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通信产业榜本期正式出炉。作为通信行业唯一第三方的、非功利的榜单,我们坚持通信产业榜评选最朴素的理由,就是通信产业需要一个标杆,一个不仅是规模、利润,还包括更多能力的标杆。从关注可持续发展(2007年),到关注有责任的创新(2008年)、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能力(2009年)、低碳通信的责任与能力(2010),到今年的深度转型的能力与前景,通信产业榜每年的主题,都试图把握当下产业关键。
转型对通信产业不是陌生话题,从语音服务到综合信息服务转型,从产品设备到方案服务转型,无论是运营商还是设备商,都在经历着转型,很多企业转型已经进入深水期,然而,面对更激烈变化的产业内外环境,产业转型能力如何,转型前景怎样,通信企业转型之路是痛苦还是痛快,事实上一直拷问着业界智慧。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十二五发展的大主线。而通信产业,更是中国经济转型大环境下的更活跃因素。无论是运营商、设备商、抑或是互联网企业,都无可避免地面对市场的不稳定性、多元性和碎片化,跨界竞争,乃至跨界发展将成为“活命”的选择,如何稳固现有商业基石,开拓新的商业空间,是通信产业必须思考的命题。可以预见,在未来大经济转型和大信息服务时代,通信企业的深度转型之路一定是痛苦而又痛快的。
转型是一种面对变化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并非一种格式。借鉴不同企业转型经验,以转型能力和前景掌控为参数,树标杆,是今年通信产业榜的特点,也是编辑部的初衷。
面临互联网和终端厂商的双重挑战,运营商开始探索在传统话音服务模式之外,适合的转型方向。从运营商50佳榜单上看,那些能够以优质网络能力增加用户黏性、明星终端提高针对中高端用户的流量经营和擅于增值服务创新的运营商赢得了这个阶段的喝彩。得风气之先的东部运营商再度走在“深度转型”的前列。得益于在3G应用方面的进步,联通地方公司表现突出。
设备商10强的座次变化不大,这也是通信设备市场进入寡头时代后的必然结果--强者恒强。在10强之中,华为和爱立信的转型能力具有“旗帜性”,从云计算到智能管道,引导着产业转型的风向。与此同时,设备商榜单另一个特点,就是“小巨人”的崛起。在寡头竞争加剧的格局,为细分领域“小巨人”发展留下空间。运营商更多元的需求,以及绿通信、物联网、三网融合的发展,让诸如俊知、澳兰、大圣、中技源、特艺更多“小巨人”浮出水面,成为产业发展不可或缺重要部分。
互联网是产业转型的推手。在互联网企业50佳中,原有秩序的维护与新生力量的诞生并存。由于运营商旧有势力的衰弱与新兴力量的崛起,如卓望消失,号百、无限讯奇以及播思通讯的上榜,标志原有梦网体系的彻底瓦解与运营商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新探索。而UC优视、斯凯科技、3G门户等企业的上榜,更说明移动互联网诞生新兴巨头的可能性每天都在增加。互联网总是创新的,是通信产业榜最动荡的一个部分,也是最精彩的地盘。
通信产业榜反映出通信市场此消彼长、不断推陈出新的自我循环和演进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得通信市场一直充满了活力,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成为变革的发源地。以转型能力为特征的行业标杆,为我们提品质、促发展树立榜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王维在《终南别业》中的诗句。意思是深处变局甚至绝境中,要能看到转机。我们真心希望转型路上的每一个通信企业,都能在转型中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