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移动平台
2016/7/8 08:53

如何看待广东电信的“有偿离职”?

故事书  顾嘉

最近我的朋友圈被一则消息“隐秘”地刷屏了。

一方面,这个消息在运营商的圈子里被广泛传播,各种微信群、私下聊天都会提及;另一方面,平时热闹的朋友圈却很少有一丝波澜,考虑其“敏感性”,很多运营商人并没有直接在朋友圈转发,而是用一种更加“含蓄”的方式在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个消息就是广东电信近日下发的新政——鼓励员工 " 有偿离职 "。

一向戴着镣铐跳舞的电信运营商,终于开始对自己的员工“动手”了,这次是希望调整人员结构走上转型之路。

只可惜,这次可能又要失算了。

何出此言,且听我细细道来。

1.目标偏离

文件说明,自愿“有偿解除劳动合同”的目标对象为在邮电企业连续工作15年以上且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员工——包括学历为在职本科或大专以下;岗位级别为8级以下;长期请病假以及待岗者。

光看这三条就基本确认,广东电信这次的“改革”对象就是那些工龄长、职级低、跟不上新形势的“老员工”。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目标群体的人真的愿意走吗?

一方面,这些老员工长期在电信公司从事基础工作,很多人都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职业技能相对单一;另一方面,很多人早就是“体制内”人,熟悉体制内的处事方式、企业文化,对企业有着较强的依赖感。

结论就是:这群人离开电信再就业的难度极大、转换成本太高。

而他们可以得到的补偿也是相当低。

根据文件,合同到期前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可以获得的补偿为:一次性生活补助金标准×邮电企业连续工作时间×调节系数,其中一次性生活补助金标准按照地区分类设置,具体表现为一类地区5000元/年,二类地区4500元/年,三类地区4000元/年。

按照这个系数表计算,如果员工接受新方案选择有偿离职,则最低每年可获得4000—5000元,最高每年可获得9200—11500元。

简单计算,就算是一名拥有20年工龄的老电信,最多也只能获得23万元的补偿金,而最低则有可能只有8万元。

对于丢掉自己从事半辈子的工作,这个条件显然是不具备诱惑力的。

某媒体采访一位广东电信员工时,他曾表示:“不是不愿,是不敢,我没有什么文化也没什么技术,十几年都只在做这个事情,做不了别的。”

2.误伤

既然对于真正的目标人群无法构成足够的吸引力,结果会是怎样呢?

——误伤。

我们都知道,运营商近些年来的日子并不好过。行业上日渐式微,地位上逐步边缘,收入上常年不涨(甚至还在降),市场上竞争激烈,好不容易赶上移动互联网的大爆发,本以为可以好好地把管道“做大做强”,没曾想又赶上国家让“提速降费”……

天生傲骄的运营商人突然陷入“低谷”,开始有人选择离开。

要知道,他们当中的很多曾是相当优秀的。有能力、有眼界、执行力强等等都是运营商人身上的标签。这群人也成为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猎头公司重点关注的对象。

当然,除了北、上、广、江、浙等发达地区,大部分地方的运营商并没有形成所谓的“离职潮”,这是因为运营商仍然是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在二三线城市仍然具有一定的薪酬竞争力,与其跳出去,不如在里面安心待着,反正也可以当“双面人”。

然而,这次宣布“鼓励有偿离职”的可是广东电信。

一些本来就想走的人肯定会更加坚定地离开,本就去意已决,更何况还能补贴一笔。

我曾经表达过一个观点,运营商里的人大抵可以按照“想走”、“能走”分为四类:

想走又能走的(选择离开)

想走却不能走的(整日抱怨)

不想走也不能走的(昏昏度日)

能走却不想走的(痛苦挣扎)

所以,此政策一出,那些想走且能走的人就真的走了。而这些人极有可能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

因此,“误伤”可能真让企业变成“重伤”。

3.国企式转型

运营商守着运营多年的优质网络、数量庞大的客户规模以及令所有互联网企业羡艳不已的现金流和资金储备,为啥生生把一个黄金产业做出了夕阳产业的感觉?毕竟殷实的家底还在、广大的客户还在、优秀的人才还在、宝贵的数据还在……

为啥还需要转型呢?

这个话题一旦说开非常大,今天篇幅有限,改天单独聊。

简单说起来就是——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在运营商,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叫做——国企式改革:天天嚷嚷着改革,但只做到了5/7:天天嚷嚷着。真正需要明确的权责利关系、需要重构的业务流程、需要优化的组织架构半天不见动静,口号、文件、PPT却一个也不少。

长此以往,员工的激情早被消耗殆尽。现在说的转型也是相同的道理,如今,举国上下都在畅谈“互联网+”、“大数据×”,各运营商又在跃跃欲试,一轮新的战略规划袭来,各种高大上的战略目标、愿景伴随着一大堆PPT又要下发到各基层公司。可这一切真的有用么?

如今,广东电信希望借调整人员结构重构自己,并由此走上智能化的转型之路。恐怕又将是“看上去很美”的一场默剧而已。

4.几句闲话

说点儿题外话,其实无论是减员增效还是结构调整,运营商现在最紧迫的任务还真是认清回答三个问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看似简单的三个问题却难以真正描述清楚。

这背后最大的原因恐怕还是不能诚实面对自己。在我看来,所谓诚实面对,就是要真实、诚恳地接受自己全部的能力、目标以及缺陷,而非高高在上躲在温室里“纸上谈兵”。

自我感觉良好,最终会导致自己“坐井观天”。

这句话适用对象不仅是组织,还有个人。

最后以《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的一句话来结尾吧:领导人的主要职责在于创造一种让有创作才华的人用武之地的气氛。

想想看,你所在的地方是这样吗?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