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业务市场地位日益重要
2007年,我国增值电信业务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增值电信业务年收入达到2000亿元左右,与2006年相比增长率超过20%,仍然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势头,与全国电信业务收入10.9%的年增长速度相比高出许多,是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之一(见图1)。
图1 2002-2007年中国增值电信业务市场收入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来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信息服务占最大比重
2007年,信息服务、ISP业务仍是最主要的业务收入来源,信扈、服务在增值业务中所占比例增长迅速,收入占比增长10多个百分点.达到74%。具体来看,移动信息服务占最大的份额.达到58%,其次是互联网接入业务,占21%,互联刚信息服务占15%。2008年第一季度各业务的收入份额与2007年基本一致(见图2)。
图2 2007年增值电信业务收入构成
来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基础运营商增值业务收入攀升
随着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不断深入,基础运营商也不断加大其在增值业务市场的创新和营销力度,增值电信业务收入增长成绩斐然。2007年,基础电信企业实现增值电信业务收入1536.2亿元,同比增长34.0%,占总收入的比重从上年底的16.8%上升到21.1%(见图3)。
图3 2007年全球WCDMA移动通信设备合同数量分布(按设备厂商)(单位:亿元)
来源:原信息产业部
2007年增值电信、业务市场总体收入中,基础运营商所占的市场份额达到76%,增值电信运营商虽然数量超过2万家,但收入仅占增值业务市场的24%左右,基础运营商在增值电信业务市场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见图4)。
图4 基础运营商和增值企业收入占比变化
来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增值电信企业发展迟缓
增值电信企业数量减少
虽然增值电信业务收入在不断增氏,但增值电信业务企业的数量快速增长的势头已明显减弱。截至2007年年末,我国增值业务企业数量达22321家,与2006年底的22167家基本持平,增长率南前两年的40%、20%迅速滑落至0.6%(见图5)。
图5 2004-2007年增值业务经营者数量变化
来源:原信息产业部
另外,经营者总数在2007年已经出现季度微幅下滑的局面。其中,2007年第一季度减少77家;2007年第三季度减少247家。究其原因是由于竞争的加剧,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使得部分企业退出市场(见表1)。
表1 主要增值业务经营者数量及比例
来源:原信息产业部
SP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为更好地了解增值电信企业,尤其是信息服务提供商的生存发展状况,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对80多家增值信息服务提供商进行了有效问卷调查。
从外部环境来看,同业竞争过于激烈、接入和服务器等运营成本过高,以及基础运营商的挤压成为增值电信企业目前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
从内部环境来看,企业资金短缺和缺少合理的盈利模式成为所有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
第一,2007年我国增值企业的营收规模呈现金字塔格局:
数据显示,增值电信行业中低收入企业较多,2007年5000万元以上收入的企业仅占16%,而收入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到40%(见图6)。
图6 2007年增值电信企业年收入规模统计
来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第二,大部分企业收入处于波动或下降状态。
调查数据显示,49%的增值电信企业各季度收入处于波动状态,三分之一的企业收入一直呈现下降态势,仅有l8%的企业收入处于稳步上升阶段。一方面,由于我闰增值电信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业务市场的进一步规范正促使企业改变,企业发展策略和业务策略的调整使得不少企业各季度营收波动起伏;另一方面,市场环境优化和规范的同时,也让一些创新能力不强、运营能力不足的企业处于产业的边缘,增值电信市场有望进一步重组(见图7)。
图7 增值电信企业2007年各季度收入趋势统计
来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第三,一半以上的企业均实现赢利,赢利能力不足成为增值企业主碍特征。
