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初,单波40G光传输系统开始崭露头角,当时很多人都相信它将很快获得规模化的商用,但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整个通信业陷入低谷,40G技术在沉寂一段时间后,现在又卷土重来。据HeavyReading调查数据显示,在未来3年里,60%的运营商将会选择40G光网技术。不久前,中国电信的上海到无锡40G波分复用商用项目更是让40G走到风头浪尖上。经过长时间的等待后,40G光传输系统是否已迎来大规模商用的起点?
为此,《通讯世界》特邀在光通信领域具有举足轻重地位、且是40G光传输系统领域的领导者,包括:中兴通讯、爱立信、华为、烽火通信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等企业的嘉宾,就40G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各抒己见。
特邀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副总裁 桑须雷
中兴通讯公司40G产品经理 夏 焱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WDM产品管理部部长 方光祥
烽火通信发展规划部总经理 张世海
烽火通信光通信产品部总经理 何建明
爱立信公司宽带网络方案部高级产品经理 李 翔
40G缘何盛装归来?
40G技术从诞生到现在可以说经历了不少的起伏,并曾一度沉寂,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其又重回人们的视线,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好其商用前景?
桑须雷:
近年来,随着三重播放、视频点播和互联网高速接入等数据业务的迅猛增长,主要业务提供商对业务带宽的需求正以几何级数方式增长。在泡沫时期建设的大量多余带宽今天几乎已经全部用尽,网络目前正面临带宽的缺乏。随着信息社会对信息需求的飞速增长,信息传送量与日俱增,必须不断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才能满足信息传送量增长的需要。
不仅如此,现在IPTV业务已经具备开放条件,各电信运营商纷纷提速各自的本地接入速率,网速从以往的512K/1M的接入速率向10M/100M的方向发展,大区间的业务流量迅速增加,运营商均开始把以往10G速率为主的数据设备升级为处理效率更高的40G系统,因此40G长距传输成为近期光传输的迫切需求。
夏焱:
2007年底,中国宽带用户的数量超过1亿,而接入带宽也从512K提升到2M,这一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带宽需求。2005年以来,IPTV开始了规模商用,据Informa Telecoms and Media研究显示,2007年,全球IPTV用户总数增长了117%。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将成为IPTV产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而2008年的奥运会成了IPTV发展的有力助推器,专家预计2008年中国IPTV用户将接近800万。按照“标清电视”的需求,每个用户的带宽需求大约是2M左右,如果下一步上“高清电视”,每个用户需要8M的带宽。此外,在3G这一大趋势下,移动数据业务有望取得更快的发展,用户可以直接享受到移动流媒体业务,用户的增长与带宽的增长相乘的结果,也对传输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夏焱认为40G可以有效缓解传输带宽压力,为用户和运营商带来收益。
传输需求的激增,使得的骨干网主流的800G带宽显得应接不暇,中国电信传输骨干网带宽增长幅度达到40%,而在东南沿海地区,城域网内的流量已经接近1000G。目前国家干线的800G网络,一般也只能满足2~3年的带宽需求。
正是由于网络视频应用、IPTV、3G等新兴高带宽服务的兴起和繁荣,刺激了通信带宽需求的持续增长。而40G DWDM较目前大规模使用的10G DWDM容量提高了4倍,可以有效缓解传输带宽压力,使用户享受更快的宽带服务,为运营商带来更大收益。
40G的价值何在?
如果说用户和新业务对带宽的需求是当前40G技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那么40G技术的商用能够为用户、运营商、乃至整个通信产业带来哪些价值呢?
