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纯从2008年的财务报表来看,中国联通是本轮电信重组的头号受益者。3月31日,在香港上市的中国联通公布了全年财报,按照香港会计准则计算,联通2008年合并总收入达到1712.4亿元,年度盈利为339.1亿元,比上年增长58.2%。
然而,虽然业绩出色,消息公布后,H股和A股市场的中国联通股价却波澜不惊。有分析人士认为,联通收益主要来自于出售资产,这种增长不可持续,另一方面,联通的未来企业融合和业务发展思路仍旧在观察之中,不宜过度追捧。
面对笼罩在未来的迷雾,联通董事长常小兵表示要实现“融合创造新优势、3G实现新发展”,他强调:“公司将紧紧抓住发展3G业务的契机,进一步扩大用户群体,优化用户结构,推动固网通信和移动通信的升级发展。”
资金在手
毫无疑问,重组给联通带来的最直接好处,就是财务上的。无论对于昔日的中国联通还是中国网通,现金流都曾经是一个长期困扰的难题,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规划。如今这一瓶颈已不复存在。
联通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持续经营业务经营现金流620.1亿元,资本开支704.9亿元,同时考虑到CDMA出售还将有分期的现金流入,财务状况很稳健。
有资金在手,联通从而提出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建设规划:加速3G网络建设,直至实现网络领先、业务领先和服务领先,年内在284个城市提供提供3G服务;大力推进宽带升级提速,加快实现“宽带升级提速”工程,进一步提高宽带的接入能力,北方地区要进一步巩固市场的主导地位,南方地区要在重点区域、重点客户形成局部竞争优势,提升市场的份额;关注农村市场,有效益地扩大农村用户规模。
北京联通的一位员工告诉《通信产业报》(网)记者:“在资金方面的宽松,让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暂时把收益的压力放在一边,加大促销和市场推广的力度了。”就在4月1日,北京联通全面下调了世界风资费,市话套餐最低档位降至56元,本地通话最低降至0.11元/分钟。
常小兵在此前一次公开会议上讲话时说:“现在,我们更加坚定地相信,市场机会正朝我们一步一步走来。”
从变化到优势
面对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和经营空间,联通也在考虑自身的策略。
联通在2008年经历了很大变化,确定了成为“国际领先的宽带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的长远发展目标。常小兵曾表示,这种变化有的时候是优势,有的时候只是一种变化。联通的收获主要体现在:第一,联通在北方的业务更加扎实;第二,获得WCDMA牌照,等于拥有了在全球相对功能先进、产业规模比较大的WCDMA阵营;第三,联通成为拥有国际网络资源最丰富的中国内地的电信运营商。但是,这些变化到底能不能让联通产生优势,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电信专家付亮认为,重组后,电信运营商的优势来自整合的优势,而不同的整合正是运营商之间形成差异化竞争的重要依据。他认为像联通这样在2G阶段落后的运营商在3G初期很难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这就要求联通妥善处理好“短期、中期、长期”战略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时间段里更好地利用好有限的资源。
联通拥有WCDMA运营许可,目前产业链正在进一步向WCDMA倾斜,手机款式过千款。常小兵表示,中国联通在这个时候开始建设WCDMA网络,能在吸取前人成功的经验基础上,规避前人不成功的领域,做出自己的选择。
据了解,中国联通在WCDMA的第一期建网中,已经根据审慎原则选择了HSPA技术。另据联通市场部人士透露,脱胎于联通标识的“WO”3G品牌设计已经基本定型,估计4月中旬就会面向全社会推出。联通上下普遍自信,从2G到3G再到HSPA的演进将是非常平稳的。
然而这也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付亮认为,虽然WCDMA有更多的支持,但WCDMA初期投入大,对资源占用多,短期内很难形成资金的良性循环。这就要求中国联通更科学地配置资源,包括2G、3G业务以及固网宽带、内容、增值服务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