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网
`
2010/9/26 10:30
张海涛:12试点推广NGB 实现全国有线电视数字化
0
0

9月26日消息,近日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在上海表示要在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推广部署NGB,指导全国有线电视数字化。

日前,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听取了上海东方有线网络公司关于依托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推进三网融合的工作汇报。

会议上,张海涛提出总局科技司要进一步与上海市沟通,要在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推广部署NGB,指导全国有线电视数字化。在标准制定上,要尊重客观规律,处理好眼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避免出现偏差,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此外,在听取了上海东方有线网络公司的汇报以后,张海涛予以充分肯定,并指出三网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NGB是广电推进三网融合的重要任务。

据了解,今年7月份,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提出了NGB十年发展规划,同时明确NGB发展分“三个阶段走”:

第一阶段(2010-2012年),研究三网融合战略下的NGB技术路线、运营机制、产业政策,研究NGB网络架构、业务体系、安全与管理体系,重点发展支撑三网融合的业务平台、融合广播和交互功能的新型宽带接入技术、家庭物联网络、终端技术、内容保护等关键技术。研发支撑NGB的成套网络装备、业务应用与支撑系统、核心芯片、软件、家庭物联网络设备和用户终端,研究基于NGB数字内容服务系统解决方案,完成标准框架和相关标准的制定,为NGB的示范、建设奠定基础。

选取国内有影响力的若干城市开展三网融合业务的试点示范。改造、建设有线电视双向接入网络,建设连接全国部分城市的NGB核心网络,建设连接国内主要内容提供商的内容交换服务网,建设支撑跨域服务的业务交换平台。重点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过程中所形成的高清视频类、全媒体信息类、网络娱乐类、网络教育类、家庭服务类等新兴业务的普及,开展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示范运营,试验示范3D电视业务和家庭物联网服务,初步建立基于互动电视业务的跨域业务运营示范区。

在研究、示范和建设的基础上,完善NGB产业与创新体系,营造快速发展环境,为实现NGB规模建设完成必要的技术准备、产业准备、业务模式和运营体制准备。

第二阶段(2013-2015年),研究有线无线相结合的NGB网络架构,研究支持超高速、超大容量、高效率、可重构的网络技术;研发低成本、低能耗、适合于三网融合的安全设备、有线无线结合的新型宽带接入系统、智慧家庭网络与终端设备以及NGB物联网络系统;开发基于NGB开放业务平台和开放接口的各类三网融合业务应用系统,大力推动NGB网络新型业务开发,实现NGB业务创新的群集效应;完善NGB标准体系,完成NGB全国推广的技术和产业化准备。

在第一阶段试点示范的基础上,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建设规模化的、具备NGB主要功能和技术特征的、覆盖全国的运营网络和监管网络,基本形成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NGB监管体系,全面支持三网融合的全媒体全业务的开展,从功能和性能上达到与电信网平等竞争与合作的水平,取得三网融合实质性进展。

第三阶段(2016-2019年),根据NGB的整体目标,面向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结合技术、业务和安全管理的最新发展,持续推动NGB自主创新工作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建成覆盖全国3亿家庭、有线无线结合、支持物联网功能和业务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全面推进高效可信的三网融合业务,实现全网业务的快速部署与管理,广泛创新网络文化传播服务,将NGB建成为国家网络文化传播和社会信息服务的主要基础设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提升国家信息化水平。

在这三个阶段中,其中要求到2015年,广电需要建成规模化的、具备NGB主要功能和技术特征的、覆盖全国的运营网络和监管网络。

同时,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也曾表示广电总局正在加快城市有线网络数字化升级改造,加快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加快网络整合,确保到今年底基本实现一省一网。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19个省份完成或大部分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工作。其中北京、天津、陕西、广西、海南、吉林、江苏、贵州等8个省份全部完成省市县网络整合;而河北、安徽、江西、湖南、云南、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河南、浙江等11个省份,在前期完成了大部分市县或主要城市的网络整合,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有线电视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