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近日发布《2007~2008年度中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针对中国手机市场的分析研究报告称,在经历了2006年的衰退之后,由于政策环境不断开放,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国内品牌手机的出货量呈现出上升趋势,2007年,国内品牌手机的出货量达到48%,占据中国手机市场半壁江山。
日均上市6.7款新品,产业规模不断扩张
《2007~2008年度中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以国内手机市场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权威数据和专业的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
当前,手机市场已经成为我国ICT领域中最活跃的、带动整个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手机制造行业的进入门槛逐渐降低,使得手机市场的参与者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07年底,国内拥有品牌的手机企业数量为87家,比2006年增加15家,拥有品牌数为102个,比2006年增加16个。
2007年,我国手机企业共生产手机5.49亿部,比2006年增长了14%。其中,国内市场出货量达到2.4亿部,同比增长23.5%。同时,手机的款式也极大丰富,2007年,国内市场获得终端入网许可证的手机款数达到2445款,平均每天有6.7款新品手机上市。
手机市场的增长得益于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在用户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移动业务收入也迅速增长。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几年我国手机市场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伴随手机产业与电子信息制造业、互联网产业的融合,以及政策环境的不断开放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借助中国3G发展的契机,我国手机市场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同时,由于资费双改单,以及漫游费等业务资费的进一步下降,加之3G业务发展的影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仍将快速增长。预计到2010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将达到7.46亿,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将达到54%。
国际巨头表现迥异,国内新锐后来居上
近年来,出于对移动通信产业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更多的企业纷纷进入手机市场。同样,2007年,国内市场手机企业的出货量排名位次也在不断变化。
《2007~2008年度中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表明,2007年,国际手机巨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迥异。报告数据显示,诺基亚、三星依然保持领先地位,而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市场排名下降。摩托罗拉的手机出货量已经降到第四位,索尼爱立信也由2006年的第六位降到2007的第十位。
而国内手机企业的市场表现却在不断增强,不仅国内品牌手机的份额不断提升,而且出现了大批市场表现优秀的国内手机企业。2007年,天宇朗通手机出货量跻身前三名,国虹、金立、中兴和华为也跻身前10名之列。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手机企业的排名出现了轮换,昔日国内品牌的领军人物,如联想、波导、CECT、夏新等在2007年的出货量呈下降趋势,除联想在2007年仍然排名第七之外,上述其他企业的排名均在十名以外。而2006年以后进入手机市场的一些企业,如金鹏、江苏高通、井冈山华禹和步步高等后来居上,跻身国内手机市场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