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技术市场会展视频直播

监管运营设备终端虚商广电

无线光通信专网区块链支撑测试通信百科

安防物联网量子云计算安全卫星人工智能

期刊
邮电设计技术 2025年6月 总592期
本期策划:辛荣寰

现代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高度集成并融合运输、仓储、配送、信息、金融等服务功能,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为了和业界共同推动仓储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我们组织本期“智慧仓储物流技术”专题,内容涉及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物流成本优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在仓储货物识别中的应用研究、产线断料解决方案研究等,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在此也对各位作者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撰稿表示由衷的感谢!

查看全文>
  • 本期专题
  • 无线通信
  • 核心网
  • 数据通信
  • 电信传输
  • 综合
多模态融合轻量级视觉系统的仓储货物识别适应性研究
常轩铭,韦庆明,崔赟龙,齐 鸿

在仓储智能化进程中,仓储环境动态性与边缘设备算力限制影响货物识别。光照变化、货物遮挡堆叠及算力不足均制约识别准确性与效率,为此提出多模态特征融合动态自适应框架,构建RGB-D图像与激光点云跨模态特征对齐网络,融合空间几何与纹理特征,根据环境数据实时优化动态权重;设计通道剪枝与知识蒸馏协同的轻量级推理架构,将模型体积压缩至原来的30%。实验结果表明,多模态方案比单模态准确率提升8.2%,在遮挡场景下准确率达96.5%;轻量级模型准确率为98.1%,推理速度提升2.3倍。

仓储货物识别多模态融合轻量级模型动态环境适应
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物流成本优化策略研究
崔 蓉,陈礼波,徐 帅,刘锦屏,周雪梅,张 军

以数字经济为研究背景,系统探讨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优化路径与实施策略。通过构建全链条物流分析框架,结合数字化转型的技术特征,提出基于RFID技术、智能路径规划及区块链逆向物流的集成化解决方案。研究采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D-ABC)与多目标优化模型,量化分析技术应用对物流成本、运营效率及服务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技术的协同应用可使全链条物流总成本降低14.3%,库存周转率提升42%,运输里程缩减18.5%,客户满意度提高19.4%。

数字经济物流成本控制RFID技术智能路径规划
集团型工业企业IT、OT和CT融合组网技术应用研究
程景浩,于咏钟,丁亚杰,韩明宇

随着工业4.0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化,集团型工业企业面临信息技术(IT)、运营技术(OT)与通信技术(CT)深度融合的迫切需求。从技术架构、关键挑战及解决方案出发,结合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探讨三者在组网技术、网络安全、统一管理等领域的融合路径,并基于实际案例对未来的应用进行展望,为集团型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提供理论支撑。

工业互联网融合组网网络安全人工智能
基于大模型的化工安全风险智能识别研究
杨成玮,陆新建,徐滨阳,周致永

在化工、能源等高危行业智能化转型中,作业现场安全风险识别与预警成焦点,传统检测方法难适应复杂动态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智能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通过结构化Prompt工程引导与企业知识库深度融合,提升视觉大语言模型在复杂工业场景下的推理与识别能力。系统既支持视频动态目标抽取与关键帧筛选,也可对静态场景图像进行智能分析与风险判断。该系统以自动化、智能化为核心,显著提升了风险识别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化工安全风险识别智能预警多模态大模型
基于应急供应商策略的产线断料解决方案研究
周奕昕,王召婷,石佳圆,朱 磊

针对生产企业中出现的生产线缺料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从应急供应商选择和应急取货的角度出发,考虑突发断料时种类和数量的不确定性、采购来源的动态性和补货成本的有限性,构建利用MILP的两阶段DERESS模型,制定基于应急供应商策略的产线断料解决方案。首先,以生产企业所在地为中心,考虑运输和采购成本,扩散式选择最优应急供应商;其次,规划最优取货路径以便最大程度缩短运输时间。

应急供应商产线断料厂外物流调度MILP
基于5GuRLLC的工业网关端到端低时延通信研究
陈德进,王丽波,卜小琳,王红军,安 伟,姜元山

针对工业物联网实时控制场景中的端到端低时延挑战,设计并构建了一种基于5G uRLLC 技术的工业网关架构,着重对工业协议模块设计、切片映射技术和端到端时延验证方案展开研究。实验数据表明,5GuRLLC接入使Modbus双向通信的平均时延较传统SA模式减小了约30%,在引入切片映射技术后时延得到进一步优化,这不仅验证了uRLLC在工业实时控制领域的工程适用性,更为工业现场设备无线化改造提供了创新性的技术实现路径。

5G uRLLC工业网关Modbus协议
基于楼宇价值多维分析的5G室内覆盖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
胡 洋,陈 茜,吴晓乐,张 鹏

5G室内覆盖已成为通信运营商网络竞争力的核心评价维度。因5G室分建设成本高、收益低,因此在投资有限时应根据楼宇价值进行低成本建设。提出一种基于楼宇价值多维分析的5G室内覆盖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方法,并根据楼宇价值分级结果,梳理当前常见的5G室分低成本建设手段,总结典型场景下低成本建设策略及TCO成本对比,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其实施效果。

5G室内覆盖低成本建设楼宇价值
基于无人机的通信系统间干扰分析和解决方案研究
李海军,马振东,安少赓,胡雅静,李新谭,胡明辉

随着国家低空经济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基于无人机的各类应用得到蓬勃发展,然而受无人机空间条件的限制,公共移动通信系统、应急通信系统、无人机飞控系统等多制式系统间的干扰问题亟待被解决;借鉴移动通信系统间成熟的干扰分析理论和评估指标,通过对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的分析和测算,确立了以隔离距离需求为核心的干扰解决框架;设计了3类新的基站性能指标,可有效解决无人机通信系统间的干扰问题。

