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开始接入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我国互联网的接入速度也逐渐大提速,从拨号上网的33.6K、56K,演变出速度更快的ISDN、ADSL我国逐渐进入了宽带时代。1M、2M甚至4M的宽带接入现在已是随手可得。
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17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3.38亿人互联网用户中,宽带用户数达到了3.2亿人。其中采用无线方式接入的用户也巨幅增加。
6月15日,来自东京的一条消息引起了
无线通信产业界的极大关注。正在此间召开的国家标准化组织的一次会议上,我国自主研制的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WAPI的提案获得通过,将作为独立标准重新进入国际标准流程。
“这是2004年第十五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之后,美方第一次开始履行‘推进WAPI成为国际标准’承诺的标志性事件。”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常务理事李进良教授评论说,中美双方第一次在WAPI的国际标准推进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均已支持WAPI标准,这项自主技术已经在我国开始蓬勃发展,这是WAPI重启国际标准进程的一个重大背景。
互联网进入中国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从速度极其缓慢而其价格高昂的“拨号”到各种各样的“宽带接入”,从有线到更加便捷的无线,再到高速、安全的无线接入,这是消费者不断享受到技术带来的更多福祉的过程。同样,是我国研发人员、产业界坚持自主创新的拼搏过程。
下载速度:从“几个小时下载一个文档”到快速传输任何信息
WAPI产业联盟秘书长秦志强对10多年前第一次上网仍然记忆犹新。
“第一次使用拨号接入互联网之时,使用9600bps的MODEM拨号上网,缓慢的速度丝毫不能阻挡对电缆另一端信息的期待,为等待一份电子文档的下载在电脑前一坐数小时相信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的经历。”秦志强说。
1994年,中国刚刚接入互联网,成为第77个接入国家,当时接入互联网的大部分是科研机构、学校和想通过互联网获取专业资料的专业人士。
自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引进中国,人们从简单的文本信息获取,到现今的多媒体业务使用,从笨重的台式机到小巧轻便的上网本,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技术的变化是何其令人惊叹,而其中宽带接入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是引领互联网应用技术前进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56K MODEM到ISDN,再到DSL技术的发展,随着接入带宽的逐渐提升,也带来了互联网新的应用,互联网不再需要专业人士才可以使用,人们在网络上聊天、看新闻、下载所需的信息。从一些小的细节可以发现互联网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人的预期,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现今使用最为频繁的协议,使用至今,HTTP真的是互联网“超”文本的传输手段了,几乎能够想到的任何信息、任何媒体形式,均可为互联网所承载。
如今,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动辄数兆大小的照片、文档,我们通过互联网和远在天涯海角的亲朋通过视频通话,我们可以再电脑上观看电视短片……
现在512Kbps的ADSL已经成为最低的接入速度,在南方,光纤到户甚至已经成为新建楼宇的标准配置,EPON、GPON也已经到了运营商大规模部署的阶段,接入宽带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百姓最基本的生活消费了。
连接网络:从受线缆束缚到随时随地安全上网
如果说宽带给互联网带来了五彩缤纷的画卷,无线就是给用户一个欣赏画卷的躺椅,自由自在地享受互联网的冲浪的乐趣。
人们总是不知疲倦的追求“享受”,随着笔记本电脑的出现,用户越来越不愿受线缆的束缚,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上网,各种无线宽带数据接入手段成为新形势下的宠儿,GPRS、CDMA1X、EDGE、EVDO、HSPA、WLAN、WiMax等无线接入技术迅速成为了关注的亮点。
“其中的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尤为突出,在可以想见的各种电子终端中都已经逐渐把WLAN作为必备的通信手段内置其中,笔记本、手机、MP3、PSP、相机、PDA、MID、数码相框已经大量被用户使用,而家电和办公电子设备中内置WLAN也成为趋势。”秦志强说。
然而人们在追求“享受”的同时,也在追求“安逸”。尽管WLAN给用户方便灵活的使用方式,但由于其技术特点,信息在开放的空间中传递,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信息的窃取、欺骗和由此引入的攻击。对此,各国的技术专家也纷纷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包括IEEE提出的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有线等效保密)和WiFi提出的WPA(Wi-Fi Protected Access/WiFi保护接入)等,但都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反而引来了一些针对性的攻击。
为解决无线局域网的相关安全问题,我国的技术专家也在2001年提出了自己的技术方案——WAPI(Wide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普适性鉴别与保密基础结构),该技术方案从体系设计上充分考虑到无线环境的复杂性,引入了三元的认证结构,实现动态密码更新技术,从安全认证和保密的方法上是一次根本性的创新。
WAPI是中国首个在计算机宽带无线网络通信领域自主创新的安全接入技术标准。该领域有两个标准,另一个是由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主导的标准存在严重漏洞,而WAPI迄今未发现安全漏洞。
2003年WAPI技术完成了国家标准审定,成为国家标准。并于2004年和2009年两次形成国际标准提案,目前已经在ISO/IEC体系下完成了国际标准的二次立项,有望于2010年完成国际标准审批流程。
WLAN领域:从几乎没有核心技术到成功应用奥运
2001年,全球无线局域网的研发和生产制造企业全部在美国,中国大陆没有一家WLAN生产企业,中国企业在WLAN领域几乎没有核心技术,只有不到10个国内专利。
2003年,国家标准颁布。2006年,WAPI产业联盟,到2009年,正式的成员单位达64家,联盟内外支持WAPI的产品种类由2003年的10余款至2009年的数百款,国内企业形成专利700余件。全球85%以上的WLAN产品已经全部在中国内地生产制造,仅广东省的WLAN相关企业就达近百家。