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台
`
2013/12/2 17:12
陆益民:中国联通在经营中的版权保护
0
0

11月30日消息,第六届中国版权年会于今日在北京召开。中国联通公司总经理陆益民在会上发表了演讲。

陆益民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给版权经营和保护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制作盗版更加容易,产权归属的问题更加复杂,有效维权更加困难。

在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版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同时,陆益民还和与会成员分享了中国联通在互联网经营方面的实际探索的经验。

陆益民:中国联通在经营中的版权保护

  中国联通公司总经理陆益民

以下是中国联通公司总经理陆益民的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高兴参加这次论坛,也借机会代表我个人,以及代表中国联通向本届版权年会主办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联通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这次论坛将移动互联网版权运营与保护作为主题,我认为意义深远。刚才几位领导和嘉宾的演讲,都非常的精彩,使我深受启发。

下面我想借这次机会就移动互联网版权运营和保护谈一些体会和思考,供大家交流。

今天我主要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移动互联网时代版权运营与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该说毫无疑问移动互联网是当今全球最为活跃,最具潜力的发展领域,不仅把整个信息产业带入新的快速发展的通道,而且正在以更快的节奏对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乃至人类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某种程度上讲,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近几十年来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创新,过去希望想的到却做不到,甚至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应该说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都成为了现实。

从本质上讲,移动互联网依然是信息传播的新的手段,人类从语言到文字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里应该说电信行业的发展实际上在信息传播里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这种技术的升级和变革应该说是节奏越来越快,大家都知道从1838年摩尔发明电报以来,全球信息通信业实现从电报到电话,从模拟到数字,从固定通话到移动通话,从窄带到宽带,从固定宽带到移动宽带。这个创新过程本身也是整个通信业颠覆了革命性的过程,特别伴随着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许多新模式不断催生,许多旧模式不断被打破。这其中就包括版权运营与保护,我们今天讨论这个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从信息技术的演进历程来看,移动互联网应该是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升级,它继承互联网虚拟、动向等基本精神。刚才讲的互联网本质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同时它也增强了移动互联网新的特性,它主要是什么特性?就是移动、私密、定位等新的特征。由于秉承了虚拟文化,越来越多人类活动通过网络实现,比如大家现在非常熟悉的电子商务,在线阅读、网络游戏等等,由于移动互联网秉承了开放的理念,打破了产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封闭,产业之间相互渗透,跨届的融合。也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秉承了共享的精神,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人人都可以交换数据,正是因为这些特性,所以改变了很多生活的方式,我们信息传播的形态,这里头对我们出版界、版权保护也同样带来了新的挑战。

应该说客观的来说,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给版权经营和保护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这里主要几个挑战,一是盗版行为更加容易。由于网络传播广泛和便捷,盗版行为很容易传播,这对正版产业造成巨大冲击,严重损害了著作权人及产业链各方人,对创作者的热情造成了伤害,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刚才莫言先生讲的体会,确实是受到这种冲击的非常大的体验者。

这里头应该说互联网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是它的盗版代价和成本应该说大幅度降低,过去盗版图书至少有印刷的成本,现在盗版可能就是几个键盘操作就可以复制,所以这样说,应该说盗版是更加容易,更加简便,更加节约成本。

第二个挑战来说,就是产权归属的问题更加复杂。网络运营各类作品,我们在网络运营实践中确实也面临这个挑战,网络运营各个作品涉及的权利主体更加复杂,现在版权交易方越来越多,同时内容上集成文字、图片等各种形式,因为这些东西的出现使网络版权归属也缺乏遵循的标准,这些标准界定就更加复杂。对于海量运营的版权企业来说,困难越来越大,这是第二个问题版权归属比原来更复杂。

第三有效维权更加困难。著作权人诉讼维权取证困难,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在这方面大家有很多身受其害,这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我们在版权保护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这些年在这方面,我们的版权通过互联网放大,实际上创造的效益确实也是越来越大。比如我们互联网一些电影和电视作品也是借助与网络平台实现版权效益最大化。我们大家都知道有的选秀节目网络独播权价格就超过上亿元,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用户量也在高速增长,网络文学收益也非常可观。今年有的网络作家一个人的版税就超过3300万,网络发展也在促进整个版权版税事业发展,也是扩大你的收入规模。

