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台
`
2025/11/25 11:35
中国首个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从“艺术品”到“工业品”蜕变
0
0

C114讯 11月25日消息(刘定洲)11月24日,“国际量子年大湾区活动周”主题活动——中国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启幕仪式,在深圳市南山智城盛大召开。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行业伙伴、投资机构的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CCTV等权威媒体进行了现场报道。

据玻色量子创始人&CEO文凯博士介绍,这座工厂集模块研制、整机组装、质量测试于一体,具备年产数十台专用光量子计算机的能力,填补了全球在该领域规模化制造的空白。

“中国首个”的说法引起了量子大观的注意。查阅过往新闻报道和市场报告发现,中国截至2024年7月拥有36家量子计算企业,但迄今没有哪家宣布建设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原因在于,相比经典计算机的大规模量产化制造,量子计算机还处在原型机阶段,数量极小,不太需要现代工厂的生产流水线。如果说经典计算机是“工业品”,那么量子计算机可以称为“艺术品”。

首个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落地,意味着专用光量子计算机迈向规模化商业应用阶段。这是“十五五”规划提出“推动量子科技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背景下,我国量子科技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

“中国首个”的含金量

据了解,中国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集研发、制造、测试于一体,用于实现光量子计算机的工程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主要划分为两大功能板块:万级洁净生产区和综合配套支持区。

“光量子计算机共7大制程,223道工序,1000余个工步。”玻色量子CTO魏海博士介绍,核心的洁净生产区——堪称光量子计算机的“无尘手术室”。为了维护量子态的稳定,玻色量子构建了人员净化系统、空气洁净系统、微气候精准调控、特殊地面设计、行为规范管理五重保障体系。整个工艺流程是一条高度集成的“量子算力装配线”,环环相扣、精准可控,堪称量子科技高端制造的集大成之作。

从全球来看,中国信通院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7月全球量子计算企业总数为329家,包括科技企业、初创企业、供应链企业和行业应用企业等。其中拥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的企业,可谓少之又少。

海外公开资料显示仅有几家:芬兰量子计算企业IQM于2021年宣布建设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到2024年6月已生产出30台全栈量子计算机;法国量子计算企业Quandela于2023年6月宣布在法国马西建设欧盟首个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美国量子计算企业IonQ在2024年2月启用了美国第一家专用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法国量子计算企业Pasqal于2024年和2025年在法国本土、加拿大魁北克建设了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

目前尚未有权威报告准确统计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的数量,但显然不会太多。除了上述官宣的信息,可以合理推测“蓝色巨人”IBM拥有自己的量子计算制造工厂,以及在过去两年快速崛起的几家量子计算企业,拥有制造工厂或类似制造工厂的生产基地。

当前来看,中国与美国等海外量子科技大国在量子计算理论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没有明显差距,部分细分领域保持领先。但在产业链成熟度方面,国内相对逊色,需要持续打磨从芯片到元器件、从软件到测试再到整机的全环节。玻色量子这座工厂的意义,不仅在于“造出一台量子计算机”,更在于建立了一套可复制、可扩展的量子硬件制造标准。它标志着我国在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关键一步,也为未来构建自主可控的量子产业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何是玻色量子率先布局

据悉,玻色量子在南山智城注册成立了“深圳玻色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相干光量子计算机整机及核心部件的规模化生产。同时成立了“深圳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相干光量子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服务。

为何是玻色量子率先布局?在量子大观看来,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量子计算目前多条技术路线并行,光量子和超导是发展较快的国际主流路线。以超导为例,Google于2024年底推出新一代超导量子芯片Willow,号称攻克了量子计算30年来的“纠错难题”,引发了硅谷科技领袖的关注。从光量子来看,由于不需要超低温环境,可复用成熟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工程化的难度相对可控,更容易走向实用化

另一方面,要制造实用化的通用量子计算机,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例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科院院士薛其坤认为,实用化的通用量子计算机还需要10到20年的时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洪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玻色量子提出了专用量子计算机率先商业化的思路,循序渐进发展,因而能以更快的速度实现规模商业应用。

玻色量子在今年发布了10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是国内首个达到该级别的光量子计算设备,超越了其2024年发布的550量子比特机型“550W”。作为我国在实用化专用量子计算领域的重要代表,玻色量子通过产品技术创新与行业不断落地,已跻身全球专用量子计算竞争的第一阵营。

同时,深圳“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基因和高效透明的营商环境,也是中国首个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落地的重要因素。文凯博士表示,南山区委区政府不仅为玻色量子提供了南山智城这一高标准产业空间,更在项目审批、人才引进、生态对接等方面给予“全周期、全要素”支持。玻色量子将继续以工程化能力筑牢技术底座,以场景化思维驱动商业闭环,让中国的光量子计算机不仅“造得出”,更能“用得好、走得远”。

从“艺术品”到“工业品”蜕变

制造一台专用光量子计算机,有三个核心环节:模块研制、整机生产与制造、质量控制与测试系统。具体来看:

(1)模块研制:量子态制备器、高速量子测控系统、光纤量子内存等模块的工程化研制。(2)整机生产与制造:建设具备恒温恒湿、低振动、低噪声等条件的高规格光量子设备生产、装配车间,进行光量子计算机的整机装配集成。(3)质量控制与测试系统: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出的光量子计算设备符合规定技术指标和质量标准;并建立健全专业测试设施和测试方法,对光量子计算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和可靠性验证。

这是玻色量子自研的相干光量子计算机从“技术突破”走向“产品交付”和“商业变现”的关键一步,同时也是量子计算机从“艺术品”到“工业品”蜕变的关键一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执行主任贾金锋院士在现场致辞中指出,这标志着我国量子科技已逐渐从“实验室的原理验证”迈向“产业化的工程实践”,这是从“0到1”之后至关重要的“1到N”。玻色量子选择并深耕相干光量子路线,不仅体现了技术判断的前瞻性,更展现出将复杂物理系统工程化、产品化的卓越能力。今天这座工厂的落成,意义非凡。它不仅是生产线,更是连接基础科学与产业应用的“桥梁”。

文凯博士还提到,技术突破只是起点,真正的价值在于落地应用。玻色量子已与广州国家实验室、中国移动、晶泰科技、深圳地铁、平安集团等伙伴开展深度合作,验证了光量子计算机在多个不同场景中的求解效率、求解质量方面的极大优势,揭示了专用量子计算的巨大潜力。

批量制造、规模发货、重点行业落地应用,随着中国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启幕,量子计算作为最前沿的科技之一,正向着实用化迈进,前景愈加清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