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
`
2011/6/8 11:51
黄晓庆:TD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趋势
0
0

2011年6月8日,TD智能终端技术发展研讨会正式召开,C114中国通信网将同时直播。

主持人时光:非常感谢张局给我们做了这么精彩的演讲,刚才我听的过程中就像上课一样,张局教科书式的介绍非常全面,而且高度非常高,让我们看到了政府主管部门对发展智能终端的完整构想。接下来我们邀请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博士给我们做主题演讲,我们也非常想知道除了政府主管部门在智能终端发展方面都有哪些想法和部署之外,也非常渴望听到产业链的龙头,就是运营商中国移动对发展智能终端的想法和策略,下面欢迎黄博士给我们做主题演讲“TD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趋势”,欢迎黄博士!

黄晓庆:谢谢时总,大家早上好!千万别叫我博士,因为有人会搞糊涂我是不是博士,其实我不是博士,我是硕士。其实博士和硕士在中国很重要,在国外你说你是博士,他们会认为你这个人不会干活。

首先给大家讲讲我刚从以色列回来的一个感想,我星期一刚刚从以色列回来,我在大概六年前去过以色列,这次去以色列已经有六年的时间,十年前1995年我去过以色列,现在已经有十五年了,我认为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看,我感觉以色列和硅谷很像,但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以色列有很多很优秀,但不是特别大的公司。中国有很多大的企业。

以色列人很聪明,也有人说与以色列打交道不是很容易,以色列人很聪明,也很精明,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它和中国产业和市场、机会很互补,以色列实际上很聪明,而且他们有很多很独特的技术,很适合与我们工作的企业合作。我刚才特地把这个事儿讲到,这次去我体会很多。为什么先给大家讲这个事情呢?就是鼓励大家与以色列的公司合作,如果有机会可以参加展会、NWC等,他们专门有以色列厅,可以与他们交流。

我的演讲是关于TD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趋势,我结合最近一些工作与国际运营商之间的交流谈一谈。我在这里想跟大家讲的是,智能终端重要性毋庸置疑了,而很多人认为苹果是没有太多的技术,但很会搞时尚的公司,把别人的技术抄走了,然后搞的比别人更好,更时尚。通过我这几年的工作,我认为苹果绝对不是只会搞时尚的公司,是技术上非常有实力的公司。

可以说苹果用一家之力力挺全世界相关公司的竞争,到现在还没有败下,我觉得很令人佩服,在2007年它推出iPhone的时候,大家觉得iPhone很酷,但有人说iPhone没什么。我可以告诉你,经过五年的努力,我们基本赶上了iPhone的水平,原来我们说2010年我们赶上iPhone,我们确实赶上了,但还有一个技术赶不上,就是多点触摸。最近最好的iPhone手机,拿到我们研究院测还是不如苹果,但我们在多任务操作系统赶上苹果了,在显示赶上苹果了,在开放性、API很多领域都赶上了,但多点触摸苹果还是很有实力。

我们说这一点是想告诉大家,实际上这场竞争对我们所有消费者都是福音,对我们大家都是一件好事儿,但我们现在还需要努力。

运营商的未来,除了网络之外,还需要建终端和应用领域的测试,很多人都问运营商怎么与互联网公司竞争?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的回答是,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是互补的,不是竞争的,当然,一定会出现一个Google会搞云计算中心,也会出现微软搞云计算中心,但实际上没有什么竞争关系,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会为运营商服务的公司,有多少公司能到青海、东北、黑龙江弄一个大棚弄一个仓储式的技术研究中心,投入几十亿、上百亿做这个事儿,这就是运营商的活,所以为了降低大家共同的成本,为了使大家能够一起与Google和微软、亚马逊竞争,很明显,在未来的产业里实际上是一个互补,没有竞争的关系。

良好的用户体验不但是一个对用户负责任的态度,很有可能是你自己生存的需求。以前我们觉得把用户体验做好点,让用户体验更好用一点。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说难听点,如果你用户体验做得不好,就没有人用你的东西,换句话说你也就死了。中国移动做Ophone有所体会,要把用户体验做好是非常不容易的。以前我们做业务规范做出来,有十个功能,然后让每个人去做,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良莠不全,有的好有的不好。总体业务开发,那些业务在我们整体业务中占据很小的收入,它没有产生影响,我们也不觉得它产生什么影响。

