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了联通与苹果公司已就引入iPhone达成协议:联通将以2000元/部的价格向苹果买断500万台iPhone,并获得iPhone在华3年的独家销售权;同时,苹果首次放弃与运营商共享终端销售和话费的销售模式,不参与联通的话费分成;首批联通版iPhone将于9月上市。针对这些说法,上周中国联通官方均予以了否认。
8月17日,记者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设备认证中心网站上看到了正式公布的联通版iPhone图片,该产品为苹果A1324机型,其虽保留了WCDMA 3G网络,却舍弃了Wi-Fi功能。网上显示这款手机已通过了工信部的设备申请,即将获得入网认证。
赢与亏
针对此次合作,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联通“捡了大便宜”。
“500万台将会为联通每年新增收入72亿—120亿元。iPhone对高端用户的吸引力不容置疑。考虑到目前90%以上的中高端用户不在联通,预计此500万台对应的新增用户将主要来自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现有用户。”业内一电信资深人士认为。
“联通引入iPhone的进程虽历经波折,但如果最终方案属实,联通所付代价将小于预期。”计世资讯副总裁郭海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也有反方观点,业内资深评论人何廷润在其博客中有三点分析:其一,中国联通以2000元/部的单价从苹果公司一次性采购500万部iPhone,一部iPhone的裸机成本价在1000—1100元之间。2000元包销给中国联通,每部利润900—1000元,500万部的总利润达45亿—50亿元人民币,以当前汇率折合为7.35亿—6.62亿美元。这些利润相当于苹果公司2009年上半年总利润(20亿美元)的33.1%—36.8%。如果报价属实,苹果公司仅卖iPhone裸机一项就已盈利不菲。
其二,苹果公司在与运营商的排他性合作中,主要靠卖iPhone实现利润最大化。比如,在与AT&T合作时,虽然所有在App Store上传收费类应用程序的开发者都必须将收益的30%支付给苹果公司,但在App Store下载量突破10亿大关时,苹果的运营分成收益也仅超过1亿美元,而同期全球iPhone手机销售量1162万台,销售额达到18.4亿美元。两者相比可见,与运营商的分成收入处于次要地位。
其三,移动互联网时代,优秀的品牌是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当iPhone乘上中国联通这辆“列车”驶入中国市场后,受到欢呼和追捧的或许只是iPhone,中国联通有可能变为成人之美的“无名英雄”。
3G热炒怪圈
3G至今未走出热炒的怪圈。
虽然3G是2009年最火的一个名词,但资费偏高,网络覆盖太窄,缺乏“杀手级”业务成了3G的致命伤。
5月份,向来对3G保持悲观态度的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电信专家阚凯力曾提出“中国3G必死论”。他认为,3G的网络不可能支撑这么多用户,因此资费过高将大部分用户拦在门外是必然,这也使得3G不可能被大多数人接受。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无论采用哪一种3G标准,几乎所有的3G运营商都陷入了严重亏损状态。唯一盈利的日本也是因为在2G时代表现实在糟糕,只好尽早推出3G技术来赚2G的钱。但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2G网络,所有3G业务在2G时代都已有所应用,现在推进3G,遭遇困难不难想象。
“我不认为会那么惨。3G肯定会有较长的发展过程。”近日,银河证券电信分析师王国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不过,他也承认3G从技术、网络、业务和终端产品上还有所欠缺。
“因此,下半年3G遇冷还将继续。假如9月底联通与iPhone的合作有进一步的发展,可能会有所起色。但是真正想形成规模恐怕还要等到明年才能见分晓。根据欧洲的经验,3G需要经过3年多的时间才能占到市场的三四成。”王国平说。
不过,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通信行业分析师戴春荣则分析认为:“现在遇冷,是因为现在3G的网络还在建设和完善中。明年下半年将是3G用户的一个大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