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10年的中国移动而言,市场、无线、IT、承载网、业务网、数据业务、集团客户、终端八大领域将是决定其落实超常保先战略的关键。背靠5亿移动用户,中移动在不同领域各有取舍。
市场 复制2G优势规模运营TD
关键词
·2G优势
·补贴
·无线城市
2009年,中国移动手机用户已突破5亿户,继续在移动业务领域保持绝对领先。但另一方面,在5亿用户中,TD用户数只有551万户,仅占1%。此外,刚刚出炉的2009年12月份运营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新增2G用户只有423.8万,创3年新低。
显然,中移动的压力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受竞争挤压而不断饱和的城市2G市场,另一方面则源于3G市场的增长乏力。短期来看,两方面压力还不至于影响其盈利水平,但从长远着眼,倘若3G运营还无明显起色,则2G存量市场将不可避免地被竞争对手蚕食殆尽。古人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此时的中移动想必体会最深。
所以王建宙在工作报告中强调,2010年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TD用户规模增长,确保3G市场应有份额。“这不仅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需要,也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关键。”此乃肺腑之言。
2G优势就是差异化利器
尽管王建宙把打造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列入2010年工作重点,但在In-Stat电信研究经理张强看来,中移动与竞争对手最大的差异化就是2G优势。“用户规模、品牌、服务、盈利,都是中移动在2G时代积累的优势。”张强表示,“所以中移动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径就是把2G用户向3G迁移。”
这一观点在王建宙从工作报告里“突出发挥移动业务优势”“探索营销新路,推动2G向G3迁移”的说法中得到了印证。如何迁移?王建宙开出的药方之一是双模终端。而张强则表示,“不差钱”的中移动,应该继续加大TD终端补贴力度。在他看来,目前TD终端的价格还是较高,低端用户难以承受;另外除了几款Ophone手机之外,目前大多数由国内厂商构成的TD终端对换机用户的吸引力也不高。“补贴就是为了长远盈利。”张强强调,“首先吸引用户入TD网络,盈利自然水到渠成。”此外,中移动的2G优势还表现的农村渠道上。
但由于目前TD网络才覆盖了70%的城市,所以2010年中移动进军农村市场首先有赖于网络覆盖的保障。
中高端市场:价值提升
王建宙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10年要加强集团客户市场的产品开发和拓展工作,实现集团客户的价值提升。
中移动本没有集团客户部,但在行业信息化、尤其是无线应用掀起热潮的背景下,中移动利用自身完善的2G网络为集团客户提供无线解决方案成为了提升价值的新途径。
3G时代,大容量的无线数据传输需求越来越多,依托移动业务优势,将TD与GSM双网融合运营,更好地为集团客户提供信息化方案。所以如果说低端个人用户是TD增量市场,那么处于中高端的集团客户市场则是TD的增收市场。
此外在一些地方,移动开始与当地政府合作建设TD无线城市,“也是提升TD价值的重要手段,”张强表示。无线城市的建设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完善的无线网络覆盖基础,也只有中国移动这样的企业能够“第一个吃螃蟹”。
说到底,无线城市的建设,为TD赢得的是更多是认知、口碑、政府支持等无形价值,但无形价值的积累也将最终为TD带来有形收益。
无线 县域网络是重点
关键词
·TD四期
·室内覆盖
2009年TD网络规模化覆盖基本完成,为中国3G元年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但是对于中国移动而言,接下来TD网络的融合、优化和演进等工作才是决定TD在市场竞争中是否可以存活和壮大的关键因素。
TD四期奏响2010第一曲
近日,中国移动召开了会议讨论TD四期建设,前期设备招标计划将于3月份进行。“规模空前”这是目前业内对此次招标的预期。据了解,四期招标可能达到40多万载扇,具体金额尚未透露。
根据中国移动的规划,2010要新建7万个基站以上,尤其是,2010年要实现地级市、县级市以及东部发达县城数据业务的热点覆盖。现在2010年开始,TD网络建设将逐渐向地县级城市发展,在大城市主要完成补站工作。