现在不一样了,如果我们不把用户体验做好,用户就不是我们的了,这是很可怕的,用户说我是苹果的用户,总体来说,用户体验已经成为互联网应用发展中的首要任务。包括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体验度不好也没有人用,要把用户体验做好真的很不容易。

系统终端OS系统级的安全不可或缺,但做到这一点又非常不容易,这需要用户在硬件、系统、软件操作有全面的保护,也就是说我用这个手机以后很放心,不用担心有人盗我的话费,不会担心我的数据被丢失,更不会担心间谍软件或其它软件跟踪。

怎么做到这一点,一定要从系统级,说难听点的话要从操作系统启动层面开始,就是可运算平台的建设角度来说,得从操作系统启动程序开始,从你开机的那一刹那,执行的第一条指令开始,要对这个系统的安全负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所需要解决的工作还是任重而道远。

总之,现在Android太开放了,我说的开放意思是漏洞很多,需要我们解决问题。

需要把操作系统做成功,很多人忽略了一点,我做操作系统,与竞争系统一比我都不弱,凭什么我不成功呢?实际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发者,如果你没有大量的开发者,就不会有大量的应用,如果你没有大量的应用就不会有大量的劳动力、消费者使用,带来的结果,它是一个“滚雪球”的效应,滚着滚着停不住了,别人再想成为滚雪球就很难。Windows很多年没有变了,打了对Windows已经很疲倦了,为什么微软在PC工业里还这么强势呢?

美国有句俗话,我们不怕微软那六万人(微软有六万员工),怕的是微软后面的六百万开发者,就是软件工业、大企业、政府、学校、民间,开发Windows程序的人,这些人形成了原生的文化,所以,我们在采用操作系统战略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开发者,要是没有开发者就很难。你说要建立很多开发者的群体也很难。为什么会变成一个Windows开发者群体?后来Linux起来以后,Linux也有开发者群体,但经过这么多年博弈,还是没有办法战神Windows开发者群体,因为他已经站到这个位置了。

TD手机的发展,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TD-SCDMA中我们研究院一个核心的努力,把它的水平拉到和WCDMA对等,包含标准、一次性测试,现场手机的使用体验,一直向上延伸到操作系统,以及核心芯片。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可以很欣慰地告诉大家,我们可以基本上达到和WCDMA对等的水平。

在这儿,我特别想提到Marvell 3.0的解决方案,让我们知道Build Marvell材料成本,每个企业有自己的工业需求,但材料成本达到中低端WCDMA手机的国际行情材料相等或更低的水平,无论在座应用的还是为WCDMA开发终端的都应该感到欣慰,某种程度上有了Marvell就会有第二家、第三家芯片制造商开发出芯片。从产品角度上来说,包括Marvell公司在内,很多人都要推出WCDMA、TD-SCDMA和三模的单芯片结果按某种程度上来讲,如果每一支TD手机能到国外漫游到W的网上,如果它的成本还是和W成本相等的,如果我是消费者也想,中国移动TD三模的智能终端只比中国联通W智能终端有独特之处,所以我认为三模绝对是一个方向。高通号称马上要推出四模,加上CDMA2000,现在苹果的iPhone不知道是iPhone4S还是iPhone5,所以iPhone4S可能是全球真正使用的,就是高通已经有这个功能,就是三模,CDMA2000、WCDMA、TD-SCDMA,据我所知有一个手机卖这个,它有这个功能,好像Blackberry Store2有这个功能,随着半导体的技术前进,半导体技术的导线精度,到了40纳米的水平,我们完全可以预测到未来的终端很有可能是全模的。

