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度全国重点城市移动网络质量评测结果,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北京移动)在全国22个一类城市、66家运营商中综合排名位列第三,荣获“升格行动运营商综合奖”,成为北京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通信运营商。这也是北京移动第三年蝉联该项大奖。
作为国家首都和超两千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北京对通信网络的质量与可靠性提出了极高要求。自2023年工信部启动“信号升格”行动以来,北京移动紧密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系统推进网络覆盖、技术演进、保障能力与运营效率的全面提升,致力于打造一张“更广、更优、更智慧”的“首善网络”。

网络覆盖从广到深
在过去三年中,北京移动持续夯实网络基础设施。2023年推出“京智+”网络品牌,部署首批5G-A实验站,完成5G新通话商用首呼;2024年启动5G-A规模建设,建成全国最大车联网试验网;2025年实现RedCap商用双层网落地,5G-A网络初步具备内生智能能力。截至目前,北京移动已累计建成超6万座5G基站,服务1300多万5G用户,日均数据流量达9400TB,用户终端速率显著提升。
在实现全域连续覆盖的基础上,北京移动聚焦楼宇电梯、地下停车场、高铁、密集居民区等传统覆盖难点,融合大数据与AI技术精准“补盲”。目前已成功解决弱覆盖区域超2万处,居民区覆盖水平提升20%,5G综合覆盖率高达99%,相关投诉量下降63%。在京石高铁等线路上,短视频时延降低19%,微信会话速率提升45%,出行通信体验明显改善。
科创引领数智新篇
作为5G向6G演进的关键阶段,5G-A已成为北京移动赋能千行百业的新基石。目前,北京移动5G-A已具备5000站规模,覆盖核心城区,技术优势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应用场景。

2024至2025年,北京移动的5G-A网络单小区容量突破6Gbps,较传统5G小区提升4倍,为首钢园AR/VR项目提供有力支撑;在延庆建成首张5G-A通感一体低空安防网;首次参与央视春晚直播保障,全程零卡顿、零丢包;同时,5G-A技术还助力L4级无人驾驶车的通感车联验证,并在北京经开区落地全国首例5G-A无源物联电动车管理应用。
在自身数智化转型方面,北京移动引入人工智能与九天大模型,推动网络向“自配置、自修复、自优化”的自智化目标演进。由此,质差小区减少21%,故障分析时长压降95%,处置效率提升52%,用户满意度与网络领先度双双进入全国前十,并荣获TMF全球催化剂最佳新星奖、GLOTEL高度推荐奖等国际奖项。
技术护航重大保障
在重大活动与应急场景中,北京移动的网络保障能力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今年夏秋之交,公司圆满完成了“25.7”特大汛情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两项重大保障任务。
“25.7”汛情期间,北京移动动用卫星背包基站、无人机高空基站等新型应急装备,构建“天地一体”应急通信网络,在极端条件下快速恢复通信,并依托集团全国调度资源,成功守护城市通信生命线。

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保障中,北京移动创新采用“多频多层+精细分区”网络架构,实现业务精准识别与动态资源保障,并首创64TR多天线超级小区合并技术,确保央视直播端到端时延低于120毫秒,全程流畅无卡顿。
绿色节能降本增效
在提升网络性能的同时,北京移动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绿色低碳运营。
北京移动在基站上部署了智能配电单元,使站点在无业务时进入“零功耗”休眠状态,业务到来又可被瞬时唤醒,仅此一项全年节电超1亿度。同时积极推进站点集中化架构改造,已优化5000余个站点,年节约成本约4000万元。
此外,北京移动还通过自研工具精准识别4G网络低效资源,在不影响服务的前提下拆除闲置板卡5000余件;并建立5G网络全周期效能评估体系,删减低效小区近2000个,建设利旧站点1000余个,5G流量增长20%,展现高质量精细化运营能力。
连续三年荣获“升格行动运营商综合奖”,不仅代表业界对北京移动网络质量与服务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持续深耕“首善网络”建设、服务首都发展大局的充分肯定。移动网络已成为支撑首都政治活动、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与百姓生活的关键基础设施。面向未来,北京移动将持续深化“信号升格”行动,加快5G-A规模部署与6G技术预研,进一步推动网络技术从“连接”向“智能”演进,将“首善网络”打造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底座,为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和现代化首都做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