2009年网络的规划是整个网络建设的重点,但是2010年开始,网络规划将逐步走出主流,网络优化工作将成为提升网络商用化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网络优化应能够根据运营商的具体需求既能通过软件工具自动进行,也能通过人工干预来达到容量、覆盖、QoS保证的某个平衡点。
2010年,室内覆盖也是三大运营商拼抢的关键,以网络覆盖优势称王2G的中国移动必然将重点调整到室内覆盖和家用基站上。
2G/3G融合组网重在执行
早在2008年,中国移动就提出了“3G/2G融合组网”的建网思路,最大限度地将2G网络优势和成熟经验延伸到TD-SCDMA上。即在建设TD网络的同时,2G网络该如何继续运营。
基于2G网络打造3G市场竞争优势是中国移动2010年战略重点,因此,2G网络与3G网络的融合是中移动2010年工作关键,其中不仅是网络,更包括业务、终端、IT支撑等。这样可以有效降低TD-SCDMA网络的建设成本,促进TD-SCDMA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进程。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中国移动在“融合组网”的基础上,开创了“TD-SCDMA三不三新三融合”的全新发展思路。2010年中国移动的融合组网战略将沿着“三融合”的方向持续执行。
提升TD-LTE的国际化竞争力
TD-LTE技术是“LTETDD”模式下的移动通信标准,也是“准4G”体系中中国唯一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特别适合承载高速数据业务。
中国移动一开始就非常关注TD后续技术的发展和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主动权。正是在中国移动的整体协调下,集中力量让TD-LTE搭上了LTE标准的末班车。中国移动此前提出的融合组网战略将在4G建设上发挥巨大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融合组网战略实际上是为今后的4G做准备。
上海移动已经宣布,上海世博场馆首个TD-LTE系统日前已在“世博中心”正式开通。系统的现场实测数据传输速率达70兆(Mbps),约为现有3G技术的20多倍。
集团客户 加大信息化收入考核
关键词
·示范应用
·市场份额
·支撑体系
2010年,将是中移动集团客户业务的“补课”年。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2010年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实现集团客户的价值提升。这意味着,中移动重估了集团客户价值,集团客户市场的意义将不仅限于语音收入,而更多将落在信息化转型之上。
增效益促发展
“增效益促发展”是王建宙在2010年工作会上提出的,他同时要求中移动逐步改变过度依赖新增用户话务增长的发展模式。
记者了解到,为此,2010年中移动将从KPI考核、支撑体系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大对集团客户业务的支撑力度。
2009年中移动在集团客户领域做了几件大事,在全国大规模建设IDC,在南方一些地区实施光纤入户,于年中统一了集团客户品牌“动力100”,并开展了中小集团“深耕计划”、“百万中小企业信息化体验活动”;与此同时,中移动大力拓展物联网应用,M2M终端在全国达到300万台。
除物联网应用外,其他策略都可以看作是中移动在练内功,目的是缩小与竞争对手的距离。但结果并不理想,这使得中移动制定的“争保增”策略在各地下半年的竞争中终演变成为“保有用户”策略。
提升客户价值
记者了解到,2010年中移动将适度反击,在保有客户的基础上,更强调市场份额的占有。
事实上,中移动集团客户业务的KPI考核体系已慢慢出现转变:2009年,KPI考核集中在集团客户保有和集团客户的信息化收入上。2010年,集团彩铃个人付费的部分将剔除,中移动将更加关注业务发展质量,将主要考核信息化收入和集团客户的市场份额。在产品体系上,集团客户产品将不再是个人客户市场的延伸和简单相加,2010年中移动将进一步加大信息化专家的转型力度,各地也将投入资金培育示范应用“蓄水养鱼”。
此外,建立和完善适应业务发展要求的服务支撑体系,将成为中移动2010年最为重要的集团客户战略之一。此战略的集中表现是,中移动将在各地加大集团客户业务运营支撑体系的建设和改造,包括客服、受理、服务、流程等多个方面,打通后端到前端的整个运营链条。此外,中移动将构建新的集团客户市场营销体系,此前集团客户业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采取了直销策略,集客业务大量引入社会代理渠道(SA)将是中移动2010年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