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10/11/15 09:06

电信级以太网满足下一代移动回传需求

通信世界周刊  黄海峰 赵经纬

近日,MEF(城域以太网论坛)会员全球季会移师北京,而上海电信则规模扩容了其电信级以太网(CE),设备厂商如上海贝尔还新推出100G以太网产品,当前电信级以太网吸引了众多业界人士关注。然而,国内电信级以太网的技术要规模应用,仍然要看各个运营商的现实需求和厂商方案的性能与部署成本。

《通信世界周刊》本期特别邀请了来自运营商、设备厂商和测试厂商的专家,共同探讨电信级以太网标准的进展、在移动回传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部署时的成本投入等话题。

对话嘉宾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部    史凡

Ixia中国区总经理                  康军

Ixia全球市场高级技术分析师          Dave  Schneider

烽火网络专家

标准制定侧重不同

《通信世界周刊》:在以太网技术与业务的标准化进程中,IETF、IEEE、MEF等众多标准化组织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出发做出了较多努力,这些不同组织的标准有何不同?

史凡:实际上,包括IETF、IEEE、ITU等许多国际标准化组织都从各自角度对电信级以太网进行了标准化和定义,但这些组织大都是从底层(如物理层、链路层等)做出了规范。而随着以太网由于其成本优势和部署的灵活性,近十年来其在全球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方面,运营商希望能对部署日益扩大的以太网加入业务质量分类、可扩展性等电信级特性;另一方面,以太网规模日益扩大,运营商迫切需求其能在业务形式和商业交易方面进行规范,而这方面是一个空白。MEF正是看到了这一空白,所以在十年前首次对电信级以太网的业务和商业指标做出了规范,这也是MEF区别于其他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特色所在。

烽火专家:各个标准化组织关注点有所不同。IETF主要是将MPLS技术引入传统以太网;IEEE从传统以太网的方向增强了以太网协议,更多的是扩展和优化所有的思想。MEF定义了UNI和NNI的体系结构参考模型。但是从实现和业务的角度,还是没有去限定运营商到底是用什么技术。ITU作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参与的标准化的组织,他们原来不太看重以太网,但是网络融合趋势不断发展,他们很多切入到以太网的应用来,更多地强调架构、业务以及端到端OAM的一些标准。

《通信世界周刊》: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在积极参与或者关注MEF标准组织,运营商近期在电信级以太网上有何进展?

史凡:事实上,中国移动即将加入MEF,其主要需求是为了3G基站回传;中国联通也即将加入。业务的规范性、独特的技术标准成为MEF对电信级以太网的最大贡献,而在近年推出ENNI之后,不同的运营商可实现广域范围的以太网互联,MEF会员可借此推送国际业务,这成为最大的吸引点。举个例子,在加入ENNI标准之前,中国电信如果想和30个国家的运营商合作发展国际业务,需要去30个国家谈30次,需花费30次时间、人力和资源成本,而现在,CENX和MEF共同成立了ENNI交换中心,中国电信只需要和CENX谈一次,其余的技术和商务标准统一问题均由CENX完成,可谓省时省力,因此中国电信对此比较积极。

CE成移动回传主流方案

《通信世界周刊》:3G和LTE均在快速发展,数据通信逐渐取代语音通信成为运营商核心业务,有观点认为电信级以太网是下一代移动回程网络的惟一解决方案,传统ATMTDM无法相比,对此您怎么看?

烽火专家:在3G牌照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的运营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需要降低资本开支。如果运营商希望保持低价格,同时极大地增加带宽,那么,惟有选择更加高效的回程基础架构。电信级以太网是以IP为中心的回程体系架构的理想基础。它是一种多用途的技术,其容量可轻松扩展,并进行实时分配,以解决网络临时拥堵问题。以太网是下一代移动回程网络的惟一解决方案。TDM和ATM回程解决方案的成本过高,无法与具有可扩展性和其他优势的电信级以太网相媲美。

Dave  Schneider:对此,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这些服务提供商完全采取电信级以太网的技术。我们预计65%服务提供商将会这么做。

Ixia跟国内的运营商合作是非常紧密的,如何让中国电信或者中国移动从曾经大量投资的SONET/SDH的网络上升级到高速以太网,又能解决保护倒换的问题和时钟同步的问题,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大量的选型和时钟同步的测试还没有正式进行,但是我们和所有网络设备商正在紧密的合作中。IEEE 1588v2的功能是Ixia产品的特性,这个在业界中是惟一的。很多客户包括国内的行业客户也会用到IEEE1588v2,所以Ixia在设备制造上拥有非常大市场份额,如果下一步再做大量选型,Ixia会非常积极和中国运营商配合测试。

时钟同步是成本减少关键

《通信世界周刊》:在电信级以太网从10G到40G甚至到100G演进过程中,相比传统方式,运营商可获得哪些方面的成本减少?

康军:解决时钟同步的问题是降低成本的当务之急。对中国运营商来讲,现有的传输网络大部分是基于SONET/SDH的技术,特别是在移动回传领域。从测试厂商角度看,运营商都在关注高速以太网发展,40G、100G高速以太网取代长期投入的SONET/SDH的网络,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怎么样解决以太网无法时钟同步的问题,如果很好地把时钟同步问题解决了,就可以把过去的网络升级到下一代40G、100G的高速以太网络,从而大大节约成本,又提高了服务质量。

《通信世界周刊》:从需求来看,政企客户对于电信级以太网的需求更大一些,而这部分网络大多是传统的专网网络,如何实现在最少投入下这部分的网络向电信级以太网的过渡?

烽火专家:90%以上的政企客户内部的用户接口基本上都是以太网接口,扩展性很强,从10M到10G无限地扩展。所有的新业务都有以太网特性和接口,在扩展的时候十分方便。在运营商IP城域网建设的同时,可以很自然地实现这部分客户网络的过渡。

《通信世界周刊》: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在各方面的性能上虽然被广泛认可,然而国内运营商对于部署成本的考虑是非常客观的,贵公司认为在实际部署中以太网有哪些成本优势?还有哪些问题待解决?

烽火专家:电信级以太网解决方案的低成本特性主要体现在:建设成本低;以太网技术应用具有充分的普遍性和成熟性,可以快速部署。以太网提供低廉的单位带宽性价比;可提供10M~10GE高速以太网端口、支持TDM仿真、支持灵活QinQ,提供每个三层端口下4k×4k的实力,极大地扩展了业务的部署,保证网络的平滑演进,保护既有投资。在扩大经营规模过程中可显著降低成本。以太网OAM 方面支持面向连接的业务级图形化网管、802.1ag、Y.1731、802.3ah,支持一目了然的拓扑管理,精细的业务管理,管理特性、属性比较丰富。

Dave  Schneider:运营商都在关注高速以太网发展,如果很好地把时钟同步问题解决了,就可以把过去的网络升级到下一代40G、100G的高速以太网络,从而大大节约成本,又提高了服务质量。在电信级以太网测试方面,Ixia有自己的一些产品,主要有机框,带有各种接口的板卡,这些板卡和网络当中的被测设备联系在一起。为了能够更好控制硬件的设备,我们还有一些软件的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是IxNetwork。IxNetwork和IxN2X是基于仿真测试打造了一种环境,我们模拟了所有的时钟场景。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要对CE各方面进行测试,特别对于时钟同步协议、准确度以及转发能力的测试。IxNetwork这种应用程序还可以测试功能性的,确保每个设备都符合相关标准。另外IxAutomate也满足MEF14标准,符合业务属性相关的测试。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