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日结束的2012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宣布,到2013年,中国移动将在国内建设20万个TD-LTE基站。消息一出,产业链十分振奋。一周后,中国移动在杭州开启了首个TD-LTE网,普通用户通过Wi-Fi手机就能够真实体验TD-LTE。
一时间,TD-LTE似乎突然提速了。对于TD-LTE产业发展来说,这无疑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TD-LTE的提速也令业界关于TD-LTE的讨论也火热起来。试商用、分频谱、发牌照,人们对于TD-LTE越来越迫不及待。
而不少业内专家表示,目前TD-LTE规模试验还未结束,很多指标还没有得到验证。而TD-LTE产业链的成熟度更有待提高,现在讨论商用、牌照等问题还为时过早。
在终端芯片方面,大部分厂商仍在观望,产品成熟度低于预期。从目前的情况看,惟有政府和运营商的强力拉动才可能解终端芯片滞后之困。
在频谱方面,F频段已经划给TD-LTE,业界仍竭尽全力争取更低的优质频谱。700M频段的划分尚不明朗。有专家指出,通信业不应急功近利,谋求与广电的双赢方案才是当务之急。
而爱立信近日推出的GSM平滑升级TD-LTE方案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TD-LTE未来如何部署?站址问题如何解决,中国移动已经心中有数。
TD-LTE语音解决方案短期内将二选一,长期将过渡到VoLTE。有专家指出,TD-LTE语音方案不是不着急,而是受制于芯片的发展缓慢。
而在国际化方面,中国移动做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是仿佛仍然雷声大、雨点小。主流国际运营商继续全部倒向FDD阵营。国际化究竟应该怎么做?中国移动需要怎样的国际化?
本期《通信产业报》推出“五问TD-LTE”选题,从终端、频谱、升级、语音、国际化五方面探讨TD-LTE发展之道。TD-LTE需要的是专心做好规模试验,踏实提升产业链。待产业真正成熟之时,才有底气。
1 问终端:如何破解终端芯片发展滞后难题?
让产业链看到回报
每当谈到TD-LTE规模试验时,被诟病最多的就是终端芯片。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终端是目前TD-LTE面临的两大挑战之一。
前景不明,厂商观望
在TD-SCDMA发展过程中,终端芯片的滞后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直到现在,终端仍是制约TD-SCDMA推广的重要因素。有了TD-SCDMA的发展经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与中国移动在TD-LTE发展伊始就多次强调加快终端芯片发展的紧迫性。
然而,终端芯片今天再次成为拖累TD-LTE产业链的一环。业内多名专家表示终端芯片的成熟度似乎还不及测试仪表。
对于这个困扰产业链发展的“老问题”,TD技术论坛秘书长时光表示,现阶段,导致终端芯片发展较慢的原因来自两方面:首先是不确定因素,包括商用进度的不确定与频谱划分的不确定。其次是人们对终端芯片的高要求。
在不确定因素方面,时光表示:“频率分配将直接影响芯片的设计。与系统设备改动较小不同,如果频率方面有改动,整个芯片甚至终端都要改动。频率的不确定,使得终端芯片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方向都不确定。目前芯片厂商都很关注TD-LTE未来将工作在哪个频段,从技术角度讲,应该有更适合移动通信业务的频率指配给TD-LTE。
终端芯片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人们不断提高的要求。时光表示:“未来的网络是多种制式共存的,芯片将面对从800MHz到2.6GHz的各种频段,从GSM到TD-LTE的各种制式,从语音到视频互动等各种数据速率的业务。在复杂度增加的情况下,人们要求终端芯片的能耗要更低、集成度要更高,而同时又要求更低的价格,智能终端的价格动不动就在千元以下。总的来说,就是任务重价格低,这对终端芯片的挑战很大。”
让厂商看到回报
虽然TD-LTE终端芯片发展面临很多挑战,但是相比TD-SCDMA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在TD-LTE第一阶段规模实验中,已经有11家芯片厂商和多家终端厂商参与其中。目前,TD-LTE多模终端芯片的测试已经正式展开。
总结第一阶段规摸试验,尽管国际芯片厂商也积极加入进来,但在真正敢于做行业先锋的却很少。它们往往还是采取观望态度,期待TD-LTE牌照颁发,产业更明朗的时候才肯发力。加快TD-LTE终端芯片发展的重任还是落在了国内厂商身上。
而在国内厂商方面,表现抢眼的海思、创毅视讯等都不是TD-SCDMA主力厂商。而TD-SCDMA商用芯片大厂如联芯科技、展讯、联发科的进展却比较慢。而后者拥有大量TD-SCDMA商用芯片,TD-SCDMA开发经验丰富,在面对TD-LTE时本应更具优势。
是对于TD-LTE“信心不足”还是难以“两线作战”?人们不禁思考,它们在TD-SCDMA发展中是否得到了期望的回报?
其实,这部分厂商本应成为我国发展TD-LTE的中坚力量。我国政府和中国移动应该加强对这部分厂商的引导,使它们尽快赶上TD-LTE发展的步伐。时光表示,对于TD-LTE终端芯片的发展来说,也许让厂商看到回报是最重要的。TD-LTE能不能在技术条件和产业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在高速数据需求比较旺盛的局部地区、热点地区先用起来。这样厂商不仅投入,也能看到回报,这将推动终端芯片的发展。
2 问频谱:做强TD-LTE需要哪些频谱?
频谱分配受关注
对于无线通信来说,频谱是稀缺资源。频谱的优劣直接影响网络覆盖。为TD-LTE分配什么样的频谱,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热点。
TD-LTE频谱尚不明朗
目前,我国已经为TD-LTE规模试验划分了50M频谱,频段为2570MHz-2620MHz。业内普遍认为这一频段较高,不利于TD-LTE发展,并呼吁为TD-LTE划分更优质的频谱。未来,TD-LTE将使用什么频谱?目前还不明朗。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终端芯片厂商不敢大量投入,选择观望。而TD-LTE未来将采用什么语音解决方案,也将取决于分配什么样的频谱。
按照中国移动的预测,到2015年,发展TDD可能面临390M的频谱需求。而在很多专家看来,TDD的频谱需求可能会超过这个数字。
国家频谱管理研究所顾问何廷润表示,在TD-LTE商用初期,将是轻载的网络,这个时候对于频谱的需求还不明显。而到了发展中后期,网络压力变大,TD-LTE将需要更多频谱。
在国际上,欧盟仅将TDD定位为FDD的辅助网络,并将绝大部分频谱分配给了FDD。日本、美国也是如此。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曾表示,目前全球的TDD频谱资源状况十分严峻,FDD获得的大部分频谱是大块的频段,而TDD获得的频谱往往是FDD分配后剩下的零碎频段。
焦点在低频段频谱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称,小灵通使用的1.9GHz F频段以后将用于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这无疑是对TD-LTE的利好。然而,对于中国移动期盼的低频段频谱,还未涉及。而低频段的优质频谱才是TD-LTE最需要的。以2GHz和700MHz两个频段的路径损耗为例,采用700MHz频段所用的站点仅仅是2GHz的33%。
目前,业界讨论最多的优质频谱主要是700M和450M频谱。700MHz频段是模拟电视转换成数字电视后在UHF频段空出的频率,能够被广播电视之外的系统使用,因此也被成为“数字红利频谱”。我国广电部门已经于1992年开始让出一部分频谱用于通信。
同时,我国已于2012年4月1日起停止对含有450-470MHz频段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型号核准,不再办理已取得含有该频段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书的延期手续。这部分频谱未来也有望用于TD-L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