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信业的一条爆炸性新闻当属高通放弃CDMA2000向UMB的演进研究开发计划,宣布“将专注于LTE(长期演进技术)的开发,原因是该技术已得到美国Verizon等运营商的支持”。
探究高通放弃的真正原因,对于当前处于关键时期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如何避免高通的覆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从制度经济学和技术垄断风险规避的原因做一个分析。
产业链竞争的失败是高通放弃UMB的罪魁祸首?
高通自己的官方解释是:因改技术(LTE)已得到美国Verizon等运营商的支持。我们都知道,Verizon作为全球最大拥有2亿用户的CDMA网络运营商,其技术选择决定对高通的企业战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貌似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有人据此推断,这是又一个产业链竞争失败的例证,尤其是对“技术先进”的UMB。
这个推断,应该说是一个从现象到现象的解释,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作为全球最大CDMA网络运营商的Verison冒着大量网络资产被“沉淀”的巨大风险竟然放弃了了向UMB演进?
这应当回答一个大家熟知的CDMA技术中绕不开的高通创建的专利盈利模式的问题,本质上是高通的技术垄断使得自己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以下事件仿佛犹在眼前:
高通声称:“任何一项3G标准都无法绕过高通公司的专利”
信产部研究院有关人士曾表示,“从2004年起中国有关方面就与高通进行过专利谈判,但高通要求与企业单独谈判,而不是与TD-SCDMA联盟谈判,“态度十分蛮横”,”
高通曾就专利问题与诺基亚等厂商争吵不休
在高通在全球挥舞专利的大棒威胁下,是理性的风险规避和选择,而不是所谓产业链原因,使得UMB被抛弃:
1)没有一个理性政府会允许在自己的土地上有外来者主导产业的标准话语主导权
2)没有一个理性的设备制造商会愿意白白奉献利润给别人
3)也没有一个运营商希望在设备采购上面临实质上一家垄断的设备供应商,造成自身网络建设成本的高涨
4)市场的消费者也不会选择无差异化的垄断盘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