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9月23日消息(云青)9月22日,2025科技青年论坛Meet the TR35 Summit 2025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发布仪式在上海举行,揭晓了入选名单。
图|2025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入选者(来源:《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
整体来看,TR35亚太区评选启动至今,位于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入选人数最多,以82人的数量领跑;新加坡以76人紧随其后;此外也有入选者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地。
其中量子科技领域,北京大学助理教授袁骁入选。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介绍:
袁晓开发并验证了一系列实用量子算法,推动量子计算在化学、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袁骁的研究聚焦于量子信息科学,致力于解决如何使量子计算走向实用化这一核心问题。他的工作系统性地连接了量子算法的理论设计、应用探索与实验实现,涵盖量子化学、量子材料和量子AI等交叉领域。
为突破量子硬件现阶段呈现出的局限性,袁骁提出并发展了多种高效量子算法。他提出的变分量子算法,通过动态构建浅层量子线路,实现高效量子模拟;其虚拟量子资源蒸馏理论框架,为在噪声设备上有效利用量子资源提供了新思路。
在应用层面,他将量子嵌入方法与量子计算相结合,模拟强关联材料的电子结构,并将其拓展至分子对接问题,为药物发现提供了量子解决方案。这些研究有效缩减了求解复杂问题所需的量子比特规模,展示了近期量子计算机的应用潜力。
为推动理论方案的物理实现,袁骁与实验团队紧密协作,在超导量子计算平台上实现了大规模量子化学模拟,并通过硬件优化和错误缓解技术将计算精度提升了约两个数量级。实现了 51 个量子比特的簇态制备与验证,为构建中等规模量子计算系统奠定了基础。
北京大学官方介绍:
袁骁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于2020年11月正式加入中心。他于2012年和2016年分别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获学士、博士学位,之后于2017年、2017-2019年、2019-2020年分别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兴趣包括量子计算、量子信息、量子资源理论等。截至2024年1月,袁骁博士在物理领域顶级国际会议及期刊发表论文87篇。加入中心后,袁骁博士创立量子模拟和量子信息实验室,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包括量子模拟算法设计、量子机器学习、量子基础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