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秘书长陈雯海表示,手机终端在整个产业链是一个被动角色,电信重组后深圳的手机产业链暂难直接受益。
据南方都市报5月28日报道,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秘书长陈雯海表示,电信业重组对深圳手机制造企业是利空还是利好暂时看不清楚。深圳的手机生产企业的业务基本都差不多,但手机终端在整个产业链是一个被动角色。中移动现在依然保持一枝独大,即使新电信、新移动和新联通未来三家都是旗鼓相当的竞争者,制造终端企业能否进入新的生存状态,还是不好判断。在陈雯海看来,这次重组之后,深圳的手机产业链暂难直接受益。
宇龙酷派的公关部郭小姐坦言,公司80%销量集中在C网。“重组对公司短期冲击比较大,联通C网并入电信后,造成我们原来订购的机型的铺货量上不去,现在处在交接过程的观望状态。”但郭小姐认为,从长期来看,新电信的运营能力还是比较强大,相应的量将会上来。
深圳一家大型手机设备制造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并没有过多关注这次重组,因为销售终端毕竟相对单一,而且深圳企业还有来自中东等地的大量外单作为新渠道,未必要过多依仗运营商的脸色。还有专家认为,深圳纯手机终端制造商难受益,虽然电信重组和3G可能即将启动的消息无疑会为通信板块注入一剂强心针,但不意味着深圳所有手机厂商一定能够摆脱目前经营的困境。
不过,电信重组将加速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重组后,竞争主体都具有真正意义的全业务运营牌照。有人士认为,从用户层面看,即用户可以在一个终端、一个账单的前提下通过不同的网络,获得相同的业务,会在一定程度刺激制造企业的规模效应。
深圳金立销售服务公司负责人谭勇也乐观认为,资源整合始终是好事。
“3张3G牌照的诱惑对深圳的手机厂商来说显然是一次新发展机遇。”深圳手机行业协会负责人认为,3G的基础设施市场和手机生产市场是电信重组对深圳高端通信厂商的契机。据专家介绍,“随着产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手机产业的资源必将向优势企业集中。华为和中兴等系统厂商在手机终端已经营多年,与纯粹的国内手机制造商相比,他们无论在资本规模、研发技术及与运营商关系方面,都远远超过纯粹的手机制造厂商。”业内预测,中国电信业重组有望为全球无线通讯设备提供商带来数十亿美元的设备订单,其中包括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华为和中兴通讯。但是,这个3G蛋糕也只属于少数人,而不可能惠及多数普通的深圳手机企业。
“不过,3G本身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不是专家说的那么简单。”陈雯海进一步表示,“发了3张牌照当然是利好,但是没预想的那么乐观。”他认为:“从国外结果的启示来看,3G一上马大家并不会蜂拥而上。概念可以炒,但是从从业人士来看,没那么简单。”
与制造企业脸谱不同的是,SP行业对这次重组则表现普遍乐观。
深圳宜搜科技首席执行官汪溪认为,对于手机产业链上的独立WAP商来说,电信重组预示手机互联网的黑暗时代即将结束。因为无线互联网的丰富应用可助推3G发展,国内用户需要高速网络支撑,对手机上网也将越来越接受。
“在下游的SP市场上,由于中国电信的强势进入移动通讯市场,其市场发展初期可能进行的跑马圈地策略,一些增值服务可能获得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有专家如是分析,“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必将在与增值业务提供商的合作方面加大力度,甚至进行必要的商务模式创新,让更多优秀的SP加入到其产业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