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2/11/8 13:54
科学发展观激活生产力 信息通信业十年完美蜕变
0
0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当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发展进程和轨迹实现全面优化,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先导性行业的通信业在十年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沿着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改革发展的排头兵,辐射拉动整个中国经济阔步前行。

信息通信业十年改革发展拉动中国增长

信息通信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先导性支柱性作用继续凸显。据10月25日举行的前三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前三季度我国基础电信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9661亿元,同比增11.9%,实现电信业务收入8010亿元,同比增9.2%,高于同期GDP增速1.5个百分点,自去年上半年通信业收入增幅四年来首超GDP后,持续保持良性发展态势。基础电信业成为稳定拉动GDP增长的基础支撑产业。

信息通信业的高速发展直接反映在用户增长上。截至9月底,我国电话用户总数达13.7亿户,普及率超过100%。互联网网民规模达5.5亿人,普及率达41.1%。在迈入爆发增长的3G方面,3G用户保持稳定增长,截至今年9月渗透率超过18%。9月新增3G用户1008万户,占新增用户比例达80.64%。电信、移动、联通3G用户数分别达到5972万户、7560万户和6686.3万户。中国3G用户总数突破2亿大关。3G移动互联网加速普及,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创新热情全面爆发,行业辐射效应持续显现。

网络演进、3G、宽带中国等六大推动力是令当前通信业平稳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基础电信业的稳步发展加速了信息通信业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拉动作用,两化融合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取得重大进展。前三季度,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5万亿元,同比增长13.7%。

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提出实施“宽带中国”工程,中国宽带的发展由此正式上升为国家层面。按照规划,“宽带中国”工程的主要内容为加快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推进城镇光纤到户,实现行政村宽带普遍服务。加快部署下一代互联网,重点研发下一代互联网关键芯片、设备、软件和系统,推动产业化。加快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培育壮大相关产业和市场。到2015年,“宽带中国”战略计划为超过2.5亿的用户提供高速宽带连接。目前,国内宽带网络已深入经济社会和民众生活,特别是与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结合紧密,在商务交易、文化娱乐等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宽带中国”战略带来的好处远不止网速的提升和IT企业收入的增长,还将拉动光纤制造、网络设备、计算机和家电等相关制造产业,形成很强的产业链延伸与带动效应。

巨大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信息通信产业十年科学发展的结果,通信业科学重构基础电信业的市场运营格局,从基础上激活了信息通信产业的创新活力。通过连续几轮重组改革,电信业均衡竞争格局确定。三大运营商2012年前三季度运营数据已相继出炉,虽然中移动在营收上超过了电信联通之和,利润更超过两者之和的五倍,但遭遇多重烦恼的中移动增长速度已明显放缓。而联通和电信却依托于全业务运营和移动宽带优势,不断缩小与移动的差距。

电信业两次重组改革激活龙头产业引擎动力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融合日新月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机制的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通信与交换日益频繁,信息网络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而信息化所需要的网络与平台是传统电话网所无法满足的。技术升级和应用创新的浪潮在过去的十年里高潮迭起,为了与全球通信业发展浪潮相一致,我国通信业切中要害不断深化改革,确立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从而确保了在过去的十年我国信息通信业迅速与世界一流水平的赶超。

通信业改革发展一直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排头兵。从1999年至2002年,三年之间就进行了三次电信重组。从1999年对中国电信的“一拆分七”到2000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正式成立形成了“三大两小”的格局,再到2002年中国电信业南北分拆,形成“四大两小”的竞争格局,中国电信业也实现了政企分开、邮电分营、打破垄断等阶段性目标。随着中国移动“一家独大”趋势的不可抑制,从2004年开始酝酿第四次电信业重组,从“四合二”、“六合三”拆分方案的流传,到2008年5月24日最后“三足鼎立”格局的沉埃落定,三家运营商进入了全业务竞争时代,由此,也完成了我国电信业迄今为止的四次重组。

电信业由此确立均衡发展的适度有效竞争的市场架构,确保了通信业快速发展和用户服务同步提升。近年来电信综合价格水平一直持续下降,2011年同比下降4.8%。“十一五”期间,我国电信资费5年下降41.93%,为控制CPI的增长做出了贡献。虽然中国移动目前在营收上仍超过电信联通之和,利润更是超过两者之和的五倍。但遭遇多重烦恼的中国移动在增长速度方面已经明显放缓,而联通和电信却依托于全业务运营和移动宽带优势,不断缩小与中移动的差距。

更为重要的是,最新一轮电信重组以及随之启动的3G应用时代,给全行业带来了新机遇。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976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48.3%,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且潜力巨大。中国移动互联网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在未来几年的高速发展有望逐渐超越传统互联网市场。

直面挑战,信息通信业占位准确蓄势再度腾飞

从全球范围看,全球电信业在平稳增长下产生深度结构变化。数据业务正重塑移动通信市场,移动话音收入绝对值和收入占比减小的趋势逐渐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市场蔓延。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内地电信业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源自移动话音、移动数据及互联网、移动增值和宽带是拉动收入增长的而关键因素。传统固话用户因业务捆绑、城镇化推进等因素维持相对稳定。电信业的增长走向已经从移动话音转向为宽带、移动数据和移动增值。虽然“十二五”期间内地移动电话仍有超过4亿的增长空间,仍是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但话音自费目前仍处于下降通道,已缺乏足够弹性,ARPU值将持续下降。

数据显示,移动数据业务拉动作用持续增强,移动数据流量资费年均降低12-15%,流量年均增长45-55%。2011年,内地非话音业务收入增长17.9%,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46.5%,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全行业增值业务收入规模达到4175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增值企业收入规模超过1800亿元,同比增长24%。移动数据流量的爆发性增长已经改变了电信业原有的经济关系,即流量、成本、收益之间的原有关系被根本打破,投资收入的正相关性大幅降低。

与此同时,信息通信业继续深化改革的探索也在继续,基础电信业的市场开放开始提上日程,三网融合虽然遭遇各种问题但是发展的大方向无可逆转。中国在过去10年已经完成了互联网的融合,现在提出三网融合,其目的就是要在未来5-10年完成广电网与互联网的融合。三网融合带来技术和生产力变革,要求作为生产关系的监管制度也要做出调整,融合监管模式被寄予厚望。2002年建立电监会以来,众多领域的监管体制改革难以突破瓶颈。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即,这为不同领域的监管体制加快改革提供了绝好的契机。将融合监管纳入到新一轮政府改革布局中,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课题。

说到底,信息通信业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亟需国家战略重点支持,加快构建光纤宽带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等关键基础设施,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创造能力提高提供崭新的平台,推动经济发展形态和人民生活方式革命性改变,提升国家长期综合竞争力。

实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无论是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信息化的强力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城镇化、信息化“五化”并举,并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对我国信息化发展赋予了新的重任。这为信息通信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对于正在转型的信息通信业来说,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