所以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版权运营既面临挑战更面临重大机遇,这是我讲的第一部分,就是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版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个我想借这个机会介绍中国联通在互联网经营方面的实际或者探索。作为一家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中央企业,作为国家基础通信和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中国联通对于创新和版权的重视是鲜明的,一贯的。应该说我们今天的中国联通是2008年新一轮电信改革以后的中国联通。2009年,中国联通创造了改变世界的体验理念,持续推进了各个领域的创新与转型。面对移动互联网新的机遇,全力实施3G领先与一体化战略,在移动宽带领域形成明显的差异化优势。从实践来看,网络、终端、应用三个要素共同驱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这三个方面实际上中国联通应该说在这几年在整个产业都是先行者、领导者。

2009年以来中国联通以超常规的速度投入数千亿元,迅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WCDMA制式第三代移动网络。去年全网宽带数据达到21兆,今年年底我们将全网升速到42兆速度。我们3G网络的建设是为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铺建畅通的高速公路。大家知道移动互联网如果没有高速公路是不行的,这几年中国联通在高速公路建设上花费巨大的投资。

另一方面,有了高速公路没有车是不行的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中国联通又积极实施终端。2010年10月1日,当时的智能终端非常普及。2010年我们首先引入了iphone,但是光有高端的智能终端拉动并不足以对整个产业链产生巨大影响。但是苹果iphone的引入实际上是对智能终端整个应用产生了非常好的产业模式,之后中国联通又积极的在创造,低成本低价的智能终端的普及。所以在2010年中国联通也花了上百亿元的终端补贴,在普及千元智能机。现在到目前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和苹果基本相当的性能的智能手机,国产的像联想华为这些终端大概是千元左右。我们通过高端的拉动,通过千元智能机补贴,实际在快速普及智能手机。经过联通这两年的努力,在终端补贴上有400多亿,就是为了快速普及移动智能终端在消费者中的认可。经过这几年,我们在11亿手机用户里,智能终端普及数越来越多,刚才说6亿多的用户里,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4亿,这是中国联通在行业对于智能终端普及作为重大战略来普及。

应用靠的是彦宏,很多互联网企业投资,他们的贡献在我们网络上叠加了各种各样的应用,正是有几方大家共同的努力,才造就了今天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应该说短短几年,中国联通3G的用户数对联通业务发展也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是我们在对产业链的整个理解和实践,在此过程中中国联通也积极探索内容产品和应用的服务创新,并且我们中国联通也创造自己的应用商店,阅读音乐等业务,初步建立了版权运营与保护的新的模式。这里我们在版权保护也还是有一些探索,一是在管理层面上,我们规范与内容提供商的合同约束,实行版权审核制度,在集团成立加强版权集中管理,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我们在版权保护方面。现在有几个特性,移动互联网终端是有ID,一人一号的。第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版权收费要比在互联网时代容易,所以在这方面还是做了很多特别大的探索。

所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对相关作品权利来源合法性进行审核复合,实现有效过程监控。

三是在机制层面我们建立有效投诉争议处理渠道和流程,发现问题,组织内容提供商进行核查确认责任归属。

近年来通过与产业链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国联通在应用商店,音乐、阅读等领域的发展势头良好。同时中国联通还加强了资本层面和我们内容产业链的合作,比如说中国联通还与中国出版集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我们现在很有幸成为了中国出版传媒发起人,我们也还和中国电影集团建立紧密联系,这个实际上我们通过资本层面向内容产业链进行延伸,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简单介绍一下中国联通的在这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第三个方面,借此机会对版权保护一些展望和建议。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版权载体的数字化会越来越大。版权内容正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版权管理集中化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构建良好的移动互联网版权运营和行业生态,需要权利人、内容分发渠道、消费者、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借此机会也提几点希望,第一希望在产业链合作上取得新的突破,价值链上下游合作共赢是保障产业良性运转的前提,只有在各方参与者积极参与新模式中,共同把蛋糕做大,互利互益才能实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希望产业各方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下的版权运营的赢利和分成方式,实现版权人内容提供商的共赢。

第二在版权内容管理上取得共赢。实现这一点就需要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和广大著作权人,著作权管理组织可以作为权利人与运营企业,为权利人实现内容正版化。从源头控制内容版权真实有效。

第三希望在立法保护上取得新突破。当前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法律法规对版权保护起到很好的作用,网络作品传播是新兴业态,相关法律完善要与时俱进。我们建议立法活动综合考虑各方情况,促进移动互联网版权运营的健康发展。

面对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各方创作协作,一定能够开放更加美好,更加智慧新生活。最后预祝本届版权年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