我这次到以色列碰到一个公司,这个公司说他们做了一个芯片,这个芯片的面积只有45平方毫米,相当于是50nm(5毫米×9毫米),他说这个芯片可以同时做三个芯片,全部是软的,可以做LTE,可以做SCDM和GSM,我们为LTE时代提出了单卡、双带的技术,我们与很多芯片制造商交流,很多制造商以前我们没有考虑,所以这个芯片做不了。甚至有人说这不可能,我去以色列有的人能同时做三模的小芯片。所以,从技术角度来讲,我们今天看到的进步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这次我去以色列与M实验室的专家交流,我发现在同样的数据通讯速度的功耗,替代不了W和LTE的功耗,有人曾经说28纳米才能做出LTE功耗,有人说维持1兆的功率速度,同样的功率速度下,它的功耗低于WCDMA和TD-SCDMA,很简单,因为它的代空时间比较低,功耗的主要原因是射频、功率放大器在工作,在LTE时代,比如速度下行100M,上行50M,传同样的数据,我的射频放大器开启的时间是比较晚的,所以我的总功耗比较低,因为我的调制水平很高。这个道理一讲大家都明白了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LTE的时代,手机的续航时间,在同样的应用层面下应该会更长。所以,我们到LTE时代,同等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它的功耗应该是下降的。当然到LTE时代,看视频是不同等的体验时代,也就是说你的体验可以更好。

下一步智能终端,尤其TD智能终端当中,我们需要推动TD-LTE终端特别是TD-LTE和FDD-LTE的联合发展,经过我们多年的努力,这次TD的历程真的是一场长征,但经过我们多年的努力,现在全球已经有二十多家运营商宣布要采用TD-SCDMA的技术,现在全球已经有六十多加要做FDD-LTE技术,我们任重而道远,但现在有一百多家运营商频率在等着拍卖,全球90%的频率放在那儿,总的有人去买,总的有人去干。大家也在想办法,让FDD-LTE商用之前,我们的TD-LTE已经占领全世界了,这也是一场建设,希望大家推动TD-SCDMA终端和FDD-LTE联合终端建设,这样就没有任何理由,任何产业链都会进入这个领域。因为要卖语音,总有几个农民要打电话,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产业一定会健康发展,以后我们大家会慢慢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认为我们这个产业还是方兴未艾,TD的互联网优势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这次去以色列,很多的分析师和专家在那儿演讲,把TD的优势讲出来了,不是中国人在那儿瞎忽悠,从美国回去的以色列人讲的。

我们在智能终端领域经过了很多年的努力,中国移动从2007年开始对开始OMS这个项目,2008年又积极参与部里的专项合高机的技术软件项目,这几年做下来确实有很多的经验和体会,这里我提出一个观点,从我们联合创新实验室,就是中国移动和软银、摩卡峰和Wack,这已经成为全球运营商的新兴组织,Wack有几十家运营商,基本代表了全球主流的运营商在里面,目的是大家一起来建设一个运营商为核心的应用联合组织,包括我们可以联合来开发App Store的组织。

终端平台归根到底是运营商为自己的应用和服务展开的定制行为,传统的运营商,由于我们太区域化,互联网公司都是全球的,我们要成为一个WAP,其实WAP没用,有用的时候大家要一起想未来干点什么事儿,移动互联网定制智能手机应该大家一起联合起来,好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有了智能终端,还有云,就是云和端,如果能够联合,就有可能出现一支终端,这支终端里包含了全球所有运营商的定制要求。这样大家就摆平了,某种意义上每一个终端制造商日子都好过了,把功能放在一个手机里,全球终端商进行定制,然后里面放一个SIM,中国移动的SIM放进去,中国移动的定制需求出来了,中国联通SIM放进去,中国联通的定制需求出来了。我们竞争的是客户的眼球,但我们的用户还是我们的用户,实际上竞争的是用户体验。首先还得要竞争用户的眼球。这样的事物一定会给我们产业带来一种清新的空气,IBM一直讲一种策略,实际上有的时候是我们进入一个时代,就是竞争与合作是联合的,基础设施大家都是联合的,我们还可以竞争客户,在服务上面的竞争,基础设施在技术方面就是这样的。

