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2025/3/21 10:31

DeepSeek时代,SD-WAN融合AI大模型打造智能网络新体验

厂商供稿  

3月15日 “DeepSeek时代企业AI应用创新实践沙龙”在深圳成功举办。本次沙龙以“AI大模型赋能企业重塑增长”为主题,聚焦新质生产力、品牌出海及AI大模型的确定性机会,以推动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

光联受邀出席,与深圳制造行业头部客户CIO共同探讨身处AI时代的浪潮,企业如何发展AI应用与保持创新实践,光联产品总监刘超发表了题为《SD-WAN融合AI大模型打造智能网络新体验》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光联在SD-WAN与AI大模型融合创新方面的最新实践与成果。

AI大模型时代,企业WAN 网络架构面临新挑战

刘超在演讲中指出,随着AI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对安全的SD-WAN解决方案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AI大模型的部署及智能体应用的落地带来了大容量、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挑战,暴露出企业网络架构复杂、建设运维成本高、管理效率低 、关键应用体验差、网络安全性可靠性低的五大痛点;在多云架构、混合云部署的趋势下,传统的WAN架构已难以满足企业高效、安全、稳定的网络需求。

基于大模型的网络场景包括:基于私有云或一体机部署的“分支-总部-大模型”场景;基于公有云IaaS/PaaS部署的“分支-公有云”场景;以及基于MaaS服务的“分支-API”场景。

光联SD-WAN解决方案

*光联SD-WAN解决方案架构图*

刘超详细介绍了光联针对企业网络常见五大痛点的安全SD-WAN解决方案,旨在帮助企业简化网络架构、降低建设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效率、优化关键应用体验,并通过收敛暴露面、加强安全防护能力及SOC托管运营,全面提升客户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方案亮点:

分支边界部署网安融合网关,减少设备数量,降低建设成本和运维复杂度;移动办公场景使用零信任客户端接入。有效减少网络暴露面,通过边界安全防护和接入身份安全管理保障网络安全。

基于骨干实现全球分支高速互联,有效解决长距离通讯的丢包、抖动、时延等问题,提供SLA服务品质保障,显著提升关键应用体验。

基于网安融合控制器,光联提供轻资产、全托管NSOC网安融合服务。客户无需自己购买设备、找运营商申请线路、解决物业进线、设备和线路开通调试、网络监控和故障排查解决等问题,所有环节光联以服务形态交付,客户仅需以月租或年租购买服务即可。

接下来,他进一步展示了海外大模型访问优化场景解决方案,重点阐述了在国内大模型访问海外应用和国内访问海外大模型服务这两种情况下,如何通过AI大模型技术赋能SD-WAN,为企业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智能网络体验。

*海外大模型访问优化场景解决方案架构图*

方案亮点:

网安融合分支设备,实现精准区分国内外应用访问流量,国内流量本地出局,海外流量路由到就近POP点;

部署零信任移动办公软终端实现身份精准识别与权限控制,同时具备数据防泄漏、病毒查杀等All-in-One功能;

满足工信部/信通院跨境服务“五真实”要求。

光联世纪的核心能力:技术+资源+运维

作为一家以网络托管服务为专长的MSP服务提供商,光联具备二类运营商资质,并与华为等多家主流厂商合作多年。光联通过华为设备与自身全托管MSP服务的结合,为企业提供了专业、可靠、省心的网络服务。

专业技术团队:光联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从网络规划设计到交付实施的全流程服务,确保项目高效快速上线。

全球骨干网络资源:光联在全球拥有219个POP节点,构建了全程光纤骨干网络,能够优化全球任意节点的网络质量,降低延迟和丢包率,提升企业的应用体验。

NSOC运维中心:光联通过NSOC中心为客户提供7*24小时全托管网安运维服务,实时监控网络质量和安全威胁,确保企业网络的安全与稳定。

拥抱AI,共创未来

AI大模型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大模型的应用也将显著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然而,企业也面临着技术落地、数据安全、网络架构升级等多重挑战。光联世纪通过SD-WAN与AI大模型的融合,帮助企业应对这些挑战,实现智能化、全球化、安全化的网络升级,助力企业在不确定的时代寻找新增长、新发展、新动能。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