方光祥:
从总体上来看,因流量激增而促使网络对大带宽调度的需求产生,是40G的根本驱动力;核心路由器互联则成为40G的关键驱动力。与10G相比,40G具有诸多优势。除了40G能够更好地满足IP宽带业务流量增长的需求之外,40G的集成度比4个10G集成度更高,从而在节省空间、节电以及管理等方面具备优势;而且,从长远来看,40G维护简单,在后期节省运维成本、提高管理调度的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何建明:
从光通信未来发展看,大容量长距离传输、分组化、智能化、宽带化将是未来光网络发展的方向,其中,大容量传输一直是光通信追求的目标,也是光通信发展的主旋律,40G系统的应用和产业化对光通信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从技术层面看,10G系统到40G系统是光通信技术的新跨越,也为更高速率光系统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从需求层面看,主流的路由器已经可以提供40G光接口,对40G光传输提出了现实的需求,同时,现在广泛应用的80×10G系统在一些重要干线上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传输容量的需要,迫切需要更大容量的80×40G系统来支撑;从应用层面看,40G系统可以简化网络层次,降低CAPEX和OPEX。
张世海:
目前运营商已开始40G光网络系统建设。对于由于速率提高带来的线路和系统的限制,当前通过如编码技术、色散管理、功率均衡、增强FEC等技术进行了较好的解决,已经完全具备商用条件。40G系统的应用将对整个光通信产业带来重大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 40G系统的应用简化了核心网络,实现了数据节点40G信号承载,提高了端口效率和光传送节点业务调度转发效率,降低了网络管理和维护的复杂度,减轻了链路捆绑的数量和压力。同时,拓展了核心网络单节点的业务处理能力,使得网络具有更大扩容空间。
* 40G系统的应用适应了IP数据网络节点端口速率不断提高的要求,提高了频谱效率。
* 40G系统最大优势还在于降低了网络建设投资,特别是随着供应链的成熟和商用量的增加,成本下降趋势会更加明显。同时,网络运行维护成本、复杂性和备件数量也明显下降。
* 40G系统的应用,符合建设环保和绿色通信环境的要求。由于速率提高,减少了同等容量的功耗、占地、体积和散热等。
40G商用情况如何?
在过去的两年中,全球各大运营商对40G技术大力追捧,这也引起了业界巨头们对它趋之若鹜, 2009年会不会成为40G商用的转折之年?
夏焱:
进入2008年后,全球40G传输商用化进程出现明显的加速迹象,运营商对40G的部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全球影响最大的是北美的AT&T和Sprint于2007年正式发布40G DWDM全国骨干商用网络的部署,但进展并不顺利,已比原计划推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成。紧跟着其它运营商如Telefonica、DT、FT、BT、NTT、KPN、TI、Arcor、Viatel等先后启动40G DWDM网络建设,试水40G应用。
何建明认为40G系统的应用和产业化对光通信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欧美运营商AT&T、Telefonica已经启动40G全国骨干网项目的运作,AT&T计划建设6万公里的纯40G长途网络,采用40G+ROADM技术,计划2009年大规模建设。西班牙Telefonica,10G/40G混传,同样采用40G+ROADM技术,2008年已经开始建设。Vodafone、比利时电信等更多的运营商,也将于近期启动40G网络建设。
方光祥:
在国内,自从2005年中国电信与传输所等合作成功开通了国内第一个上海至杭州的80×40G DWDM实验工程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进行了40G DWDM传输设备的招标,作为40G试验网,为40G规模应用探路。近日,中国电信宣布上海到江苏无锡段的40G波分传送网正式开工,这是中国首个40G 波分商用网络,华为凭借领先的编码技术、全球范围的规模应用和完善的工程服务经验等优势,成为该网络的独家供应商,为中国电信提供具有10G和40G混合传送的80波40G超大容量传送解决方案,满足中国电信上海到无锡段不断增长的互联网带宽需求。
李翔指出从2007年开始40G部署速度大幅加快
李翔:
全球40G波分市场在2005年和2006年经历了早期试验和小规模商用和科研网络部署后,从2007年开始部署速度大幅度加快,标志着全球40G商用市场进入正式起飞阶段,预计目前全球40G端口发货数量接近8000端左右。
中国40G发展速度和全球其它区域40G市场发展基本保持同步,目前在40G市场上已经经历了可行性研究,试验室测试,现场小规模测试阶段,目前正在经历大规模多厂商商用测试和商用试验网络部署过程之中。预计2009年将会是商用网络部署的重要一年。
随着40G网络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将有更多系统设备厂商提供40G 波分解决方案,将极大促进40G整个产业链条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将大大提升40G网络部署速度和部署规模。
我国商业部署40G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虽然已经经过多年磨砺,但40G技术是否已经达到大规模商用的要求仍有争议,我国商业部署40G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运营商是应该继续等待,还是采取行动?
方光祥:
当前,40G已经达到了成熟商用的水平。40G的主要技术已经成熟,受限的主要是器件供应链,目前40G供应链成熟非常快,当前基本上不存在供应商瓶颈,也就是说商业部署40G的时机已经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