中国是最大的手机制造国,我们是制造手机的,打什么牌子,可能很多情况下都不知道,也许制造的是全球顶尖的品牌。联合的力量是非常厉害的,未来智能终端发展的模式就是要利用公板的模式,换句话说我们要进行社会化的智能终端平台建设,这让我想起了当年80年代PC的工业化,因为当年IBM做了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叫IBM PC。后来这个标准就把Intel和微软把它给破了。因为IBM已经把它放在公开的市场,后来叫做ISA,出现了克隆时代,IBM定了一个标准,它的标准是开放的,自然而然就成为工业标准,等到IBM想改它的时候已经改不了了,IBM发现它失去控制,变成英特尔和微软控制的东西,所以IBM把它给改了,变成Micro Channel,但他已经做不了,后来发现Windows他控制不了了,就做OS2,我们大家都知道OS2发生了什么事情,换句话说一旦它形成了一个基本合理的标准,大家都可以干,谁也阻挡不了。

我们也出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与iPhone相等水平的一只手机,比如iPhone3手机成本只要100美金,iPhone4成本只要50美金,我们出这样的参考,那我认为剩下的就是历史了。这是需要我们努力的,这也符合中国产业的发展方向,也符合我们上千家终端公司,上万家品牌发展方向,这些人都把它卖到全世界190个国家和地区,一旦我们有双模、三模,甚至四模以后,我们就统一了全球智能终端的发展。

最后,给大家做一点简单的小广告,大家一直想Ophone到底和Android有什么区别?Ophone和Android最重大的东西不是区别,还是统一性,我们强调的是Android的价格。Android非常的开放,我们非常支持,它是一个开源的项目,开源的软件现在最伟大的就是Linux,Android就是在Linux的基础上发展8的,以Java作为它主要应用程序的新的应用开发平台。但Java也不是新的应用开发平台,Java也是一个很成熟的开发平台。实际上Android是结合了LinuxC和C++、Java的一种综合性互联网平台。

所以,Android是一个很开放的平台,Android+就是Ophone一个很重要的战略,我们不要破坏它的开放性,也不要破坏它对开发者的整体支持,但我们要加上安全、要加上用户体验,要加上中国味道的消费者需求,还要加上运营商的基本业务。中国移动有九大业务基地,每一个业务基地都有很重要的核心业务,怎么样把他们应用有机、生动地融合到操作系统里面去,很多时候深度深到当你使用应用的时候,它的业务是融合到你的系统里,比如IOS5说,他在每一个苹果本身的应用里,包括照相机都融合了Twitter,大家说下一步是不是融合新浪微博呢?为什么不可以融合1394客呢?总体说我就不相信Twitter和新浪微博有什么交易,但它可以融合到系统的核心应用里,这个层面上,Android+这样的重要性,我认为这种Android+的策略一定会成为很多运营商未来定制策略一个很核心的东西。

手机市场上纯的Android手机有没有?我认为基本上没有,除了Google的Nextsas可以说简单是纯的,三星有Swap,摩托罗拉有一个Motobrock,每个规定都有一个“+”,我们也与Google核心领导层进行交流,他们也非常认可Android+的策略,这也是未来中国移动发展的重要核心。你卖一个山寨机到任何国家,到印度也得加上“I”,加上印度的元素,这个策略是非常正确的。

中国移动希望做的一件事情是创造一个开放的平台,创造一个安全的平台,希望它能够成为各种业务,各种应用者和开发者能够大展拳脚的位置。不排除已经有的Android Market的应用,同时也支持中国移动自己的应用和开发者,我们移动商城也有很多开发者,我们的移动商城也有很多适合于中国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在这个基础上增加很多应用开发的功能。我们现在正在策划,把一些防克隆,防盗版的技术放进Ophone里面去。将来我们也会把大型游戏平台放到Ophone里,也在策划Windows API程序安装在Ophone平台上,当然你需要重新编译,但不需要重新开发。我们的目的是做出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这个平台上,因为我们无法掌控Android的程序,就没有办法做到,只有在Ophone上做这些事情。

我们中国移动希望以开放的心态与产业界各方携手共同推进TD产业繁荣。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