从统计结果上看,我国一半以上的增值电信企业在2007年问都已经实现赢利,仍有39%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见图8)。
图8 2007年增值电信企业年度赢利率分布
第四,短信移动信息服务费分成是增值企业普遍所采用的赢利模式。
随着移动增值市场进一步被用户认可以及互联网业务在我国网民中的进一步渗透,移动信息服务分成费成为众多增值企业的首要赢利方式。
我国互联网业务市场的蓬勃发展,特别是门户网站、网络游戏和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带动增值业务市场的发展,广告、信息内容销售和虚拟物品销售等赢利模式也被增值企业广泛采用(见图9)。
图9 2007年增值电信企业赢利模式统计
来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部分大型移动增值企业寻求转型
2007年,政府加强增值业务市场的治埋,基础运营商电调整了业务策略,并加大了对合作企业的管理力度,这有利于增值业务市场的长远发展,但在短期内列移动增值企业的业务运营和市场推广造成一定影响,很多SP的收入出现季度递减现象(见图10)。
图10 部分上市企业移动橧值业务收入情况(单位:万美元)
来源:上市SP财报,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由于收入的降低和预期赢利的缩减,有一些小型增值企业退出市场,还有些大型增值企业开始选择转型,例如:第一,2007年9月,国内最大SPTOM公司决定从纳斯达克退市,成为第一家在纳斯达克退市的中国增值电信企业。
第二,2007年11月19日,华友世纪与光线传媒正式宣布双方的合并,共同打造一个名为“光线华友”的娱乐公司,华友世纪开始向媒体转型。
第三,2007年底,灵通网宣布被印尼媒体公司MNC收购不少于51%的股份。
这意味着,国内传统四大SP已有三家通过退市、合并与并旧的方式,进行大规模战略转型,仅剩下空中网没有重大结构变化,但也在业务战略上进行调整,积极向无线互联网门户转型,并将体育赛事播放作为近期的业务重点。
互联网企业快速成长
虽然2007年移动增值业务市场的发展呈现下滑趋势,但在互联网业务领域,增值电信企业依靠列市场需求的灵敏把握,依靠其业务及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而不断成长壮大,在整个行业乃至全球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我们通过图11上市企业的市值排行变化即可以看出,以互联网业务为核心的增值电信企业正在实现快速发展(见图11)。
图11 我国上市SP2007年市值排行变动情况(单位:亿美元)
来源:上市SP财报,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市场治理整顿初见成效
为有效规范增值电信业务市场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2007年,原信息产业部等监管机构相继开展了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互联俐站ICP备案管理、信启、服务专项治理等规范市场行为的专项活动,有效打击了各类违规违法行为,治理成果最著,获得了社会和用户的广泛认可。
2007年,通过政府、运营商和增值企业的不断努力,增值业务市场不断得以规范.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跟踪进行的用户调查显示,用户刘增值业务总体满意度由2007年年初的l2%提升到目前的37%,不满意比例则由52%下降到18%。
创新业务不断涌现
无论是从国外还是从国内的经验来看,创新是增值电信业务市场发展的核心动力,2007年,在基础运营商和增值电信仓业的共同努力下,新的业务和应用不断涌现。
2007年,增值业务与传统行业融合的跨行业创新模式成为业务创新的主要方向,例如中国移动推出城管通、警务通等系列行业应用;中国联通推出政务新时空、工商新时空、警务新时空、交通新时空、海洋新时空等行业应用,中国电信推出基于宽带网的图像远程监控“全球眼”业务,均在行业市场引起不同凡向。而在面向个人的业务市场中,手机报、移动支付(手机钱包)、电子车票等个性化的移动增值服务也受到用户的欢迎。
广大的增值电信企业更是以创新为生存之本,在业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营销策略创新方面,展示了强大的活力:越束越多专业的垂直搜索引擎涌现出来,如“qunaer.com”网站推出了专门针对店和机票查询的服务,800请客网则针对餐饮为用户提供精确用餐信息;腾讯拍拍网推Ⅲ了创新的在线试衣互动模式C2C平台“俏佳人试衣间”,帮助网友们把网上购衣试穿的梦想变为了现实;百度开创了名为“品牌专区”的新广告模式,可使用户在对品牌关键词进行搜索时能一次性获取更多和更充分的相关信息;阿里巴巴推出阿里妈妈网络广告分销网站以建立广告主和发布商的沟通渠道;“校内网“将广告主的产品设计成为虚拟礼物让用户之间互相赠送.开创了新型的广告赢利模式,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