系统间干扰低空平台无人机通信系统
可重构智能表面技术及应用探讨
刘显荻,张 鹏,张莉萍,陈任翔,马广辉,王 萌

可重构智能表面(RIS)通过智能调控电磁波,解决了传统无线信道的传输局限,为构建智能可编程的无线环境提供了可能。详细阐述了RIS在高精度定位、车联网通信、安全通信等多个新型应用领域的潜力。RIS以其低成本、低能耗、可编程和易部署的特性,为无线通信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RIS高精度定位车联网无人机通信
5G室内定位技术的现网部署研究
陶伟宜,伍林伟,张 芳,陈 云

5G网络可以直接利用5G的定位能力或利用5G的通信能力回传定位信息,从而将通信能力和定位服务整合到一张网中,使用户可以在不同场景下无缝切换,获得连续、一致的通信和位置信息服务。首先介绍了5G定位技术的网络架构和基本原理,并与其他室内定位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随后通过一个现网试点案例,展示了采用5G定位的实际效果;最后给出了不同场景下的网络部署建议。

5G定位基于位置的服务上行到达时间差定位法
传输零点可控的腔体三模滤波器
黄庆涛

滤波器是通信设备的重要器件,在射频收发端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合格的滤波器带内增益平稳,传输有用信号;带外抑制出色,滤除杂散信号。介绍了一款三模腔体滤波器以及传输零点的控制方法。通过激励腔体固有3个TE110简并谐振模式实现单腔三模,配合调谐结构的位置特征控制传输零点的位置,实现通带低频抑制或高频抑制。

传输零点腔体滤波器简并模
VoWiFi补充蜂窝深度覆盖技术策略分析
李晓芸,王志会,刘牧寅

介绍了当前蜂窝网络深度覆盖和Wi-Fi网络覆盖的现状,阐述了利用Wi-Fi补充蜂窝网络深度覆盖进行补盲的可行性。从终端接入与注册、终端语音业务流程和Wi-Fi与LTE/NR切换3个维度,分别分析了原生终端VoWiFi方案和通用APP VoWiFi方案作为蜂窝网络深度覆盖补盲策略的情况。最后对2种方案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蜂窝网深度覆盖补盲VoWiFi原生应用
基于BFD协议的承载网业务毫秒级保护方案研究及实践
康 琳,张文治,郝文胜,李 征

运营商承载网采用双星型结构组网,下联边缘路由器双平面接入,可保证主备链路的容灾性。但在链路误码闪断场景下,网络层未达到收敛标准将导致路由无法切换,并造成链路传送数据出现丢包或中断的情况,下联网元与核心网通信受到严重影响。为避免该场景对业务造成影响,提出一种基于BFD协议的承载网业务毫秒级保护方案。该方案通过监测链路质量,自动改变链路开销,从而实现路由协议的毫秒级感知,完成链路的快速切换,避免影响业务。

承载网链路误码路由协议快速切换
基于城域层面网络的代际演进策略建议
孟丽珠,屠礼彪,张莉萍,郭胜楠

通过分析网络发展及演进趋势,说明了城域层面网络代际演进的必要性。从网络演进的契机、网络演进策略、网络演进关键点等多方面入手,给出了网络演进的建议和要点,有利于推动网络代际演进,助力网络发展。

网络演进契机演进要点
基于EHR系统的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实践
唐 楠

数字化时代加速了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面对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劳动者及劳动对象优化组合等内外部要求,探讨了企业战略协同、数据闭环管理、数据治理、数据与企业洞察、广义数据纳管与应用等原则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通过构建满足数字化转型要求的系统方法体系、加强数据分类管理、强化数据治理与运营、健全EHR数据体系、实现大数据应用等具体转型实践,并前瞻性展望人工智能(AI)应用在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的探索方向。

EHR系统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
组网专线热力分析方法研究
于 涛

组网专线业务是运营商为各行业客户提供跨区域内部组网所需链路的透传通道服务。作为运营商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网专线业务市场竞争始终激烈,如何高效、快速满足不同需求客户需求的快速接入,是运营商网络建设关注的重点。提出组网专线热力值分析方法,通过信息提炼、模型建设、网格映射、热力输出等方法,将组网专线需求预测方法由被动收集转向主动分析,为网络建设的建需匹配、精准投资提供参考。

组网专线高价值客户OTN综合业务接入区
新一代智能客服平台技术架构与应用模式探析
孙 韬,孙其博

为满足全行业数字化升级与业务转型的要求,新一代智能客服平台在关键技术、功能设计和系统架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以拟人化、全渠道接入、高阶人工智能等新特性,实现多场景嵌入式应用。结合以邮政智能客服平台为代表的前沿实践,从实际运行效果与多元应用场景,对智能客服平台解决方案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智能客服呼叫中心人工智能数字人
基于AHP-云重心评判法的通信信息系统效能评估
王利敏,王莉娟

为更好地设计、建设及运用通信信息系统,需要构建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云理论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数据,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云重心的加权偏离度,从而实现对信息系统的效能评估。提出了一种新的效能评估方法,综合了层次分析法和云重心评判法的优点,较好地解决了定性评价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为通信信息系统效能评估提供了有效途径。

信息系统效能评估层次分析法云重心评判法
期刊信息
  • 主管单位:中国联通集团
  • 主办单位:中讯设计院
  • 国际刊号:ISSN 1007-3043
  • 国内刊号:CN10-1043/TN
  • 创刊时间:1958年
官方微信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中国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