实现全球通信技术标准统一。遵循国际标准准则,TD-LTE-Advanced也要考虑兼容其他技术。例如2007年3GPP内TDD实现融合,TD-LTE成为LTE中唯一的TDD技术,融合的帧结构基于我国TD帧结构,也吸纳了另一物理帧结构的技术优势,更易于和FDD产业共同发展,这也是我国TDD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 闻库
加快TD-LTE产业化可从多举措入手:加大技术投入和创新,发挥运营商对产业链的带动作用;扩大国际影响力,推动海外运营商采用TD-LTE;面向市场需求和实际网络,解决端到端系统应用中涉及的各类技术问题;汲取以往发展经验,推动TD-LTE与LTEFDD融合和同步发展,确保TD-LTE终端芯片在时间与质量上均满足发展需求。
——中国移动技术部总经理 周建明
TD-LTE概念验证于8月完成,由爱立信、华为、中兴、大唐、普天、上海贝尔6家企业完成,目前共10家系统厂商和9家芯片厂商进入第二阶段即研发技术试验阶段,预计明年年底进入外场规模试验。技术试验显示,TD-LTE的时延、小区吞吐量等关键性能都满足3GPP要求。TD-LTE测试在国际上得到认可,使其与LTEFDD能同步进行LSTI的验证测试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 王志勤
爱立信致力于LTEFDD和TD-LTE协同发展。爱立信在业界最早展示同时支持TD-LTE和LTE-FDD的共平台系统,爱立信的合资公司ST-Ericsson是TD和TD-LTE终端芯片的主要供应商。爱立信也一直强调网络的端到端性能,11月,爱立信成为全球首家证明TD-LTE端到端互操作性的厂商。
——爱立信中国市场与战略规划部主管 常刚
4GTDD标准应考虑以下演进原则:考虑TD后向兼容性,使TD产业平滑演进,针对TDD特点在无线接口进行独立优化,TDD/FDD采用统一的网络架构及高层;4GTDD系统满足独立大规模组网需求,同时也可提供热点数据覆盖;广泛开展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