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09/7/20 09:32
电信为时长计费“伤脑” 北京移动欲后发制人?
0
0

尽管北京电信正在为按时长计费模式“伤透脑筋”,但北京移动还是开始从按流量计费的无线上网模式向按时长计费的模式转向。北京移动会有何高招?

两档时长套餐与电信拼竞争力

CBN记者从北京移动客服部得到证实,北京移动近日新推出了两款按时长计费的无线上网套餐,分别是60元包60小时,以及120元包240小时,外加3小时国内漫游两档,超出部分按0.05元/分钟收费。

这是北京移动对以往计费方式做出的一个重大调整。按照之前的方案,北京移动的无线上网主要是按流量计费,分别为20元包150M、50元包500M、100元包2G以及200元包5G等几档。而移动一直因为按流量计费的方式备受争议。

“我们不会对这个套餐做主动宣传,消费者一般是通过其他渠道获悉然后到营业厅办理。”一位北京移动的客服人员对CBN记者解释说。

记者对其所谓“不主动宣传”的市场策略有切身感受,因为在三次向10086咨询套餐细节的过程中,有两次得到了解答,也有一次客服人员坚决不承认移动推出了时长套餐。

北京移动这次推出的资费标准,与北京电信相比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北京电信的无线上网分别是160元包300小时本地上网和5小时国内漫游;200元包200小时(不分本地和漫游);以及300元包360小时(不分本地和漫游)等几档,超出部分按照0.05元/分钟计费。

北京移动的两档套餐,本地上网最低0.5元/小时,最高1元/小时;而北京电信本地上网最低0.53元/小时,不分本地和漫游的情况下,分别为0.83元/小时和1元/小时。

“按流量计费对很多客户来说确实不方便自我统计。”北京移动的客服人员承认。甚至在记者屡次要求、屡次提醒的前提下,客服人员才向记者简单介绍了流量计费的资费标准。显然按流量计费的套餐并非北京移动的推广重点。

强势反击电信

但按时长收费的方式也并非十全十美,目前这种方式就让中国电信“痛苦不堪”,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客户大量使用BT下载,给网络容量造成重大负荷。

相对于刚推出的两款时长套餐,北京移动的客服人员更加积极推销的是前不久北京移动推出的560元包7个月,每个月105G流量,超出部分也不收费的不限流量套餐。客观来说,这种不限流量的套餐对网络形成的压力更大。

中国电信集团一位内部人士解释说,其中的区别在于频段,也就是带宽。据介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频段均为30M,而中国移动的TD频段为55M,未来还有100M的扩展频段。这意味着在网络条件相当的情况下,中国移动的TD网络几乎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另一方面,中国电信目前的上网卡用户已经发展了100多万,而中国移动包括上网本、上网卡以及手机在内的3G用户才不过74万,显然中国移动不管是网络容量还是市场潜力都还有更大的空间。

资深电信专家付亮指出,按时长计费、按流量计费和按内容计费三种方式各有优劣,中国电信在手机上网上就开始尝试按流量计费,中国移动试点按时长计费也是预料之中的,未来三大运营商应该会三种计费方式同时使用,才能更好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他还认为,北京移动再次上演了过去几年针对北京联通的后发制人策略,在竞争对手动作后,拿出了更强有力的套餐反击,从目前两家新推的套餐来看,电信实际提高了资费,而移动降低了资费,如果电信没有做好准备,有可能陷入被动。

运营商的纠结:3G最好计费方式是什么模样?

在不考虑号码黏性的前提下,你会选择哪家运营商的3G服务?估计不少人会回答,要看哪家运营商的网络好,价格便宜。

但单从这两个指标看,摆在老百姓面前的实在是一个十足的难题。因为中国的3家运营商使用的是3种完全不同的网络标准,更不幸的是,目前来说,3家运营商在3G上网业务上基本采用了3种不同的计费方式:

中国电信主要是按时长计费,中国移动按流量计费,中国联通则独创了全新的计费方式和计费理念:以M/T作为多媒体内容的下载计费单位。

三大运营商采用不同的计费方式当然主要还是从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网络条件出发。中国电信拥有丰富的固定宽带资源,同时还在全国相当部分城市部署了大范围的WiFi网络。
用户在室内就可以用宽带,在室外就可以用EVDO,在EVDO网络不好的情况下用WiFi,通过三大网络的融合完成无缝的网络覆盖。鉴于三大网络技术的不同,按时长计费无疑是最可行的一种方案,同时也更符合用户使用固定宽带形成的使用习惯。

中国移动现阶段以流量计费的方案虽然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反对,但确实更符合目前中国移动的网络条件。

由于中国移动的3G网络覆盖相对不是那么完善,“如果上网时正处于网络状况不好的地方,用户在比平时更长的时间内只浏览了一个网页,那么对用户来说,是按流量收费更合算还是按时长更合算呢?”一位中国移动内部人士曾这样对外界的“高资费”质疑进行反驳。

中国联通的资费方案也充分结合了自身特点。由于WCDMA网络在国外的成熟经验,以及网速方面的优越性,WCDMA将成为用户上网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下载内容如何收费将成为用户最大的顾虑。

M/T的计费方式则是将视频以及文字类内容以更加形象的方式体现,比如一首歌2个M,一部小说3个T等,由于每个M和每个T的收费是明确的,因此,用户的每次下载也就得到进一步量化,此外不再收取任何流量费进一步打消了用户使用增值业务的疑虑。

虽然三大运营商都设计了符合自身条件的资费方案,但把这些方案放到市场竞争中去实践,运营商3G经验不足的状况也开始凸现。

中国电信“伤心”地发现,由于三种上网方式由用户自主选择,而不是根据网络条件自动分配,相当大部分的用户都会首选EVDO网络,而不是网速更快的WiFi和ADSL,这让EVDO网络不堪重负。

而中国移动也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几乎所有的用户都在指责其资费过高,按流量计费不便于统计,以至于上网本和上网卡市场反应远低于预期。目前只有中国联通,由于大规模的用户发展尚未开始,收到的用户意见反馈也最少。

于是,三大运营商又开始纷纷根据竞争环境对计费方式做出修改。中国电信在手机上网上采取按流量计费,而移动也“低调”地推出了按时长计费的两种套餐,此外,在目前的移动梦网上,移动也开始采取按“个”收费的模式,比如一段手机视频或者一首音乐收费多少,此外不再收取流量费,这与联通的M/T计费有异曲同工之处。

究竟哪种计费方式最好?其实这取决于用户需求。如果一个用户希望自己的MSN 24小时在线,而MSN实际流量是非常小的,那么他肯定倾向于按流量收费;可是如果一个用户希望在线看一部电影,那么他更需要的是按时长计费,或者按“个(部)”收费。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三大运营商都将采用更加多元化的计费方式,这一方面能解决运营商的网络局限,另一方面可以满足更多用户的差异化需求,这也是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然。

至于前期的市场策略,我们不妨看作是一个初期的市场调研。正如上述中国移动人士表示的那样:“我们也需要先试探一下市场反应,毕竟资费逐渐降低是好事,但一开始就很低再想提高就难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