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使得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树立竞争优势中,运营商希冀通过宽带提速为用户提供更多差异化业务,不过提速仅仅是一种简单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网络的智能化。
三网融合下,运营商正在持续不断地开展宽带大提速行动,无论是固定宽带还是移动宽带。
然而,在各种新型终端和多媒体应用大量涌现的背景下,宽带提速只是三网融合初期运营商所采用的一种简单手段。“体现运营商差异化竞争能力的关键不是宽带到底有多宽,而是宽带网络的性能好不好。”一位电信运营商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因此,运营商正推动着宽带网络从粗放式发展阶段走向智能化阶段。
从粗放到精细化
推动宽带网络从粗放式经营向智能化经营是和终端形态的推陈出新、应用形式的不断创新以及运营商盈利模式的转变息息相关的。
随着移动宽带乃至三网融合的发展,终端扩展到智能手机、移动宽带路由器、家庭网关、机顶盒甚至打印机等各种形态。
终端的改变随之带来了应用的改变。用户正在从传统的上网行为向体验互动视频、移动商店和移动办公等业务转变。
因而,传统的上网业务只需要宽带网络做到尽力而为即可,不需要过多地考虑质量保障,而在今天,用户希望运营商为各种应用提供质量保障,因此网络必须转变为区别化的尽力而为,并能够对互联网业务的优先级进行设置,同时对接入实施保障。
而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成熟的盈利模式更加促进了运营商宽带网络的转变。
宽带网络粗放式发展阶段,运营商一般采用“包月”的形式卖宽带业务,虽然给用户带来了高速宽带体验的便利,然而却让运营商陷入“被管道化”的危机之中,增量不增收。
上海贝尔副总裁、首席方案架构师刘永春向记者表示:“运营商在不停地提高带宽,卖带宽,这些带宽全部被用户拿去上网聊天、看视频,导致运营商没有足够的预留带宽来发展自身的IPTV高清视频业务,如此的结果只能使运营商的网络陷入增量不增收的困境。”
来自爱立信的专家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由于没有对业务进行优先级区分,很多占用大量带宽的业务无法产生足够的价值,如一些视频流媒体、P2P业务等,而一些对实时性要求高且高价值的业务,如移动办公业务,却无法获得优先保障。”他说。
更为严重的是,围绕视频业务的视频内容点播、广告插入等互联网价值链上的上下游附加产值也与运营商告别了。
而这一情况在物联网时代将变得更加糟糕。三网融合解决的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不同网络之间的融合,而物联网实现的是物与物之间的连接。面对一个500亿连接的巨大网络,运营商如果仅仅通过提高带宽来实现显然是不现实的。
爱立信中国及东北亚区总裁马志鸿指出:“运营商最大的资产就是通信网络。而成为一个端到端智能管道的提供者,应当是运营商未来角色中的重要一环。运营商必须对整个网络的资源实现合理和充分的调度,针对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将通信网络的资产效益最大化,才是在未来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中成功突围的制胜之道。”
因此,面对三网融合乃至物联网带来的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国内外运营商都提出探索实现宽带网络精细化的方法,也推动着宽带网络由粗放式阶段向智能化阶段转变。
管理宽带命脉
网络智能化阶段,运营商可以根据流量、业务体验、使用时间、使用地点、业务类型、终端类型等各种用户应用场景的差异化,量身定制不同的资费套餐,从而最大化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因此在竞争中获得先机。
不过,如何实现网络智能化也对运营商提出了新的挑战。刘永春给出了智能化实现建议。“网络智能化来自于网络架构中的业务控制层。因此,运营商必须在网络建设或网络改造的初期就要对网络作充分细致的规划,选用先进的智能化的网关设备,配置以成套的完整的相关设备和网络管理、运营支撑系统。”他说。
而目前固定网络的多业务边缘和移动分组域正向融合的分组智能网关演进。于是,融合分组智能网关设备脱颖而出,成为业务控制层中实现网络智能化的关键设备。
刘永春告诉记者,国际上的相关标准组织已经定义好了智能网关的功能和能力。首先要能提供上联到核心网的大容量接口(40GE/100GE)、大量的下联到PON/OLT,或CMTS的10GE端口;其次是大规模的队列及其管理能力用于高效能、高性能地对用户、业务、应用和内容感知并提供层次化的QoS的能力;再次是具有业务不中断的主备系统切换能力的系统高可靠性;另外是面向视频业务,提供视频缓存以支持快速频道切换和视频丢帧错帧重传能力,以及大规模组播能力。
要实现网络智能化,改变的不仅仅是边缘接入网,还有核心网。爱立信认为,智能管道拥有四个层次:第一层,能够实现对丰富应用的优先级设置;第二层,能够对不同的通信服务进行优先级设置;第三层,能够对不同的服务种类进行区分;而最核心的部分是第四层,可以通过网络优化,实现对接入质量的优先级设置。
因此,爱立信提出,需要在核心网增加新的业务控制网元,分别是SAPC(ServiceAwarePolicyControl,业务感知策略控制引擎)及SASN(ServiceAwareSupport-ingNode,业务感知支持节点)。其中,SAPC是所有上述提及的优先策略的控制节点。SASN则支撑其他业务节点,具体实现这些功能。
理念产品化
值得欣喜的是,包括上海贝尔、爱立信、华为在内的厂商已经推出了实现网络智能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无论是爱立信的“智能管道”解决方案,还是上海贝尔的“彩色管道”解决方案,还是华为的“金管道”解决方案,正受到运营商的青睐,并得到了规模应用。
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加速,运营商还将采用CDN、流媒体分发平台等多种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三网融合业务体验。
全业务运营为运营商之间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三网融合则使得竞争更为剧烈。不仅有三大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还有电信和广电之间的竞争。因此,要树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宽带提速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手段,更重要的还是要实现网络的智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