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25/9/25 13:50
移动AI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在京举办,“移动AI产业推进方阵”正式成立
0
0

9月25日,移动AI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依托于IMT-2020(5G)推进组和IMT-2030(6G)推进组,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联合产业界多家领军企业共同发起的“移动AI产业推进方阵”正式宣布成立。该方阵首批成员共22家,包括信通院、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为、联发科、小米、智谱等企业。

这一关键举措标志着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进入通智融合创新、生态共建的新阶段,进一步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国家战略。

本次论坛邀请到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领导出席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作主题报告,华为和中国移动等企业代表发表演讲,聚焦移动 AI 发展趋势,共同探讨移动通信与AI融合创新的发展路径与未来机遇。

图片1.png

依托我国移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优势,消费AI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移动5G网络。截至今年7月底,5G 基站达到459.8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37亿户,智能算力规模达到788EFlops,展现出基础设施强、产业体系全的优势。

与此同时,消费级AI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呈现AI应用和终端“双轮驱动”的局面。截至今年6月,移动端AI应用月活用户规模达6.8亿,占全网移动端用户比例超过50%,其中DeepSeek,豆包等多款端侧App月活用户数破亿。消费级AI新终端表现同样亮眼,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到1,451.8万台。在移动通信网络的有力加持下,消费AI正在快速融入人们的生活。

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是移动AI规模应用的关键抓手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召开座谈会,部署下一步行动,明确要求“促进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近年来,我国信息通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日益凸显,为加快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涌现一批新基础设施、新技术体系、新产业生态、新就业岗位等,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使全体人民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成果,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90%。

5G移动网络凭借其广覆盖,一跳入网,云网边端协同等优势,使能移动AI应用快速大范围普及。然而,当前移动AI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面临着多重技术挑战:端侧设备向智能化演进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算力不足、电池容量有限的问题;难以支撑AI大模型本地部署;AI新终端在实时交互上具有低时延需求,而WiFi接入方案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云端 AI 推理则因用户数据上传带来隐私安全风险等问题。这些矛盾制约着移动AI应用规模落地。

围绕移动网络,新型终端,高阶AI应用三大方向协同推进,共赢移动AI时代

为应对当前移动AI发展面临的共性挑战,“移动AI产业推进方阵”应运而生。该方阵聚焦三大方向发力:一是加快移动网络基础设施端管边云协同,提供大容量上行,低时延高并发高可靠的能力,做强通智融合,夯实移动 AI 的网络底座;二是加速打造新型智能终端低功耗、低时延通信能力,发展新型移动AI终端生态,提供极致用户体验;三是推进高阶AI应用如多模态数据通信等在移动终端的普及。通过这三方面的协同发力,最终实现移动 AI 生态的繁荣发展。

同时,紧密依托 IMT-2020(5G)推进组和IMT-2030(6G)推进组,组织产学研用的力量,充分利用“移动AI产业推进方阵”,向国内外标准化组织,如3GPPCCSA提交移动 AI 相关产业诉求,促进技术方案快速商用落地;以及,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移动 AI 产业发展建议。

下一步“移动 AI 产业推进方阵”成员将联合发布相关研究报告,涵盖隐私保护,协同推理,实时视觉主动交互等多种创新解决方案和案例。

移动 AI 产业推进方阵的成立,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领先地位和落实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移动通信产业和AI两大产业双向奔赴,共同发展,共赢移动AI时代。

C114中国通信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汪先生)。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