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3/8/26 09:55
应用是下一代互联网的真正驱动力
0
0

“创新发展模式,突出特色应用,树立样板工程,形成有利于更大规模应用的示范效应,促进信息消费。” 近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工信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决定联合开展“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在目前已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22个城市中,先行支持建设一批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示范城市。其中着重要求:“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业务,选择教育、农业、工业、医疗、交通、铁路、水利、环保、社会管理等部分重点领域开发部署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培育新服务、新市场、新业态。”

IPv6对于下一代互联网而言意味着什么?下一代互联网将带来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发生的根本动力又是什么?由此次建设工作引发的诸多疑问,迫使我们去寻觅下一代互联网得以发展的真正驱动力。我们发现,绕不开的短板,看得见的希望,正是应用。应用,才是下一代互联网的真正驱动力。

IPv6只是下一代互联网的起点

当前,下一代互联网已成为各国推动新的科技产业革命和重塑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先导领域。发达国家纷纷通过国家战略引导、政府研发投入和企业积极参与来推动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以抢占战略主动权和发展先机。我国也适时发布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发展战略,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并通过实施CNGI重大工程推进 IPv6 在我国的商用化部署。

此次四部门联合启动的“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工作要求:加快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系统、支撑系统等基础设施的IPv6(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升级改造,全面提升IPv6用户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积极推动商业网站系统及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外网网站系统的IPv6升级改造,促进各类业务向IPv6过渡,并确保平滑演进;积极发展地址需求量大、速率快、移动性高的个性化互动业务。毫无疑问,IPv6已经成为下一代互联网演进方向的必然选择。但是,IPv6并不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全部,而只是下一代互联网的起点。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专家委在其《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白皮书(2013年版)》中指出,下一代互联网以 IPv6 为基本特征,但 IPv6 并不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全部,而只是下一代互联网的起点,是在新的技术平台上不断加入新的思想和元素,通过渐进创新和突破创新两种技术路线有机结合,解决重大技术挑战,继续演进和发展的互联网。

地址空间即将耗尽,网络安全可信度差,移动性支持能力有限,可扩展性压力日增,网络服务质量难以保障,运营管理水平亟待提升,节能降耗压力增加,这些都是发展了20多年后的互联网面临的挑战。业界普遍认为,下一代互联网应具有以下六个主要特征:一是高带宽,可扩展性好,能够接入更多种类及数量的终端;二是更加安全和可信,能够保证网络信息的真实和可溯源,提供安全可信的、可保护隐私的网络服务;三是更加实时和高性能,支持大规模、强交互、高质量的实时数据传送;四是更具有移动性和泛在性,能够实现任何人、任何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系统访问互联网业务;五是更加可控、可管,能够对网络资源、流量与用户行为,做到可知、可控、可管;六是商业模式更加合理,能够创立合理、公平、和谐的多方共赢模式。对此,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指出,整个互联网的发展从IPv4到IPv6,再到将来会加入更多的补充性技术,目标是实现我们构想中的下一代互联网的特征,因此,下一代互联网应该基于IPv6不断创新发展、不断拓展整个网络能力。

[page]***[/page]

应用带动才是真正的驱动力

既然我们的互联网面临如此挑战,地址耗尽的警告也已经呐喊了多年,而面向IPv6的演进方向又是如此明晰,那么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为什么还不够快?应用创新始终难以突破是最大的障碍。

中国电信云计算应用中心主任赵慧玲就指出,IPv6业务和应用的匮乏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用带动才是真正的驱动力,她希望IPv4的网站尽快迁移到IPv6上来,让IPv6上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来拉动IPv6的流量,促进下一代互联网特别是IPv6的业务发展出现明显的变化。赵慧玲介绍说,中国电信在物联网的应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湖南推出了第一个基于IPv6的互联网行业应用——大棚温室智能监控系统,另外还包括交通、环保、能源等领域。

刘多认为,IPv6的应用创新目前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也就是说IPv6的特色业务目前还是比较匮乏,和物联网、云计算等还要进一步结合。她提出,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的指导意见中特别提到了争取今年内发放LTE牌照,LTE的网络建设能够和IPv6部署相结合,能够推动移动网络和智能终端来支持IPv6,这对IPv6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将能加快IPv6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应用和产业之间的融合创新。

应用旺盛倒逼基础资源发展

中国互联网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而且已经深入到社会和经济的各个领域。互联网不仅在应用规模上快速增长,更多的是上网设备除PC之外,还产生了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的增长,尤其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终端的爆发式增长。根据工信部的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我国终端设备的出货量达到2.58亿部,年增167%,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国,智能手机也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互联网的应用的需求也越发旺盛。无论是传统的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购物,还是网络新闻、网络视频,各领域的用户数量规模不断膨胀,移动互联网的各类应用也是百花齐放,例如O2O、LBS等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应用。所有这些拥有庞大用户规模和市场容量的各类应用,使得我们对互联网基础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也对我国的互联网基础资源和基础技术提出了挑战,迫切需要更先进的网络设施、更安全的业务体验和更快速的数据处理,也就是我们规划建设中的下一代互联网。

因此可以说,中国互联网已经从基础资源驱动应用的时代向应用驱动基础资源的时代发展,即:应用开始倒逼基础资源的发展。CNNIC分析师徐琴指出,现在的社交网络逐渐成熟,各种终端设备的接入产生的数据以及增长的速度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要多,由此导致资源和计算的冗余越来越少,对基础资源和技术的压力也越来越大。IPv6加速了互联网的深入发展,能够满足海量信息地址资源的需求,也使得未来更多种类的信息终端的网络连接成为可能,同时IPv6具有的优势和功能也使得宽带的更多应用成为可能。另外IPv6要求的可管理的安全技术为电子商务安全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对结合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业务,部署开发特色行业应用的建设目标,只要把握了应用旺盛与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动力的关系,这些工作就能顺利开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