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13/10/18 08:33

VDSL2国内的春天能持续多久?

通信世界周刊  赵光磊

电信运营商FTTH上的建设热情不断放缓,由此也为铜线网络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光铜混合部署逐步成为网络升级的主体方案。基于现有的ADSL网络,利用VDSL2技术,进行网络改造,尚能满足宽带提速的短期诉求,尤其是其改造成本相对较低,在国内运营商资金有限的情况下,VDSL2技术将迎来一轮应用高潮。

近年来,国内运营商大规模集采PON设备,同时光进铜退得到规模推广,原有的ADSL基本都已转向PON网络,铜线网络也被大范围替换,基于PON的FTTx接入模式已经成为主导方案。然而在实际的网络改造过程中,尤其是老小区的网络改造,难度大,成本高,基于现有网络实现宽带提速目标成为地方运营商的迫切需求,在部分铜线资源丰富的省份地区,VDSL2技术被更多地采用。

海外得到广泛普及

由于国内的宽带网络升级由ADSL直接向PON网络升级,跨过了VDSL的阶段,使得VDSL的相关技术在早期的国内市场中并无太大应用空间,今年以来VDSL技术的火热更多原因在于其部署的低成本受到运营商的青睐。据了解,目前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在许多省份已经大范围应用了VDSL2技术,同时两家也在进行VDSL2承载100M等大带宽速率的系列测试工作。

从VDSL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来看,部署经验相对较少,然而VDSL2技术在海外市场则一直备受追捧。一位厂商专家指出,在欧美等地区,很多建筑的历史悠久,光纤入户难度非常大,而其铜线资源则十分丰富,同时铜线网络质量较高,基于已有铜线网络的网络升级方案被海外电信运营商广泛应用。来自Dell'Oro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传统固网电信运营商正努力寻求出路,以提高铜网速度。从欧洲设备商的固网设备出货量来看,2013年第一季度VDSL细分市场增长加快。本季度支持矢量化技术的VDSL2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15%,首次占据DSL总出货量的大部分份额。

同时,包括AT&T、德国电信及意大利电信在内的三大运营商已计划在2016年之前大规模部署VDSL2矢量化技术。2015年之前,AT&T的VIP项目将为850万家庭用户提供U-Verse FTTN即光纤到节点的覆盖。2016年之前,德国电信VDSL将覆盖至65%的用户。到2014年底,意大利电信将为100个城市的610万家庭用户提供FTTC服务。

基于铜线的速率提升已有突破

从VDSL技术的发展上,在支持铜线网络承载高速通信网络方面已有明确演进路线,基于VDSL2的矢量化技术在最后一公里方面已可实现100M的光纤传输,同时部分领先厂商已经在研究基于铜线网络提供1G带宽。

在VDSL2市场,阿尔卡特朗讯占据领先优势,目前其VDSL2矢量技术的出货量已经达到100万线,并与包括中国电信和突尼斯电信在内的一流运营商合作进行了多达40次相关测试。此外,阿尔卡特朗讯还正与卢森堡P&T合作测试VDSL2绑定与矢量化相结合技术。

目前VDSL2技术的应用仍然在欧美市场较为广泛,在国内仍处发展初期,然而某厂商专家透露,中国电信目前一方面在新建城区部署FTTH接入模式,同时也开始在一些需要较大改造的地方加大VDSL2的使用,这也将为国内VDSL2技术的应用起到示范性推动作用。

在宽带速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铜线网络在未来的应用空间也将受到制约,尤其是基于PON的FTTx接入有较高的领先优势,铜线网络的补充承载能否持续也是一大难题。而阿尔卡特朗讯日前推出的G.FAST矢量技术则为铜线网络提供1G带宽做好铺垫。相关测试结果显示,在传输距离为70米时,G.fast能实现高达1.1Gbit/s传输速率,在传输距离为100米时,G.fast能实现高达800Mbit/s的传输速率。

VDSL国内市场前景存疑

VDSL技术在海外市场的广泛应用,使其在DSL市场不断下滑的背景下,依然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然而该技术在国内市场是否能够得到较长期的发展依然要打个问号。目前运营商的资金受限,VDSL2迎来了一轮发展高潮,然而其在国内的应用依然较少,其前景也不被看好。

某业界专家指出,VDSL2的过渡方案依然不太现实,有线网络将主要以FTTH承载,无线网络则通过LTE,VDSL2的生存空间将不断萎缩,并被边缘化,虽然短期铜线网络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然而“光进铜退”依然是未来的主导。

从实际的施工布设来看,VDSL2的应用空间也十分有限。VDSL2主要适合布设光纤不便,基于现有铜线提速的改造场景,对入户铜线的距离和质量要求都比ADSL年代高,而国内的铜线质量参差不齐;国内的新建楼宇越来越多,需要重新布设入户段驻地网的场景,运营商基本都采用直接布设光纤网络,这也进一步压缩了VDSL2的生存空间。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