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与技术洞察公司Gartner最新发布的2025中国信息与通信技术成熟度曲线评估并详细分析了当前中国CIO群体备受关注的26项关键创新,帮助CIO更好地利用这些技术为同时实现IT与业务成果找到更为平衡的方法。
在2025中国信息与通信技术成熟度曲线中,我们首次引入了“平衡游戏”的理念和对应框架,并将创新技术嵌入其中,揭示了CIO工作需更注重投入和产出,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新技术,三大平衡分别为:
· 技术创新与价值交付的平衡
· IT成果与业务成果的平衡
· “运营”与“变革”的平衡
此外,我们移除了一些CIO群体不再关注的技术,例如SD-WAN;同时也根据政策法规以及市场趋势等引入若干新的技术;另外有一部分创新技术的位置发生了明显变化,我们也予以调整,确保其反映当下的市场趋势和期待。
Gartner研究总监李晶表示:“今年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参见图1)及其所选的创新技术不仅基于客户问询,也基于 Gartner认为能为中国各类企业在业务与IT层面带来显著价值的技术。有四项关键创新技术在影响力评级中尤为突出,分别是:可持续数据中心、中国的行业云平台、AI智能体以及中国的智能运维。”
图1:2025年中国信息与通信技术成熟度曲线
可持续数据中心
可持续数据中心是满足高可持续性标准的服务设施,可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采用循环经济来减少温室气体(GHG)排放和IT服务运行的环境足迹。
Gartner研究总监张吟铃女士表示:“可持续数据中心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企业实现环境可持续性目标、降低运营成本并实现成本优化目标。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提供商需要开发可持续产品、 更高效的冷却解决方案和管理平台,以支持数据中心运营商实现可持续性目标。”
AI 智能体
AI智能体是自主或半自主的软件实体,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在数字或物理环境中进行感知、做出决策、采取行动并实现目标。
Gartner研究总监李晶表示:“AI智能体可以依托其自动化能力,革新消费、工业、数据分析、内容创作和物流等众多行业和应用场景;同时还可以实现智能决策,并能够与周围环境进行智能交互。”
中国的行业云平台
行业云平台(ICP)在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基础之上组合不同的能力模块,最终打包形成一个产品,从而实现行业特定的业务成果。其核心能力通常包括行业数据编织、具有封装业务能力(PBC)的交易平台、组装工具和其他平台创新功能。中国的IT领导者可利用此类平台提供的组装式能力,满足行业特有的适应性和敏捷性需求,应对不断加速出现的颠覆性变革。
Gartner研究总监李晶表示:“在中国,部分技术厂商(如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行业软件提供商和独立软件厂商)正推出集成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基础设施即服务服务模式的行业云平台,提供特定于行业的功能以及灵活的解决方案。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中国国有企业,也在实施和引进行业云平台,从而保持数字化转型与政府政策方向的一致性,促成业务模式转型。这些新兴的业务平台利用可组装的封装业务能力、相关交易市场以及数据编织,并通过与融合团队协作来实现创新方法,从而更快地适应变化,增强平台的适应性。”
中国的智能运维
IT智能运维(AIOps)通过AI算法处理来自各种来源的数据,从而产生洞察,帮助改进IT运维。这些数据来源包括来自监测工具的遥测数据、来自可观测性平台的开放式遥测数据、 来自日志监测和分析工具/平台的日志数据,有时还包括IT运营管理(ITOM)工具(如配置管理数据库工具)以及IT服务管理工具的数据。
Gartner研究总监李晶表示:“智能运维对业务的影响将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过识别和关联相关事件来减少告警疲劳,从而提升生产力,使运维人员能够专注于数量更少、重要性更高的事件。其次,减少根因识别以及增强、加速或自动进行补救所需的时间和工作量,从而提升服务可用性,降低分类成本。 再次,从数据量和复杂度不断提升的监控遥测中挖掘数据价值来提升运维的价值,人工运维已无法满足此类工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